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把报销单退8次,老板问为何丢标.我:财务说发票 需董事长签字



第一章 第八次退回的报销单


陈凯把刚打印好的报销单揉成一团,狠狠砸进垃圾桶时,指尖的茧子因为用力而泛白。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的报销凭证上投下斑驳的阴影,像极了他此刻支离破碎的耐心。


这是他负责“智慧城市”项目以来,第八次提交报销单被退回。


“陈总监,财务李姐又把单子送回来了。”助理小林抱着一摞文件,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脸上带着难掩的焦虑,“这次的理由是……大额技术服务费发票,需董事长本人签字确认。”


“董事长签字?”陈凯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之前怎么不说?前七次退回,一会儿说发票抬头错了,一会儿说漏附费用明细,一会儿说部门经理审批流程不全,现在告诉我要董事长签字?”


小林缩了缩脖子,把一张黄色的退单回执放在桌上,上面用红色圆珠笔写着:“金额超5万,根据公司最新财务制度第3条第2款,需董事长亲笔签字,否则不予报销。”


陈凯拿起回执,指腹摩挲着那行冰冷的字迹,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头顶。他负责的“智慧城市”项目是公司今年的重点攻坚项目,总预算800万,一旦拿下,不仅能让公司在本地智慧政务领域站稳脚跟,他这个项目总监也能再进一步,冲击副总职位。


为了这个项目,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了三个多月,前期垫付的调研费、样品制作费、合作方沟通差旅费加起来已经超过8万。前几次报销被退,他都咬着牙自己垫了钱,可这次5万的技术服务费,是给合作方的预付款,对方已经催了三次,再拖着不付,合作就要黄了。


“董事长上周就去国外考察了,要半个月才回来,这字怎么签?”陈凯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我去找李梅!”


他快步走向财务办公室,推开门时,里面弥漫着一股打印机墨粉和咖啡混合的味道。李梅坐在靠窗的位置,戴着老花镜,正慢条斯理地核对单据,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哒哒作响,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李姐,这张报销单,为什么突然要董事长签字?”陈凯把退单拍在她桌上,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


李梅抬了抬眼镜,瞥了一眼单据,又低下头继续干活:“陈总监,这是公司最新规定,上周刚发的内部通知,大额发票都要董事长签字,我只是按规矩办事。”


“上周发的通知?我怎么不知道?”陈凯皱紧眉头,“而且这笔钱是项目急需的预付款,合作方已经在催了,董事长要半个月后才回来,等他签字,项目都黄了!”


“那我不管,”李梅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没有董事长签字,我不能给你报销,出了问题谁负责?我在这里干了十几年,从没出过差错,不能因为你这个项目破例。”


“破例?前七次你退我的时候,怎么不说要董事长签字?”陈凯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第一次说发票抬头错,我改了;第二次说漏附明细,我补了;第三次说审批流程少一步,我让部门经理重新签了;第四次说发票章不清,我让对方重开了;第五次说金额大小写不符,我核对了三遍;第六次说科目归类错,我按你说的改了;第七次说需要技术部确认,我也让技术部签了字,现在你告诉我要董事长签字?”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规定变了。”李梅放下手里的活儿,看着陈凯,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陈总监,做项目要懂规矩,财务流程不是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再说,谁知道你这发票是不是真的用于项目?万一出了问题,我可担不起责任。”


陈凯看着李梅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的怒火几乎要喷发出来。他知道,跟这个死板又怕担责的老财务讲道理是没用的。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行,我知道了。”


转身走出财务办公室,陈凯感到一阵无力。他掏出手机,想给董事长的助理打电话,却发现对方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他又给老板张总发微信,说明情况,希望张总能出面协调,可张总只回复了一句:“按流程来,尽快解决,别影响项目。”


按流程来?流程卡在这里了,怎么解决?


陈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项目资料,还有团队成员熬夜赶出来的方案,心里一阵酸楚。他的团队里,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项目连续一周住在公司;有孩子刚满月的父亲,每天加班到深夜才回家;有快要退休的老工程师,亲自带队去现场调研,晒得黝黑。


他们都在为这个项目拼尽全力,可现在,一个小小的报销流程,却可能让所有人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陈凯拿起手机,给合作方负责人王总打了个电话:“王总,实在抱歉,那笔预付款可能还要再等几天,我们这边财务流程有点问题。”


“还要等?”王总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满,“陈总监,我们之前说好的,上周就该付款了,现在都拖了快一周了。你知道吗?竞争对手宏远科技已经在跟我们接触了,给出的条件比你们好,还说能立刻支付预付款。如果你们再拖下去,这个项目我们可能真的要考虑别人了。”


“王总,再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把钱付了!”陈凯急忙说,语气里带着恳求。


“三天?最多三天,再付不上,我们就只能终止合作了。”王总挂了电话,留下陈凯一个人对着忙音发呆。


陈凯坐在椅子上,感到一阵绝望。三天时间,他去哪里找董事长签字?就算找到了,财务那边会不会又冒出新的问题?


