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成功摆平莫迪,印度干脆利落喊停进口俄罗斯石油,印度突然“反水”,一副要靠拢美国的姿态。
最让人意外的是,摆平莫迪竟是特朗普亲自下场的一次操作,而这一手,也把中国推向了孤军奋战的境地。
作者-杨 编辑-杨
油与政治的联姻从来都不单纯,莫迪政府为什么能够轻易改弦易辙,不再力挺俄罗斯石油?有迹可循。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巧妙地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表面上维持“中立”,私底下疯狂抄底俄罗斯的打折石油。
这种“明哲保身”的操作简直把美国恶心到了骨头里,但毕竟印度是“印太战略”的关键棋子,美国打掉牙往肚里咽也得忍。
谁曾想特朗普却偏偏来了这一招,生生用利益与策略给撬动了印度的底线,美国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外交和制裁手段劝阻印度,但多少显得有些软绵无力。
特朗普上台后,直接来了个“私相授意”的戏码,据外媒报道,他不仅向莫迪承诺进一步加深美印的防务合作,还提出扩大技术转让和军事援助的具体清单。
美国主动提出协助印度降低对俄能源依赖,包括开放独家渠道供应美国或者中东盟友的低价原油,这算得上是白送一颗能让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喊停俄油的糖衣炮弹。
莫迪心里清楚,目前印度经济正在转型,对外依存度较高,压力山大的前提下,和世界老大站队似乎更划算,于是在一番快速“权衡利弊”后,印度果断切断了和俄罗斯石油之间的纽带,转向与美国达成能源合作。
印度的转向给谁带来了巨大压力?答案显而易见就是我们中国,俄罗斯石油如今的主要出口对象变得越发单一,而中国曼不经心地在这时候成了“孤鸡”,一直以来中国通过加强与俄罗斯能源合作,成为全球最大买家,这本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西方制裁的影响。
随着印度的退出,中国不得不承担更多重任,接下更多俄油进口量才能稳固局势,朋友离开比敌人的挑衅更令人难受,印度的抽身撤退不仅让中国面临进口俄油的更高成本,也让中俄的合作看起来少了几分“大家抱团取暖”的坚实氛围。
每年中印边境问题上的争执早已够让人头大,如今印度成功拿到了美国支持进一步军备扩张的礼包,很可能会强化其边境挑衅姿态,这种双线夹击的局面,无疑让中国的压力陡增,在石油资源稀缺、国际争端激烈的局面下,能源谈判俨然成了全球大国碰撞最火药味最浓的前沿战场。
特朗普的这一手,既打击了俄罗斯,又试图加紧对中国的能源封锁,可谓杀伤力十足,而印度站队美国,不仅是一次国家战略的重大表态,更让全球舆论正式意识到,能源之争已经凌驾于作秀的道德话术之上,是赤裸裸的实力角逐。
回头来看,俄印关系的走向也会受到极大冲击,印度一直以来把自己塑造成“不结盟”的老大哥形象,但真的跟着美国这条船一路跑下去,不仅将彻底失去俄罗斯在军事、技术等领域的支撑,更会影响其长期以来在多极外交路线上的独立性。
印度失去“摇摆优势”,剩下的只有捆绑在西方体系里面苟且生存,这个局走到今天,印度打的算盘看似聪明,实则暗藏隐患。
反观我们中国,坚持进口俄油这事虽然孤立,却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一种更为清晰的路径,不卑不亢,守住自己的立场,比摇摆投机更长久。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