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两次挑衅中国底线,利用贸易打压,撑不住的特朗普转头拉上欧盟一起,殊不知,欧盟的态度,却是另有算盘了。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延续了他一贯的强硬贸易政策。2025年4月,美方将对华关税税率推高至125%,企图以此压制中国经济。
然而,这场豪赌的结果却远非美方所愿。中国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让美国尝到了贸易战的苦果。加征关税导致iPhone生产成本飙升14%,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因供应链压力不得不减产。
更令特朗普政府措手不及的是,中国开始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
到2025年9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这一举动不仅是对美国财政政策的警示,更是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摆脱美元依赖的战略举措。
只得说,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实际上成了一把双刃剑。想用高压手段遏制中国发展,反而加速了中国在科技自主创新上的步伐。
甚至可以说,中美关税战从开打到现在,中方已经借着这个过程成功“立威”。中国不再是被动接受规则的一方,而是有了强大的反制能力。
2025年9月12日,美国商务部把23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这些公司主要涉及半导体和生物技术领域。
不到半天时间,中国商务部就连续推出两项反制措施:一项是针对美国对华集成电路管制的反歧视调查,另一项是对美国进口的模拟集成电路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
且这种快速反击让欧盟意识到,跟风美国可能面临立即的经济报复。毕竟中国有足够的筹码和能力保护自身利益。
自然地,对于特朗普8月底施压欧盟对中印加征最高100%关税,冯德莱恩有话要说了。
冯德莱恩态度很直接,表示“欧盟将作出自己的决定”,显然这一表态背后,却是显露出欧盟的识时务。
欧盟的选择基于坚实的现实考量。而中国是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已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欧盟经济本身就已面临巨大压力。
而此时若再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欧盟经济将难以承受。
毕竟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超过8000亿欧元。而德国汽车、法国高端消费品、意大利机械设备,全都离不开中国市场。
而加征100%关税意味着电子产品、汽车、药品等日常商品价格飞涨,将直接加重欧洲民众的生活负担。
只得说,中欧关系经过50年的发展,已形成深度相互依赖的格局。2025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欧盟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双方一致认为,中欧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
而这种长期形成的合作关系也难以被一时的政治压力所动摇。
尤其是中欧班列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钢铁驼队”,自2011年开行以来,已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连接中国128个城市与欧洲26国229个城市。
即便在波兰近期以“国家安全”为由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导致中欧班列暂时停摆的背景下,中欧贸易的基础仍未动摇。
所以欧盟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展现出更加务实的态度,也便并非奇怪。
如今中国立威,欧盟选择“自主”,欧盟委员会已经意识到,跟上美国就等于砸自已的脚。政治一致换不来经济稳定,而另外的美国围堵显然也在失效,而冯德莱恩的退缩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参考资料:
美国被曝施压欧盟对中印加征最高100%关税,冯德莱恩最新回应——上游新闻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