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陆小曼的生命画上了句号,终年65岁。
陆小曼去世时,只穿了一件露出棉絮的旧棉袄,甚至葬礼都无人参加。
原本陆小曼希望能够和丈夫徐志摩合葬。
没想到,这个请求惨遭徐志摩儿子拒绝。
这也导致她的骨灰盒多年无人认领,最后竟然不知所踪。
多年以后,一位堂侄女见陆小曼过于可怜,于是为她做了一个衣冠冢,曾经风华绝代的陆小曼,这才有了安息地。
从名媛到死后没人下葬,陆小曼到底经历了什么?
1
陆小曼出生在大户人家。
在她之前,家里曾有过八个孩子,竟然都不幸夭折,唯有陆小曼活了下来,所以得到了父母无尽的宠爱。
陆小曼不但从小是美人胚子,而且自幼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样样拿得出手。
上学时,因为长相出众,言谈得体,被称为“全校最美的姑娘”。她走到哪儿都是焦点,朋友一堆,追求者更多。
19岁的那年,在父母的做主下,陆小曼嫁给了时任北洋政府驻外公使的王庚。
王庚不但工作体面,人也儒雅,很多女子都羡慕陆小曼成为官太太。
然而,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陆小曼和王庚压根不是同频的人,一个喜欢热烈浪漫,一个将工作列为重点。
久而久之,陆小曼厌烦了这段外人看似美满的婚姻,对丈夫王庚,她更是提不起任何兴趣。
直到遇见诗人徐志摩,陆小曼才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找的伴侣,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陆小曼顶着巨大压力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哪怕背负骂名,她也不在乎。
婚后的他们,成为了文人圈最被关注的一对“神仙眷侣”,可是走进现实,他们的婚姻也写满了不如意。
2
陆小曼爱漂亮,讲排场,花钱如流水,每个月的日常开销高达600块大洋。
那是民国,不是现代上海滩,陆小曼的奢靡,很快让徐志摩有种无力应付的感觉。
起初为了养家糊口,徐志摩四处奔波。
北京、上海、南京等等,只要能赚钱的地方,他都不会拒绝。
他在多所学校兼职教书,还要写稿挣钱,累到一身疲惫却无人诉说。
反观陆小曼,在徐志摩为生计奔波时,她却坐在一在家尽情地享受生活。
最终,徐志摩因省钱搭上了那趟免费飞机,最终命丧济南。
更扎心的是,徐志摩出事前一晚,两人还闹了别扭。
陆小曼留下一封写满抱怨的信,徐志摩看完愤愤离家。
从此天人永隔。
3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开始变得安静。
她很少再去社交场所,也不再浓妆艳抹,仿佛变了一个人,而且她开始频繁吸烟酗酒,健康迅速下滑。
不过陆小曼没有为徐志摩守节,而是选择和药商翁瑞午同居,他们没有登记,只是“名义上的依靠”。
有人说她无情,可其实,她只是太怕寂寞。
到了60岁以后,陆小曼已是病痛缠身,肺气肿和哮喘几乎将她压垮。
她夜里咳得无法入睡,有时迷迷糊糊中,还会伸手去拉“梦中的志摩”。
她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含糊不清地说着:“志摩的……全集……”
陆小曼的身后事非常的凄凉,因为没有儿女和亲属,她竟然连像样的衣服都找不到。
最后好友赵清阁给她穿上了自己的新衣,灵堂前,来送行的人寥寥无几。
她曾经的“民国第一名媛”,此刻却像一阵风,没人知晓她真正的归宿。
她唯一的遗愿,是想和徐志摩合葬,可这个请求,却被徐志摩的儿子一口回绝,理由是:“祖父没有把她当作徐家的媳妇,而且父亲去世时,他们的感情已经破裂!”
可怜的陆小曼,任性一生,最后生后事却不能自己做主。
4
陆小曼死后,骨灰盒被寄存在殡仪馆多年无人认领,最后去向也成了成谜。
33年后,她的堂侄心疼她的遭遇,于是给她建了个衣冠冢,陆小曼这才算有了一个落脚地。
13年后,又有人请求徐志摩长子徐积锴,是否能让陆小曼与徐志摩合葬,他写信依然是:“不可以!”
回看陆小曼的一生,前半生去追求热烈,最后却独自面对落寞和死亡。
她错了吗?未必。
她只是活得太张扬,太依赖别人,却忘了爱本身是需要付出和平衡的。
如果当年不是那么追求自由恋爱,安静地做王庚的妻子,也许陆小曼的人生会被改写。
可是她太过于随心所欲,据说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她甚至放弃了和王庚的孩子。
归根结底,陆小曼过于任性,做事情不考虑后果,只在意自己心里的感受。
和徐志摩结婚后,陆小曼依然我行我素,她似乎觉得,自己就应该备受宠爱,而不愿意在婚姻中去分担。
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所以说,再好的感情也要经营,如果一味地照顾自己的情绪,早晚会有曲终人散的那一天。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