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扔下“稀土核弹”,向全世界发动稀土管辖,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在一天内连发六则公告,尤其是第61号和62号,直接把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命门握在了手里。

这一次,不再是限制出口矿石这么简单,而是对整个稀土产业链,从开采、冶炼、磁材制造到境外产品,哪怕只含0.1%中国稀土的技术,统统纳入“管辖视野”。

更关键的是,公告首度引入“域外管辖”机制,稀土这张牌,被中国打出了新高度。

这场中美科技战中的“非对称反击”只是开始,更关键的是全球产业,将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能力锁喉”?

从管出口到管技术

过去中国对稀土的管理,更多是围绕“资源”,主要控制的是矿石的出口数量和品种,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新规的重点不在“货”上,而是在“技”上。

发出的公告明确指出,稀土相关的开采、加工、合金制作、磁性材料制造等一整套技术,现在都被纳入了管控范围。

换句话说,不只是把稀土卖出去要审批了,连你是不是学会了怎么用稀土,都要看中国的脸色。

而且这次还设了一条相当细致的规则,海外产品中只要含有微量的中国稀土成分,也可能被纳入限制。

这个门槛设得极低,基本上把绝大多数的高端制造产品都涵盖了。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清楚,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只靠出口稀土矿石的国家了。

过去几年,中国在稀土技术上的投入不断加码,从提炼到产品应用,形成了一整条完整的产业链。

而且在全球稀土生产中,中国的技术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所以这次政策的改变,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次有准备、有方向的转型。

中国不再只是“卖稀土”的,而是要“管稀土”,要让全世界在用中国稀土时,必须遵守中国的技术规范和出口规定。

说白了,这不只是一个资源出口的事,而是把“技术能力”变成了“战略资产”,谁想用,就得和中国打交道。

这是在提醒所有人,你用的不是稀土,是我定的规则。

博弈不是喊口号

这次中国出手是有背景的,9月29日,美国又把制裁名单扩大了,把那些被美企控股超过50%的外国公司也一并纳入限制范围。

这种做法,不仅让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融资变得更加困难,也让科技交流和产业合作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没有急着回应,也没搞大新闻,而是选择了在稀土领域精准出招。

为什么选稀土?很简单,因为这恰恰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最依赖中国的一块短板。

他们虽然自己也有稀土资源,但缺的不是矿石,是怎么把矿石变成有用材料的那一整套技术和产线。

过去这些年,一些西方国家试图自己搞稀土产业链,但进展一直不顺,不是技术跟不上,就是成本太高,最后还是得靠从中国进口。

更别提很多高端设备、军工系统、智能制造,都离不开高性能磁材,而这些磁材的关键原材料,几乎都来自中国。

所以当中国把这部分技术纳入出口管制,就等于在对方最依赖的位置上动了手。不是封锁,而是设门槛。

要用可以,得走流程,得守规矩。

这不是简单的反应,而是一种策略,不是对着喊口号,而是盯着对方痛点下手。没有情绪化,就是一针见血的“技术反制”。

这也说明,中国在科技博弈中,已经从被动应对,变成了有节奏、有目标的主动出击。

中国的规则

最引人注目的,其实不是稀土管控本身,而是中国这次把管辖范围扩展到了境外。

这种做法,业内叫“域外管辖”,意思就是中国的法律可以影响到境外企业,只要你用到了中国的稀土技术或材料,就得接受中国的管理。

听起来有点像美国之前搞的那些规则,比如“用美国技术的芯片不管在哪生产都要受美国管”。但中国的版本显然更克制,也更有针对性。

中国没有搞“一刀切”,也没设置什么“自动触发”的全覆盖机制,而是明确指出,只对特定的稀土金属和技术进行管制,而且要由商务部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启动。

这就给了企业一定的预判空间,也保留了外交和经济协调的余地。

另外,中国还设置了过渡期和人道主义豁免等条款,说明这不是“关门打狗”,而是希望通过制度完善来稳定全球供应链。

一方面要保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维持国际合作的底线。

这种做法,其实是对现有国际规则的一种回应,中国并不是第一个搞域外管辖的国家,但却是在规则设计上更讲分寸的一个。

而且这次宣布稀土技术管制时,中国也引用了国际贸易组织中的安全例外条款,用以说明稀土在军民两用方面的特殊性,属于可以进行特别管理的资源。

这一招不是高调叫板,而是把话讲在规则上,把手伸在技术上。你要和我做买卖,就得按我的规矩来,这不是简单的制衡,而是一次对全球产业规则的再定义。

全球战略资源的新规则

10月9日这一天的重要性,不在于政策本身有多复杂,而在于它标志着中国稀土战略的彻底转变。

从过去的“放行换市场”,到现在的“设限保利益”,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站在产业链下游的资源输出国,而是在向上游和规则端发力。

如果把过去的稀土政策看作是防守型,这次的出手,已经是一次主动进攻。

它不只是为了应对某个国家的打压,而是为了重新塑造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全球稀土秩序。

从这个角度看,这不只是一个政策发布的日子,更像是一个标志,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话语权提升的一个节点。

不是靠喊口号,不是靠封闭市场,而是靠实打实的技术能力和制度设计,去让世界在和中国打交道时必须认真对待。

历史可能不会记住这一天发了几条公告,也不会记住那些规则的编号。

但它会记住,这一天中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扭转了稀土博弈的格局,也让世界开始重新适应一个更主动、更有分寸、更懂得“设局”的中国。

这是一次关于技术的提醒,一次关于规则的示范,一次关于实力的表达。中国不再只是资源的搬运者,而是规则的制定者。

参考资料

商务部公告2025第61号 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环球网2025-10-09

美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商务部:坚决反对 人民日报2025-09-2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财经   稀土   核弹   中国   全世界   历史   规则   技术   商务部   矿石   美国   产业链   管制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