他不知道,这场因为报销单引发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 步步紧逼的deadline


挂了王总的电话,陈凯立刻召开了项目紧急会议。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团队成员们看着陈凯阴沉的脸,都知道事情不妙。


“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了,”陈凯揉了揉眉心,声音疲惫,“那笔5万的技术服务费,财务那边卡着要董事长签字,而董事长出差了,要半个月才回来。合作方已经给了最后通牒,三天内必须付款,否则就终止合作,转投宏远科技。”


“什么?财务怎么回事?之前不是都说好了吗?”刚毕业的设计师小杨忍不住开口,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李梅说这是公司最新规定,大额发票必须董事长签字,她只是按规矩办事。”陈凯说。


“按规矩办事?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规矩?”团队里的老工程师老周拍了拍桌子,“我们为了这个项目,吃了多少苦?现在因为一个破报销流程,要把项目拱手让人?”


“老周,别激动,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陈凯说,“我们得想办法,在三天内拿到董事长的签字,或者找到其他解决办法。”


“董事长在国外,怎么签字?”项目经理小张问,“就算联系上他,他也不可能马上飞回来,远程签字财务认吗?”


“我已经给董事长助理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人接。”陈凯说,“远程签字的话,李梅肯定不认,她那个人,死认纸质签字和流程。”


“那我们能不能先找其他钱垫付?”小杨问,“比如从其他项目的预算里挪用一下,等董事长回来报销了再还回去。”


“不行,公司财务制度管得严,跨项目挪用资金是违规的,一旦被发现,不仅项目保不住,我们所有人都得受牵连。”陈凯摇了摇头。


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大家想了各种办法,都被一一否决了。最后,陈凯做出决定:“这样,小张,你负责继续联系董事长助理,务必在今天之内联系上董事长,说明情况,看看能不能让他授权其他人代签,或者远程签署电子授权文件。老周,你负责跟合作方那边再沟通一下,尽量争取多一点时间,就说我们正在积极解决,一定不会耽误项目。小杨,你跟我一起,再去财务那边谈谈,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好。”大家纷纷点头,各自行动起来。


陈凯带着小杨再次来到财务办公室,这次,他没有直接找李梅,而是找到了财务主管张姐。张姐是李梅的上级,为人相对灵活一些。


“张姐,麻烦你了,”陈凯把情况跟张姐说了一遍,“这个项目对公司来说太重要了,一旦丢了,不仅损失800万的合同,还会影响公司在智慧政务领域的声誉。那笔5万的预付款,能不能通融一下,先给我们报销了,等董事长回来,我们再补签手续?”


张姐皱着眉头,叹了口气:“陈总监,我理解你的难处,也知道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但李梅说的是实话,上周公司确实下发了新规定,大额发票必须董事长本人签字,任何人都不能破例。我也想帮你,但我没有这个权力,万一出了问题,我担不起这个责任。”


“张姐,就这一次,我们补签手续还不行吗?”陈凯恳求道。


“不是我不帮你,是制度不允许。”张姐摇了摇头,“而且,李梅那个人你也知道,她在财务干了十几年,认死理,就算我同意了,她也未必会办。”


陈凯看着张姐为难的样子,知道再求下去也没用。他只好带着小杨离开了财务办公室。


回到会议室,小张和老周也都回来了,带来的都是坏消息。


“董事长助理终于接电话了,说董事长正在参加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不方便接听电话,让我们等会议结束后再联系,估计要明天才能回复。”小张说。


“合作方那边,我磨了半天,他们只同意再多给两天时间,也就是总共五天,再付不上钱,就彻底终止合作。”老周说。


五天时间,依旧是个难题。就算明天能联系上董事长,他同意授权代签,办理相关手续也需要时间,财务那边会不会又找其他借口拖延,谁也说不准。


陈凯坐在椅子上,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掏出烟,点燃一支,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想起了自己刚进公司的时候,那时候公司规模不大,流程也简单,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从来没有因为这种繁琐的流程而耽误事。


可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流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部门之间的壁垒越来越厚,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怕担责,反而把最重要的业务放在了次要位置。


“陈总,要不……我们自己凑钱先垫付?”小杨小心翼翼地说,“我这里有两万块存款,是准备给我妈治病的,先拿出来用。”


“不行,这是你的救命钱,不能动。”陈凯立刻拒绝,“而且,5万块钱,我们几个人凑也不是不行,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也不符合规矩。我们是在为公司做事,为什么要自己垫钱?”


