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博弈之地克什米尔,为何会成为南亚的火药桶?

最近,印巴冲突再次升级,两国几乎进入到了战争的状态。而两国爆发矛盾的地方就是克什米尔地区。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国就因为争夺克什米尔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从地形上看,克什米尔地区海拔高,地形崎岖,土地贫瘠,几乎没有经济价值,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成为了南亚的火药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克什米尔地区的构成和历史渊源。克什米尔地区位于中国西域、中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交界一带,是青藏高原向帕米尔高原(葱岭)的延伸的部分。克什米尔地区主要由克什米尔查谟、拉达克、巴尔蒂斯坦、吉尔吉特、罕萨、纳加尔以及克什米尔谷地等七个地区组成。

其中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古代属于西藏的一部分。唐朝时期,这里出现过大勃律、小勃律两个小国,唐朝势力曾一度到达这里,不过最终被吐蕃征服,于是很快西藏化。吐蕃灭亡后,伊斯兰教迅速东扩,大勃律一带逐渐伊斯兰化了,所以被称为“巴尔蒂斯坦”,清朝称之为“巴勒提”。而拉达克是吐蕃王朝解体后在狮泉河一带兴起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此政权一直延续到1840年。

在清朝时期,莫卧儿帝国也非常强盛,该帝国不断向北扩张,拉达克王朝被迫臣服于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帝国的正式名称是“印度斯坦帝国”,“莫卧儿”一词是英国人对蒙古人(蒙兀儿)的称呼。与此同时,清朝也统一了青藏高原。这时候的拉达克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之间生存,既宣称是中国西藏的藩属,也对印度称臣纳贡。

18世纪,莫卧儿帝国瓦解,分裂为许多小国,英国则加紧在印度扩张。而清朝当时也进入了后期,国力严重衰退。1834年,印度的查谟土邦(锡克王国的附庸国)对拉达克王国发动了战争,最终于1839年将拉达克吞并。而当时清朝正面临英国入侵的危机,无暇西顾。拉达克被查谟土邦吞并后,就出兵侵略中国的西藏、新疆等地。1842年,西藏地方军——藏军对侵略军发动了反击,一度围攻列城,但最终寡不敌众而失败。最终,双方签订了协定,维持战前的边界线。

1845年,英国对印度最后一个独立王国锡克王国发动了战争,锡克王国灭亡,拉达克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在此期间,英国还继续派遣“探险队”北上,试图占领更多中国的领土。1865年英属印度的官员约翰逊单方面提出了中国和印度的西北边界线,边界线将中国所属的阿克赛钦地区也划给了印度克什米尔地区,史称“约翰逊线”。不过,约翰逊线和和麦克马洪线一样,一直没有被中国承认。

也就是说,原本克什米尔地区是中国和印度的边界纠纷地区,但印巴分治导致情况更加复杂了。1947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但当时印度已经分裂为了两大势力,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建国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于是,英国顺水推舟,允许两国分治,同时派遣了官员到印度进行边界勘测划定。划界的主要原则是伊斯兰教地区划给巴基斯坦、印度教和其他地方性宗教地区划给印度。于是,伊斯兰教根深蒂固的印度河地区就成为了巴基斯坦的国土。

但英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却没有划定边界线。克什米尔地区的情况比较复杂,这里不仅有伊斯兰教、印度教,还有藏传佛教等,而且这里地形太过于复杂,当时可能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勘测边界线了,于是最后一位英属印度总督蒙巴顿就让克什米尔地区的居民自己选择归属。蒙巴顿的这个原则,的确符合二战后“民族自决”的原则,但也给南亚埋下了炸弹。

印度走了后,印度、巴基斯坦两国就开始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别看这个地区土地贫瘠,但却有很重要的战略价值。首先,克什米尔海拔高,是天然的地理屏障,当年英国之所以提出“约翰逊线”,就是想利用这里的地形来屏障印度。第二,这里也是重要的国际通道,是西亚、南亚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之一;第三,是印度河的水源地。印度河从中国阿里发源后,就流入了克什米尔,而印度控制克什米尔,就可以控制印度河上游的水源,给巴基斯坦造成巨大的威胁。

5月6日,印度宣布对巴基斯坦打“断水战”,切断印度河上游的水源,导致巴基斯坦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印度总理还表示“印度的水以前都是向外流的,但现在要停下来照顾印度的利益,用于国家用途。”多说一句,如果国际河流可以切断的话,那中国是不是可以宣称“中国雅鲁藏布江的水以前都是向外流的,但现在要停下来照顾中国的利益,用于国家用途。”

英国人走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三次战争,最终形成了各自的实际控制区,实际控制区的分界线就是“印巴停火线”。如果两个国家没有一根筋,那就都承认对方的控制,划定边界就可以了。但双方都想占据更多的土地,甚至要求占据整个克什米尔地区,所以双方的领土争端就根本谈不拢。

大众普遍认识的克什米尔争端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争端,但其实也涉及中国的领土纠纷。印度独立后,就继承了英国的殖民扩张政策,坚持以“约翰逊线”“麦克马洪线”作为中印的边界线,所以在西认为阿克赛钦属于印度,在东侵占了藏南。1962年,中国和印度发生了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最终我们收复了阿克赛钦。阿克赛钦是西藏通往新疆的主要通道之一,非常重要,中国的新藏公路就经过此地。

1963年,中国又和巴基斯坦进行了边界谈判,最终中国以坎巨提地区换得了喀喇昆仑走廊。喀喇昆仑走廊几乎是无人区,但和阿克赛钦连接在一起,可以构成天然的地理屏障。此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领土纠纷就基本解决了,两国关系不断升温。

发展到现在,克什米尔地区主要的矛盾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当然有时候也涉及中国和印度的领土纠纷。因此,克什米尔地区成为三国博弈的焦点地区,是南亚地区的火药桶。未来,如果能够在能够在这个地区博弈获胜,就看我们是否敢于挑战,抓住有利的机会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历史   克什米尔   南亚   印度   巴基斯坦   中国   地区   英国   约翰逊   西藏   伊斯兰教   边界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