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沦为“次抛型”?“漂亮饭”须得中看中吃真升级

  近年来,不少餐厅推出“漂亮饭”。别致的灯光下,芝士瀑布顺着熔岩吐司的切口肆意流淌,山野菌菇在土陶火锅里蒸腾起带着草木气息的白雾。顾客未动餐具,先“喂”饱手机,精致的餐品、优雅的环境成为朋友圈集赞利器。社交平台上,吃“漂亮饭”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必需品”,各种话题动辄有上亿次浏览、数百万次讨论。业内人士表示,“漂亮饭”走红的背后,隐藏着当代年轻人独特的消费逻辑,是Z世代从“物质追求”转向“精神追求”的一个标志,但“漂亮饭”餐厅想要活得长久,单单“漂亮”远远不够,如何让镜头里的好看真正转化为舌尖上的好吃无疑是破局关键。

手机先吃的“漂亮饭”硬控年轻人

  桃野·云贵川bistro内,不少年轻人正举着手机拍摄一桌色彩斑斓的菜品:餐盘配以鲜花装饰,手作面包摆成艺术造型,食物在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诱人。顾客小张特意选择靠窗的位置落座,“这个地方适合拍照。”她笑着说,“我希望餐厅的食物不仅好吃也要拍起来好看,发到社交媒体还能收获许多点赞。”同伴小陈也表示,吃“漂亮饭”社交目的要大于吃饭本身,“‘漂亮饭’更像是我拍照用的道具,只要拍照好看,我愿意买单。”

  “漂亮饭”是指在视觉上极具吸引力、造型精美的食物,有着“好看还能‘晒’”的特质。对于Z世代消费者而言,餐品的颜值、体验与味觉同等甚至有时比味觉更重要,于是,食材高级、摆盘精致、易出片的“漂亮饭”热度持续增加,一跃成为市场“顶流”。抖音上,“漂亮饭”话题已有18.6亿播放量。

  不少商家为满足这种“情绪价值”,通过装修、灯光、摆盘等方式为食客营造更好的拍照条件。例如,胡恰把明厨明档做成景德镇“瓷窑”,辅以青砖与手工陶瓷营造原生感;庐南山在餐厅走廊悬挂巨幅庐山云雾挂画,下方以古朴竹筐盛满鲜红辣椒等江西土特产,将地域意象从视觉延伸至触觉;野山桐则运用半包围石墙、繁茂绿植与艺术挂画展现山野意境。这些精心设计的空间,天然具备“出片”属性,成为食客镜头下的宠儿。“‘瓷窑’厨房太酷了,随手一拍就是大片”,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分享的照片被更多感兴趣的用户自发传播,不断放大“漂亮饭”效应。

  也有餐厅推出限时菜品与装饰,通过时令食材供应周期和季节性布景,人为地制造了消费稀缺性。例如,银耳贵州酸汤火锅店今春推出樱花季限定甜品盛宴,包含粉色浮奈花、樱花奶盖、樱花刨冰等各式糖水;南棠馆推出的翡翠花胶羊肚菌,金汤中沉浮的枸杞恰似绿地跃动的红蕊。消费者举起手机,记录的不只是菜品,更是对“时间不可复制”的情绪认购。

  “漂亮饭”资深爱好者张凌凌是一名“95后”,她认为在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吃一顿“漂亮饭”能帮她彻底地“去班味”,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沉浸在视觉的愉悦中。

  还有不少网友为了避免排长队选择自制“漂亮饭”。他们跟随网上教程,从食材的选择、制作到摆盘和布置,无不展示出对生活的热爱。不少自制教程在短视频网站收获数万点赞量。“一餐一饭,认真对待”,网友鹿阳如是说道。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普通卖相的食物,“漂亮饭”能提供的情绪价值更高,年轻人也愿意为附加值买单。通过社交媒体找到“漂亮饭”,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漂亮饭”,年轻人之间的“社交货币”就此形成,在交换彼此的品味和个性的同时,寻找共同的爱好与认同。

镜头里的好看须转化为舌尖上的好吃

  这场“漂亮饭”的狂欢,是城市商业活力的印证,也是消费新时代的缩影。然而,当流量争夺战进入“白热化”,这场关于美的追逐偏离初衷:大量商家开始依赖预制菜和标准化装修生产“漂亮饭”模式,这种快速复制也导致同质化危机显现——露营椅、打卡墙、餐盘底下放置干冰营造氛围感,一系列“全国统一”的风格渐成标配;一些商家只追求漂亮的环境、漂亮的包装、漂亮的摆盘,却忽视了“食品是用来吃的”,食物品质大打折扣,成为“次抛型”目的地……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商家在开业前会与营销公司合作,统一拍摄精修图并集中发布,制造虚假繁荣,忽视了在食物味道上下功夫。不少年轻食客打卡后识破套路,在社交媒体发文评价为“次抛型”餐厅,需“避雷”。

  “如果一家所谓的‘漂亮饭’中看不中吃,那我就不会上第二次当。”白领敏敏提到,有次排队两小时打卡“漂亮饭”网红店铺,菜品却很难吃,她瞬间失去了拍照的欲望。食客小周十分反感吃“漂亮饭”。在他看来,选择吃“漂亮饭”就意味着得接受好的拍照环境带来的溢价,“饭菜好吃才最重要,我不关注吃饭时的环境和氛围。而且‘漂亮饭’的分量往往较少,即便好吃想要吃饱也得花大价钱,太不划算。”

  业内人士表示,若仅停留在“拍照经济”,热潮或如昙花一现。想要活得长久,单单“漂亮”远远不够,练就基本功仍是所有餐饮企业的底层逻辑。美食,首先得吃着美味,好看只是附加功能。做“漂亮饭”的商家不能舍本逐末,一味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忽视食材的新鲜、风味的醇厚、烹饪的用心,让“漂亮”沦为空洞的噱头。那些靠精修图和虚假宣传欺骗顾客的商家,也注定走不长远。

  如何让镜头里的好看真正转化为舌尖上的好吃?部分餐饮品牌正在尝试破局:小林哥海鲜店因免费为求助者供餐登上热搜,用人情味来赢得消费者;不少传统老牌湘菜馆纷纷打造透明厨房,将现炒烟火气与实打实的味道融入精致摆盘,让食客真切感受到“从农田到餐桌”的新鲜与透明度。

  当滤镜褪色、流量退潮,“排队两小时、拍照5分钟”的这场始于眼睛的狂欢,终需由食客的嘴和胃来投票。业内人士表示,在拍摄摆盘造型、享受愉悦氛围的过程中,人们在意的不仅是一顿饭的仪式感,更是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真正的“漂亮饭”,应该建立在味蕾的真诚满足与身体的健康滋养之上。唯有如此,“漂亮”才不至于沦为浮华的泡沫,才能真正承载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美食   漂亮   社交   食客   好看   业内人士   好吃   餐厅   食物   年轻人   商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