“可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啊。”小杨说。


陈凯沉默了。他知道小杨说的是实话,可他心里咽不下这口气。他努力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可公司的流程却在拖他的后腿,甚至可能让他身败名裂。


就在这时,陈凯的手机响了,是市场部经理赵磊打来的。赵磊和陈凯是竞争对手,一直想抢夺项目总监的位置。


“陈凯,听说你那个智慧城市项目出问题了?合作方要跟宏远科技合作了?”赵磊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关你什么事?”陈凯的声音冷了下来。


“没什么,就是想告诉你,宏远科技的项目负责人是我大学同学,他们已经准备签合同了。”赵磊笑着说,“陈凯,不是我说你,做事太死板了,不知道变通,现在好了,项目丢了,看你怎么跟张总交代。”


陈凯挂了电话,心里的怒火更盛了。他知道,赵磊肯定在背后搞了小动作,说不定还跟宏远科技透露了他们项目的困境。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人群。他想起了自己刚当项目总监的时候,张总对他说的话:“陈凯,我相信你的能力,这个项目交给你,我放心。公司需要的是能打硬仗的人,只要你能拿下这个项目,我保证,你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可现在,他连一笔5万的报销都搞不定,还谈什么拿下项目?


陈凯掏出手机,再次给张总发微信,详细说明了情况,包括合作方的最后通牒、赵磊的挑衅,希望张总能出面协调财务和董事长那边。


这次,张总很快回复了:“我知道了,我会联系董事长助理,也会跟财务那边沟通。你再坚持一下,务必保住项目。”


看到张总的回复,陈凯稍微松了口气。他知道,张总虽然平时不怎么管具体流程,但在关键时刻还是能起到作用的。


他回到会议室,对团队成员们说:“张总已经知道情况了,他会出面协调。我们再坚持一下,分头行动,一定要在最后期限前解决问题。”


大家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


可陈凯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缓解,真正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财务那边的李梅,会不会因为张总的介入而松口?董事长会不会同意授权代签?宏远科技会不会趁机抢走项目?


一切都是未知数。


接下来的两天,陈凯像是坐过山车一样,经历了希望和失望的反复交替。


张总确实联系了财务主管张姐,张姐也找李梅谈了,但李梅依旧坚持要董事长本人签字,说这是制度,谁来说都没用。


董事长助理那边终于回复了,说董事长同意授权张总代签,但需要办理正式的授权手续,包括填写授权申请表、加盖公司公章、董事长远程视频确认,整个流程下来,至少需要三天时间。


而合作方那边,已经开始和宏远科技谈细节了,只等着最后确认。


时间越来越紧迫,陈凯的心里越来越焦虑。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打电话、跑部门、协调各种事情,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团队成员们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生怕项目出一点差错。小杨因为连续熬夜,在办公室后,又立刻回到了工作岗位。老周的孩子发高烧,他只是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让妻子好好照顾孩子,自己依旧留在公司加班。


陈凯看着团队成员们疲惫却坚定的眼神,心里既感动又愧疚。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解决问题,不能让大家的努力白费。


第三天下午,距离合作方的最后期限还有不到24小时,授权手续终于办好了。陈凯拿着授权文件和报销单,一路小跑地冲向财务办公室。


他以为,这次终于能顺利报销了。


可他没想到,李梅看完授权文件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第三章 最后一根稻草


“陈总监,这个授权文件不行。”李梅把文件推回给陈凯,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陈凯刚松下去的神经瞬间又绷紧了:“为什么不行?这是董事长授权张总代签的正式文件,有董事长的远程视频确认,还有公司公章,怎么就不行了?”


“你看这里,”李梅指着文件上的一行字,“授权范围里只写了‘代签项目相关文件’,没有明确写明‘可以代签报销发票’,所以这个授权文件对报销单无效。”


“你这是故意找茬!”陈凯再也忍不住了,声音里充满了愤怒,“董事长在国外,能办下这个授权已经很不容易了,你现在又说授权范围不明确?你到底想怎么样?”


