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0%的假睫毛,竟然都来自这座山东小镇,它是怎么做到的?

提到山东特色,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青岛啤酒、煎饼果子,或者孔孟之道。

但很少有人想到,一根细如发丝的假睫毛,竟然能把一个县级小城推上世界版图。

平度,这座名气并不算大的小城,如今却悄悄成为全球假睫毛产业的“心脏”。

你在欧美日妆柜台里买的睫毛、在跨境电商下单的套装、在美妆博主视频里出现的新品,很大概率来自这个地方。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场产业奇迹并非由跨国巨头主导,而是从几十年前村妇点胶贴毛的作坊起步,一点点堆出来的。

今天,这里产出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假睫毛,年产值过百亿,改变了数万人的命运。

01

平度的假睫毛故事,并非一开始就气势恢宏,它的开端甚至有点“土”。

1970年代,韩国企业把假睫毛工艺带到青岛,附近的农民学了几招,把这门手艺搬回自家小院。

白天他们下地干活,晚上点一盏昏黄的灯,女人们围着桌子,把一根根人造纤维粘到上线板上。

动作机械、眼神专注,一副睫毛要经过贴毛、裁剪、卷翘等环节,速度快的一晚上也就能做几十副。

这些在外人看来细枝末节的小零件,却能换来家里一份不菲的副业收入。

到了1990年代,“村村贴睫毛、户户点胶”的景象渐渐形成。

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的妇女们干脆在院子里搭起作坊,分工明确,有人理毛,有人点胶,有人裁型。

正是这种极度分散、依靠人情关系运转的草根工业,为平度奠定了最早的供应链雏形。

邻里带亲戚、亲戚带邻居,手艺口口相传,一个不起眼的小手工,在农村经济最需要副业补充的年代,生根发芽。

02

假睫毛真正形成规模,是在90年代末,几位敢闯的“第一代睫毛创业者”走出村子,开始往全国跑市场。

他们背着箱子到东北城市推销浓密款,到江浙谈合作主打自然风。

有人在上海谈下了第一批贴牌合同,有人跑到杭州美容市场做推广。

那时的平度,还没有什么品牌概念,大家做的都是代工,给谁供货,就贴上谁的标。

虽然利润不高,但量大,随着口碑扩散,不少村民一年能赚到二十万,这在当时的农村几乎是天文数字。

2000年后,产业链条逐渐清晰,有人专门做原料,有人负责成型,有人跑销售。

家庭作坊变成小厂房,小厂房再拼成产业集群。外资巨头的产品,最终也开始从这里出货。

进入2010年代,出口通道彻底打开,平度假睫毛走向欧美日,成为化妆品柜台上的隐形大户。

谁能想到,时尚模特眼皮上那片精致的睫毛,很可能来自山东一个村口的工厂。

03

如果说手工作坊奠定了产业基础,那么电商就是让平度睫毛彻底“出圈”的推力。

拼多多、淘宝、抖音、小红书,这些平台给了小卖家展示的舞台,一个年轻人,只要敢打价格战,就能跑出一个爆款。

比如本地小伙安法译,他靠一款“小恶魔”系列假睫毛,在拼多多上一夜爆单,上万件售出,直接把自家小厂推到产能极限。

几年下来,工厂规模翻了几十倍,还带动了几千名宝妈成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又比如“睫毛娘娘”傅静,从家族贴牌厂转型,开了专业车间。她坚持认真做每一单,逐渐积累出口口碑。

其产品远销日韩欧美,还登上央视综艺,直接把平度假睫毛送上全国热搜。

电商不仅改变了渠道,也培养了品牌意识,过去只做代工的工厂,开始尝试用自有名字去打市场。

年轻消费者在小红书上搜到的热门款式,很可能就是平度小厂出的货。

数据能说明问题,2023年,国内电商平台的假睫毛市场规模接近30亿元,同比翻倍。

小红书相关搜索增长了1900%,一跃成为美妆工具里的头号热词。

短短几年,平度的电商卖家从几百家飙升到几千家,单日快递量超过30万单。

一个县城的物流仓库,几乎成了全国的美睫分发中心。

04

不过,靠一根睫毛撑起的百亿市场,也不是没有隐忧。

首先是劳动力的断档。点胶、贴毛是极其考验耐心的工作,年轻人宁愿进城打工也不愿留在车间。

很多厂不得不想办法用机器替代。一台自动合线机一天能顶几十个工人,但投资高昂,设备也不是随时买得到。

其次是同质化严重。多数厂商依然停留在代工模式,缺乏设计创新。产品大同小异,价格成为唯一的竞争点。平台流量规则一变,很多小卖家立刻陷入困境。

第三是出口挑战。欧美市场趋于饱和,部分订单外流到成本更低的越南、缅甸。

海外买家要求的环保认证、快速交付,也让部分中小厂吃不消,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面对压力,平度选择主动升级,当地正在打造产业园,引入设计、电商、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大厂加快自动化,部分品牌开始尝试差异化定位,走向高端和细分。

但转型并不容易,要把“低价出口品”变成“国际品牌”,需要的不仅是机器,还要懂用户、懂市场、懂故事。

05

平度假睫毛的崛起,看似是一个产业的特例,其实是无数中国县城制造业的缩影。

许昌的假发,义乌的饰品,大朗的毛线,南通的床品——它们和平度的假睫毛一样,都是不起眼的小东西,却在全球供应链里占据独特位置。

这种产业的魔力在于:它们不是国家级战略规划下的产物,而是无数农民、家庭作坊一步步摸索出来的。

手艺、关系网、电商平台,再加上一点点敢闯敢拼的劲头,就能撑起一个全球市场。

但同时,它们也面对同样的难题,劳动力红利消退,产业附加值低,品牌溢价不足。

要走出下一步,必须跳出“便宜货”的逻辑,靠创新、品牌和服务,赢得真正的竞争力。

平度的假睫毛告诉我们,中国制造不只是“世界工厂”的代名词,它还能是“世界细节”的代名词。

小城也能改变全球市场,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机会、不断升级。

一根睫毛撑起百亿生意,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它提醒我们,未来的中国制造,胜负已经不在于能做多少,而在于能不能做得最好。

#头条深一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1

标签:时尚   山东   小镇   全球   平度   睫毛   作坊   市场   产业   年代   代工   手艺   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