陆俨少纪念馆版面介绍文字哪个字错了?
如出一辙前有尕日塘昆仑秦石刻的各种自以为是,今有陆俨少纪念馆错别字的争论,你怎么看深还是探?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调查清楚,但是网友们已经争得一塌糊涂,各执己见,都觉得自己的理由很充分,我都觉得是有点可乐不可支了

网友:谢老的原文就是深字。何必指鹿为马

回答:原文不等于原稿,你看看你所谓原文“山”字后面少“动”字了吧?这能证明“原文”就是原稿?
网友:中国就没有履薄临探这个词!还强词夺理!
回答:你懂我说的话了吗?今天纪念馆已经在查原文,查清楚再说。

网友:谢老原稿最初由《荣宝斋》2008年5月刊登发表,6月20日县报《嘉定报》转载,转载中将“深”改为“探”,将“动”改为“功”两字变动是有意还是疏漏不得而知,但嘉定文旅下属陆俨少艺术院今日已经闭馆维修,待维修完毕你去嘉定看了便知。
网友:很明显的错误还用查?你能在任何一篇经典或词典中找到履薄临探或山功这词,我承认我错了,给你磕八百个头可行!我相信谢稚柳的原稿绝对不会这么用词。
回答:别你不相信,查出来再说。不要用磕头打赌。例如,项穆在《书法雅言》中将《易经》中的“探赜索隐”就化用为“探赜搜奇”只要此语合理就行,化用典故是常用手法,切不可作茧自缚。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前言板报上“功”字应该是“动”。
原文是“山动、水流、云飞”,这是形容陆俨少山水画特点的,所以说你用一个“功”字肯定是错的,这句话都不通,但是,履薄临探,结合段落语境,话句是可以说的过去的。

谢稚柳先生不但是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而且是著名的鉴赏家,他鉴定了中国古代和现代许多大师书法绘画作品,他的鉴赏提拔也是非常出名的。
作为一个具有理论色彩和绘画实践色彩的杰出的鉴赏家、画家,谢稚柳先生的古文造诣很深,让他出个错字也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可能在传抄的过程当中有一些误差,或者是出版过程中编辑人员有修改润色错误也未可知,或者说,谢稚柳先生原来的本文就是这样的,我们 把原稿查清楚以后,再说问题出在哪了,这不是更好吗?
而目前看“履薄临探”语言上,没有严重问题,从抄录出错,五笔输入法出错来看,都没道理。
各路网友大神最容易犯的一个低级错误,就是在没有查清事实之前,轻易的犯错误,有些错误是非常明确的错,有些你认为是错,它未必是错,所以我们要看最后的原稿。谢稚柳先生是怎么写的,查清楚之后,我们再说也不迟嘛,你说呢?而且这两个字与误抄一点关系也没有。
重点怀疑是,编辑出版过程当中的环节上有一些什么问题。这才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不要开口闭口这个没文化,那个没文化,难道你就有文化?有些差错,它是在工作当中的疏漏,或者说其他的原因,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就你自己文化水平高。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