“我不想怎么样,我只是按规矩办事。”李梅抬起头,看着陈凯,眼神里没有丝毫退让,“没有明确的授权,我不能给你报销,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


“我负责!出了任何问题,我陈凯一人承担!”陈凯拍着桌子,大声说。


“你承担不起。”李梅的声音依旧平静,“这笔钱是公司的公款,不是你个人的钱,你说了不算。”


陈凯看着李梅那张冷漠的脸,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他知道,这个女人是铁了心要卡着他的报销单不放。


他拿起授权文件和报销单,转身就走。他没有再跟李梅争辩,因为他知道,争辩是没用的。


他直接去了张总的办公室,把情况跟张总说了一遍。


“什么?李梅又把单子退了?”张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这个李梅,也太死板了!授权文件都办好了,她还想怎么样?”


“她说授权范围里没有明确写明可以代签报销发票,所以无效。”陈凯说,语气里带着一丝绝望。


“简直是胡闹!”张总拍了拍桌子,“我现在就给她打电话!”


张总拿起电话,拨通了李梅的号码,语气严厉:“李梅,陈凯的报销单,为什么又退了?授权文件已经办好了,你为什么不给他报销?”


不知道电话那头的李梅说了些什么,张总的脸色越来越差。


“按规矩办事?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个项目对公司有多重要,你不知道吗?”张总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告诉你,今天必须把陈凯的报销单给报了,否则,你这个财务也别干了!”


挂了电话,张总对陈凯说:“你再去财务那边看看,我已经跟她说了,她不敢再卡你了。”


陈凯点了点头,心里燃起了最后一丝希望。他再次拿着文件,冲向财务办公室。


这次,李梅没有再找借口,她拿起报销单,看了看授权文件,又看了看陈凯,然后不情不愿地开始办理报销手续。


陈凯站在一旁,看着李梅慢悠悠地录入信息、核对金额、打印凭证,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七上八下。他生怕李梅又冒出什么新的问题。


终于,李梅把报销款打到了陈凯的账户上。


“好了,钱打给你了。”李梅把回执单递给陈凯,语气依旧冰冷。


陈凯接过回执单,看着上面的转账金额,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连声道谢,转身就跑,他要立刻给合作方王总打电话,告诉他们钱已经付了。


可他刚跑出财务办公室,手机就响了,是老周打来的。


“陈总,不好了!合作方王总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已经和宏远科技签了合同,这个项目……我们丢了。”老周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陈凯的身体像被雷击了一样,瞬间僵在原地。他手里的回执单飘落在地上,风吹过,纸张发出哗哗的声响,像在嘲笑他的徒劳无功。


“你说什么?”陈凯的声音沙哑,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我们的钱已经付了,他们怎么会签合同?”


“王总说,宏远科技今天早上就把预付款打过去了,而且给出的条件比我们好很多,他们实在没办法拒绝。”老周说,“陈总,对不起,我没能留住他们。”


陈凯挂了电话,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团队成员们拼尽了全力,张总也出面协调了,可最后,还是丢了项目。


就因为一张被退回了八次的报销单,就因为财务的死板和拖延,一个价值800万的项目,就这样拱手让人了。


他慢慢蹲下身,捡起地上的回执单,看着上面的日期,心里充满了悔恨和不甘。如果财务第一次就告诉要董事长签字,如果李梅能稍微通融一下,如果授权手续能办得快一点……


可没有如果。


陈凯站起身,漫无目的地在公司走廊里走着。他看到团队成员们都在办公室里等着他的消息,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他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他们,这个坏消息。


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高楼大厦,心里一阵酸楚。他想起了小杨晕倒在办公室的样子,想起了老周错过孩子高烧的无奈,想起了自己这几天的焦虑和疲惫。


这一切,都白费了。


就在这时,张总的办公室门开了,张总脸色阴沉地走了出来,看到陈凯,立刻走了过来:“陈凯,项目怎么样了?钱付了吗?合作方那边同意继续合作了吗?”


陈凯看着张总,嘴唇动了动,半天说不出话来。


“说话啊!到底怎么样了?”张总的声音越来越严厉。


“张总,”陈凯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项目……丢了。合作方已经和宏远科技签了合同。”


张总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后退了一步,难以置信地看着陈凯:“你说什么?丢了?为什么会丢?我们的钱不是已经付了吗?”


陈凯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一字一句地说:“因为财务把报销单退了八次,最后一次卡在董事长签字上,等我们把钱付出去的时候,合作方已经和宏远科技签了合同。”


“财务?报销单?”张总的目光转向财务办公室的方向,眼神里充满了怒火,“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我说清楚!”


