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记智库 雨林
在国务院正式批复之后,「城记」在“立足全国看西安”的角度,分析了定位、可开发空间以及独特。
目前西安详版规划已正式公布,作为面向2035年的发展蓝图,它明确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比如西安中心城区范围,比如首次将西咸新区咸阳辖区纳入规划,比如提出服务人口总量的范围。
基于以上几个关键话题,这里进行一一解读。
空间:西安核心开发空间
“一方水土一方人!”这句俗语,承载着人与地理环境一切关联。
作为农耕文明时期的“天府之国”,长安自古帝王州。但从现代城市角度来说,西安有着诸多限制条件:集中耕地、重要生态系统和历史文化遗产等需要重点保护的国土空间,占市域面积比重约70%。
可以说,特大超大型城市最稀缺的资源,是土地。根据详规,西安可开发建设用地空间集中在这里。
合肥人口比西安少300万◎制图/城记智库
尤其是生态保护红线,西安以37.6%占比位列国务院批复城市第一。3796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深圳市全域面积。与此同时,还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
基于地理、区划和限制条件,“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成为西安发展方向和基本策略。
目前,西安首次明确“一主、一副、六城、多组团”空间结构:落实西安都市圈发展空间格局,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培育西咸副中心,增强综合性新城和县城承载能力,突出专业化组团和重点镇特色职能。
西安"一主一副六城多组团”◎NEWS
▶一主:中心城区。
▶一副:西咸副中心(为西咸新区沣东、沣西)。
▶六城:包括阎良、临潼、高陵、鄠邑-丝路科学城四个综合性新城和蓝田、周至两个县城。
▶多组团:包括临潼渭北产业、草堂生态科技、国家航天产业、常宁文教功能、集贤智能制造、白鹿塬文旅融合、哑柏农业科技、泾河产业和临空经济组团9个专业化组团,以及阎良区关山街道、周至县尚村镇、鄠邑区祖庵街道、蓝田县华胥镇、临潼区零口街道、长安区引镇街道6个市级重点镇。
中心城区面积76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渭河、潏河、白鹿塬及京昆高速、西三环-绕城高速-堰渡大道围合的范围,涉及新城、碑林、莲湖、雁塔行政辖区,以及未央、灞桥、长安、高陵和临潼部分镇街。
中心城区聚焦核心功能定位,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商业贸易、科技创新等职能,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仓储设施和专业市场等非核心功能。
看点:诞生多个“首次”
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一直让人“爱恨交织”——地理区位得天独厚,但行政体制桎梏已久。
不追溯已既成事实城市边界,单是西咸新区从“两大新城”到实现“代管”,再到“全面代管”……如今,“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这次西安国土空间规划,结果已一目了然!
读懂详规文件中多次出现的“首次”,也就能明晰西咸新区在大西安的角色和地位:
西咸新区明确为“西安副中心”◎NEWS
首次实现“一张图”规划:国务院批复强调《规划》“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此次国家批复,西安规划首次纳入了西咸新区直管区内(咸阳市行政辖区)。
首次明确“副中心”定位:本次详规中,首次明确“一主一副”城市格局。“西咸副中心”位于渭河以南,重点发展科研文教、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面向国家西部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
国家层面正式批复,城市空间的明确定位和功能划分。长久困扰西咸新区的行政枷锁至此解开,并给与了充分的空间:
西咸新区成为西安重要的空间扩容地◎NEWS
第一是“地铁规划给到位”:推进城市轨道快线网向西咸新区、咸阳中心城区延伸,促进西咸一体化发展。
第二是“政策地位给到位”:推进西安中心城区、咸阳中心城区和西咸新区率先实现同城化,与咸阳中心城区产业融合,共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提升都市圈能级。
第三是“用水指标给到位”:协同推进引汉济渭工程南北干线及配套工程建设,支持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保障渭北地区用水需求,与咸阳市协调西咸新区用水总量指标。
如今,这句话送给当下的西咸新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人口:服务人口2000万
近几年,「城记」发起“重估西安雨量”和“重估西安人口”讨论,都是为了重新认识西安这座城。
根据西安详规的目标:“到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严格控制在1560万人以内,城镇人口约1340万人”。因此,这次详规中最具“含金量”当属——“基础设施按照实际服务人口2000 万人进行规划布局”。
城市人口主要有两大指标:一是常住人口,决定人口天花板;一个是实际管理和服务人口,与公共资源配置挂钩。
重点城市人口预计及对比◎制图/城记智库
常住人口,以每年居住六个月以上为标准;实际服务人口相当于“常住+暂住人口”,包含短期出差、探亲和旅游等多类型人群,考验城市资源承载力。
根据国务院批复城市,未来十年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人城市或将超过十座,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武汉、杭州、西安、郑州、苏州、天津等(重庆特例暂不列入)。
这其中有个巨大的变量:国土空间规划是15年一个周期,但全国人口普查是每10年一次。所以,考量实际管理人口更具现实意义。
丈量三环和绕城的“亮灯率”(部分)◎来源/本文作者
但因人口统计划分、抽样调查的窄口径、住建部门对主城界定以及城市规划要求等各种复杂因素,年度常住人口与实际有较大的偏差。
多个专题中,「城记」认为“西安是事实意义上的超大城市”。我们结合城市总客流、地铁客流的、新生儿数量、小学生数量、居住密度以及城市亮灯率等各种因素,西安人口一直被低估。
所以,待到2030年第八次人口普查,一切便会水落石出。
如今,西安已正式明确城市服务人口总量。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在招商引资时,可以更自信地表示“欢迎投资西安,这里有2000万人的大市场!”
更新时间:2025-04-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