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称,苹果iPhone 18 Pro/Pro Max两款机型正在测试屏下3D人脸识别技术,采用“HIAA单挖孔”设计,正面仅保留一颗前置摄像头开孔;而iPhone 18标准版及iPhone 18 Air则延续“2+1挖孔”布局(前置双摄+传感器组合)。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热议:面对iPhone 17系列即将发布与iPhone 18系列的颠覆性升级,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iPhone 18 Pro系列:屏下Face ID技术“首秀”
根据供应链信息及外媒报道,iPhone 18 Pro系列的核心升级包括:
1. 屏下3D人脸识别:Face ID模组(红外镜头、点阵投影器等)首次完全隐藏于屏幕下方,通过优化屏幕子像素排列提升红外透光率,并利用算法补偿显示效果,减少视觉差异。正面仅保留左上角单挖孔前置摄像头,屏占比提升至95%以上,彻底告别刘海/药丸屏时代。
2. 设计语言统一:Pro系列采用钛金属中框与哑光玻璃后盖,机身厚度控制在7.8mm左右,重量较前代减轻约5%。
3. 性能升级:搭载A20 Pro芯片(台积电3nm N3P工艺),支持6通道LPDDR5X内存,AI算力提升50%以上,适配iOS 19的AI交互功能。
相比之下,iPhone 18标准版及Air机型仍沿用iPhone 17系列的“2+1挖孔”设计,主要面向预算敏感型用户。
iPhone 17系列:稳扎稳打的“过渡之作”
作为iPhone 18发布前的“前菜”,iPhone 17系列(预计2025年9月发布)的升级聚焦于细节优化:
1. 灵动岛面积缩小:Pro系列灵动岛区域面积减少30%,屏幕沉浸感提升。
2. 材质与散热:Pro Max首次采用玻璃+金属拼接后盖,并加入VC液冷散热系统,改善高负载场景下的温控表现。
3. 影像配置:全系标配2400万像素前置镜头,Pro系列升级4800万像素长焦镜头(支持3倍光学变焦),视频拍摄动态范围提升20%。
从定位看,iPhone 17系列更像是“技术验证平台”,为iPhone 18的全面屏设计铺路。
发布时间调整:Pro机型先行,基础版延迟半年
苹果计划从2026年起调整iPhone发布策略:
• 2026年9月:发布iPhone 18 Pro/Pro Max、iPhone 18 Air及首款折叠屏机型;
• 2027年3月:推出iPhone 18标准版及iPhone 18e(入门机型)。
这一调整旨在缓解供应链压力、延长市场热度,同时通过分批次发布区分高端与大众市场。
选购建议:需求决定优先级
1. 追求前沿技术:若对屏下Face ID、真全面屏形态有强烈兴趣,且预算充足,可等待iPhone 18 Pro系列(2026年9月)。其技术成熟度需观望初期用户反馈,尤其是屏下模组的解锁速度与成像质量。
2. 务实型用户:iPhone 17系列(2025年9月)的升级已覆盖性能、散热与影像,尤其是Pro Max机型的大电池(5000mAh)与轻薄设计(5.5mm厚度),适合注重续航与便携的用户。
3. 折叠屏尝鲜者:若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与iPhone 18 Pro同期发布,其定价与耐用性将成关键决策因素。
iPhone 18 Pro系列的屏下3D人脸识别技术,标志着苹果向“真全面屏”迈出关键一步,而iPhone 17系列则以稳健升级巩固用户体验。消费者可根据技术偏好与换机周期灵活选择,但需注意:屏下方案初期或存在技术磨合风险,而分批次发布策略可能导致基础版用户等待周期延长。
以上信息综合自网络爆料,具体参数以官方发布为准。配置信息或存在迭代或误差可能,理性看待爆料内容哦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