陈凯把这几天的经历,从第一次报销被退,到李梅的各种借口,再到最后授权手续的拖延,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总。


张总越听越生气,他猛地一拳砸在墙上:“岂有此理!一个财务流程,竟然毁了一个800万的项目!我要好好查查这件事!”


他转身就向财务办公室走去,陈凯跟在他身后,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一场针对公司流程和人事的风暴,即将来临。


第四章 风暴眼中的对峙


张总冲进财务办公室时,李梅正在整理单据,看到张总怒气冲冲的样子,她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张总,您怎么来了?”


“怎么来了?”张总的声音像惊雷一样在财务办公室里炸开,“李梅,你告诉我,陈凯的报销单,为什么退了八次?为什么非要董事长签字?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的死板和拖延,我们丢了一个800万的智慧城市项目!”


财务办公室里的其他员工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低着头,不敢说话。他们都能感受到张总的怒火,也知道李梅这次闯了大祸。


“张总,我……我只是按规矩办事。”李梅的声音有些发颤,眼神里带着一丝慌乱,但依旧嘴硬,“公司新规定,大额发票必须董事长签字,我不能破例。”


“按规矩办事?”张总指着李梅的鼻子,气得浑身发抖,“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那个项目对公司有多重要,你不知道吗?陈凯跟你说了多少次,那笔钱是项目急需的预付款,合作方一直在催,你为什么就不能通融一下?为什么非要卡着不放?”


“我……我怕担责任。”李梅的声音越来越小。


“怕担责任?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怕担责任,公司损失了800万,损失了在智慧政务领域的市场份额,还损失了团队的士气!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张总的声音越来越高。


“张总,这不能全怪我。”李梅试图为自己辩解,“公司的流程本来就有问题,大额发票需要董事长签字,可董事长经常出差,这本来就不合理。而且,陈凯的报销单确实有很多问题,第一次发票抬头就错了,后面又漏附明细、审批不全……”


“他的报销单有问题,你可以一次性指出来,为什么要一次次地退?为什么每次只说一个问题?”张总打断她,“你是不是故意刁难他?是不是因为他上次拒绝了你的不合理要求,你就报复他?”


李梅的脸瞬间变得苍白。她想起了上个月,她想让陈凯帮她侄子安排一个实习岗位,被陈凯拒绝了,因为公司有明确的招聘流程,不能走后门。她当时就心里不舒服,觉得陈凯不给她面子。


“我……我没有。”李梅的声音带着一丝心虚。


“没有?”张总冷笑一声,“我看你就是公报私仇!你在公司干了十几年,难道不知道什么是大局为重吗?一个小小的财务,竟然敢因为私人恩怨,耽误公司的重大项目,你这个财务,今天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就在这时,董事长的助理突然给张总打来了电话,说董事长已经回国了,正在会议室等着他,让他立刻过去。


张总挂了电话,冷冷地看了李梅一眼:“你等着,这件事没完!我现在就去跟董事长汇报,看他怎么处置你!”


说完,张总转身就走,陈凯跟在他身后。


财务办公室里,李梅瘫坐在椅子上,脸色惨白,浑身发抖。她知道,这次自己真的闯大祸了,不仅工作可能保不住,甚至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董事长的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董事长王董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旁边坐着公司的几位副总。


张总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汇报了一遍,从陈凯的报销单被退八次,到李梅的各种借口,再到项目丢失的整个过程,都一一说明。


王董听完,沉默了很久,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一个800万的项目,就因为一张报销单,没了?”王董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是,王董。”张总低着头,不敢看王董的眼睛。


“财务流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僵化了?”王董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副总,“我们公司是做科技的,讲究的是效率和创新,可现在,一个简单的报销流程,竟然能拖垮一个重要项目,这是谁的责任?”


几位副总都低着头,没有人说话。他们知道,这件事不仅涉及到财务部门,还涉及到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设计,谁也不想轻易表态。


“张总,”王董看向张总,“你作为项目的直接负责人,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流程问题,导致项目丢失,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扣除你今年的年终奖,记大过一次,希望你能吸取教训,以后加强对项目流程的管控。”


“是,王董,我接受处罚。”张总说。


“陈凯,”王董又看向陈凯,“你作为项目总监,虽然努力推进项目,但在面对财务流程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解决办法,导致问题拖延,也有一定的责任。扣除你半年的年终奖,希望你能总结经验,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要及时上报,积极协调。”


“是,王董。”陈凯点了点头,心里没有丝毫怨言。他知道,自己确实有责任,如果当初能更早地向董事长汇报,或者找到其他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也许就不会丢了项目。


“至于财务部门,”王董的声音变得严厉起来,“李梅,作为具体经办人,死板教条,公报私仇,导致公司重大损失,立即开除,永不录用!财务主管张姐,监管不力,扣除三个月年终奖,记过一次!”


“另外,”王董继续说,“人力资源部和行政部立刻牵头,对公司的所有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尤其是财务报销流程,要简化手续,明确权责,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一周内,给我提交整改方案。”


“是,王董。”人力资源部和行政部的负责人立刻点头。


会议结束后,李梅被人力资源部的人叫去谈话,很快,她就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灰溜溜地离开了公司。离开时,她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背影显得格外落寞。


陈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团队成员们都围了过来,脸上带着愧疚和安慰。


“陈总,对不起,我们没能保住项目。”小杨说,眼睛红红的。


“这不怪你们,是我的责任。”陈凯摇了摇头,“是我没能解决好财务流程的问题,让大家的努力都白费了。”


“陈总,别自责了,我们都知道你已经尽力了。”老周说,“这个项目丢了,我们可以再找其他项目,只要我们团队还在,就一定能东山再起。”


陈凯看着团队成员们坚定的眼神,心里充满了感动。他知道,虽然项目丢了,但他的团队还在,这是他最大的财富。


“好,”陈凯点了点头,眼神里重新燃起了斗志,“大家说得对,这个项目丢了,我们再抢回来!接下来,我们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方向,继续努力,一定能拿下更好的项目!”


“好!”团队成员们齐声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第五章 流程的重构与人心的凝聚


李梅被开除后,公司上下都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尤其是财务部门,气氛变得格外紧张,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工作,生怕自己出一点差错。


人力资源部和行政部按照王董的要求,开始对公司的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他们组织了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开会,征求大家对现有流程的意见和建议。


陈凯作为项目部门的代表,在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公司现有流程的最大问题是过于繁琐,权责不清,而且缺乏灵活性。比如财务报销流程,大额发票需要董事长签字,可董事长经常出差,导致流程卡壳。建议简化报销流程,明确不同金额发票的审批权限,对于紧急项目的报销,可以开通绿色通道。”


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也纷纷发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市场部经理赵磊说:“我认为,跨部门沟通流程也需要优化,现在各个部门之间壁垒太厚,信息不畅通,导致很多工作重复劳动,效率低下。”


技术部负责人说:“研发项目的审批流程太复杂,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启动,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耗时太长,影响了项目的进度。”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建议。人力资源部和行政部的负责人认真记录下来,承诺会根据大家的意见,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


一周后,公司正式下发了流程整改方案。其中,财务报销流程的整改措施包括:


1. 简化审批权限:单笔金额5万以下的发票,由部门经理和财务主管签字即可报销;5万-20万的发票,由分管副总签字;20万以上的发票,才需要董事长签字。

2. 开通紧急绿色通道:对于重要项目的紧急报销,经分管副总批准后,可以先报销后补手续。

3. 明确退单标准:财务部门在审核报销单时,必须一次性指出所有问题,不得分次退回。

4. 加强培训: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除此之外,公司还对跨部门沟通流程、项目审批流程等进行了优化,明确了各个部门的权责,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


流程整改方案实施后,公司的工作氛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尤其是财务部门,新的财务人员态度热情,工作认真,再也没有出现过故意刁难、分次退单的情况。


陈凯的团队也逐渐从丢标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们总结了上次项目丢失的经验教训,调整了工作思路,更加注重流程的把控和风险的防范。


陈凯也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注重项目的业务推进,而是开始关注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财务报销、跨部门沟通等。他还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业务能力和沟通技巧。


两个月后,公司接到了一个新的项目——智慧校园项目,预算1000万,比之前的智慧城市项目规模更大,难度也更高。竞争对手依旧是宏远科技,他们这次给出的条件更加优厚,志在必得。


张总把这个项目交给了陈凯的团队,他对陈凯说:“陈凯,这个项目对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对你和你的团队的一次考验。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拿下这个项目。”


“请张总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陈凯坚定地说。


为了拿下这个项目,陈凯的团队付出了比之前更多的努力。他们加班加点地做方案、做调研、做演示,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需要紧急报销的情况。有一次,为了赶制项目演示用的样品,需要紧急采购一批材料,费用3万多元。陈凯按照新的流程,提交了报销单,同时向分管副总申请了紧急绿色通道。


这次,财务部门很快就审核通过了报销单,当天就把钱打了过来,没有出现任何拖延。


合作方对陈凯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非常认可,尤其是在看到他们对项目细节的把控和对流程的熟练运用后,更加坚定了合作的决心。


宏远科技虽然给出了优厚的条件,但在项目方案的专业性和团队的执行力上,还是稍逊一筹。最终,陈凯的团队成功拿下了智慧校园项目。


项目签约仪式上,王董亲自出席,他握着陈凯的手说:“陈凯,干得好!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你的能力,也证明了公司流程整改的成效。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谢谢王董,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陈凯说,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项目成功后,公司为陈凯的团队举办了庆功宴。宴会上,张总对陈凯说:“陈凯,上次的项目丢了,虽然可惜,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如果不是那次的教训,公司也不会下定决心整改流程,你也不会成长得这么快。”


“是啊,张总。”陈凯说,“上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成功的项目,不仅需要优秀的团队和专业的能力,还需要顺畅的流程和良好的沟通。只有各个环节都配合好了,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老周举起酒杯,对陈凯说:“陈总,敬你一杯!是你带领我们走出了低谷,拿下了这个大项目。跟着你,我们有信心拿下更多的项目!”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陈凯举起酒杯,和大家碰了一下,“来,我们一起干杯,为了我们的团队,为了公司的未来!”


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陈凯知道,这次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和他的团队,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他相信,只要他们保持初心,团结一心,不断学习和成长,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第六章 过往的回响与未来的笃定


智慧校园项目顺利启动后,陈凯的团队进入了忙碌的实施阶段。新的流程整改方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跨部门沟通顺畅,财务报销及时,项目进度比预期提前了半个月。


这天,陈凯正在施工现场检查工程质量,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喂,请问是陈凯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


陈凯想了想,才认出是李梅:“李梅?你找我有事吗?”


“陈凯先生,我……我想跟你说声对不起。”李梅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上次的事情,是我不对,我不该因为私人恩怨,故意刁难你,导致公司丢了项目。我知道我错了,希望你能原谅我。”


陈凯愣了一下,心里五味杂陈。他曾经因为李梅的行为而愤怒、不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负面情绪已经渐渐淡化了。


“都过去了,我已经原谅你了。”陈凯说,声音平静,“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我……我现在在一家小公司做财务,工资比以前低了很多,工作也不稳定。”李梅说,“我真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如果不是我一时糊涂,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要吸取教训,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了。”陈凯说,“希望你能好好工作,重新开始。”


“谢谢你,陈凯先生。”李梅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激,“我会的,我一定会吸取教训,好好生活。”


挂了电话,陈凯心里感慨万千。李梅的经历,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对所有职场人的一个警示:在职场上,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为私人恩怨而影响工作,更不能死板教条,忽视了工作的本质和意义。


回到公司,陈凯把这件事告诉了张总。


“李梅给你打电话了?”张总问,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外。


“嗯,她跟我道歉了。”陈凯说。


“她也是咎由自取。”张总说,“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希望她这次是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是啊。”陈凯说,“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很复杂,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迷失自己,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以工作为重。”


“你能这么想,说明你真的成长了。”张总笑着说,“这个智慧校园项目完成后,公司准备提拔你为部门副总,负责更多的项目和团队。”


陈凯的心里一阵激动:“谢谢张总,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好好干,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张总拍了拍他的肩膀。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凯更加努力地工作。他不仅要负责智慧校园项目的实施,还要参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团队建设。他把自己在项目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团队成员,帮助他们成长。


公司的流程整改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顺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很多员工都说,现在的公司,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了。


半年后,智慧校园项目顺利竣工,得到了合作方的高度评价,也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公司凭借这个项目,成功打开了智慧校园领域的市场,接到了更多的订单。


陈凯也如期被提拔为部门副总,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中层管理者之一。他的团队也得到了公司的表彰,每个人都获得了丰厚的奖金和晋升机会。


小杨因为表现突出,被提拔为项目经理,负责一个小型的智慧社区项目;老周被任命为技术总监,带领技术团队进行产品研发;小张则成为了陈凯的助理,协助他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


团队成员们都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兴,也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他们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团队的团结协作,是公司的流程优化,也是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在一次部门总结会上,陈凯看着自己的团队成员,感慨地说:“还记得我们上次丢标的时候,大家都很失落,但我们没有放弃,而是总结经验教训,重新振作起来。现在,我们不仅拿下了更大的项目,每个人也都得到了成长和进步。这说明,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勇于面对困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挑战。”


“陈总,您说得对。”小杨说,“上次的经历,虽然痛苦,但也让我们学会了很多。我们知道了流程的重要性,知道了沟通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团队的重要性。”


“是啊,”老周说,“现在公司的流程越来越顺畅,我们工作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这都要感谢公司的整改,也要感谢陈总您的带领。”


陈凯笑了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我们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这份初心和斗志,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会议结束后,陈凯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夕阳。夕阳的余晖洒在公司的大楼上,金色的光芒温暖而耀眼。他想起了自己刚进公司的时候,那个懵懂而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想起了第一次当项目总监时的紧张和期待;想起了丢标时的绝望和不甘;也想起了现在的成长和收获。


他知道,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不断学习和成长,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而那些曾经的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成为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我。


陈凯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坚定的笑容。他知道,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可能。他会带着自己的团队,在智慧科技的领域里,继续拼搏,继续奋斗,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第七章 岁月的沉淀与前行的力量


成为部门副总后,陈凯的工作更加繁忙了。他不仅要管理多个项目团队,还要参与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市场拓展。但他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更加注重团队的培养和人才的发掘。


在他的带领下,部门的业绩节节攀升,先后拿下了多个重要项目,成为了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公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从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了几百人,成为了行业内的知名企业。


流程整改的成效也在不断显现。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定期对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流程能够适应公司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大大提高,公司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


陈凯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他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MBA学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他还经常参加行业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随着公司的发展,陈凯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他和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了,妻子是一名教师,温柔善良,一直默默支持着他的工作。婚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陈凯给儿子取名叫陈诺,寓意着承诺和责任。


工作之余,陈凯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家人。他会带着妻子和儿子去公园玩,去郊外野餐,或者在家一起做饭、看电影。看着儿子天真可爱的笑脸,陈凯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他也会经常和团队的老成员们聚聚,聊聊工作,聊聊生活。小杨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项目总监,负责的项目多次获得公司的表彰;老周依旧坚守在技术岗位上,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小张则成为了部门的行政主管,把部门的日常管理打理得井井有条。


每次聚会,大家都会想起当年那个被退回八次的报销单,想起那个丢失的智慧城市项目。虽然那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但也正是因为那次经历,才让他们成长得更快,让公司变得更加强大。


“陈总,还记得当年那个李梅吗?”有一次聚会,小杨突然问道。


“记得,怎么了?”陈凯问。


“我前几天在商场遇到她了,她看起来过得还不错,在一家中型企业做财务主管,听说还挺受重视的。”小杨说。


“是吗?那挺好的。”陈凯笑了笑,“看来她是真的吸取教训了,重新开始了。”


“是啊,”老周说,“人都会犯错,只要能认识到错误,及时改正,就还有机会。”


陈凯点了点头。他知道,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重要的是,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这些挫折和困难,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


几年后,公司成功上市,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陈凯作为公司的元老和核心管理者,也获得了公司的股份,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一。


在公司的上市庆功宴上,王董发表了讲话,他深情地回顾了公司的发展历程,感谢了所有为公司付出过努力的员工。


“今天,我们公司成功上市了,这是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王董的声音激动而自豪,“我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因为一个财务流程的问题,丢失了一个800万的项目。那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但也正是因为那次教训,我们下定决心整改流程,优化管理,才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王董的目光转向陈凯:“陈凯,当年那个项目,你是直接负责人。虽然项目丢了,但你没有气馁,而是带领团队总结经验,重新振作,为公司拿下了更多更大的项目。你是公司的功臣,也是所有员工学习的榜样。”


陈凯站起身,向王董鞠了一躬,又向在场的员工鞠了一躬:“谢谢王董,谢谢大家。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公司的成功,离不开王董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


庆功宴上,掌声雷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


陈凯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自己刚进公司时的梦想,想起了那些一起奋斗过的日日夜夜,想起了那些曾经的挫折和困难。他知道,公司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未来,公司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他相信,只要他们保持初心,团结一心,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夜深了,庆功宴渐渐结束。陈凯带着妻子和儿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夜色温柔,星光璀璨,城市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


“老公,今天真为你高兴。”妻子挽着他的胳膊,温柔地说。


“我也很高兴。”陈凯笑着说,低头看了看怀里熟睡的儿子,“这一切,都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我们会一直支持你的。”妻子说。


陈凯紧紧地握住妻子的手,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坚定。他知道,无论未来的路多么漫长,多么坎坷,他都会带着家人的支持,带着团队的信任,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勇敢地走下去,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而那个曾经被退回八次的报销单,早已成为了岁月长河中的一个小小注脚,提醒着他,要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永远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永远感恩那些曾经的经历,因为正是那些经历,才让他拥有了前行的力量,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财经   财务   发票   董事长   老板   项目   公司   流程   团队   宏远   声音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