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王鹤寿在干女儿陶斯亮的陪伴下要去见一位离别许久的“故友”,陶斯亮未曾听王鹤寿提起过这个人的存在,便好奇地问道:“干爸,我们要去见的这个人与你有什么关系?”
王鹤寿神色冷若冰霜,他没有过多地解释,只是轻声开口道:“是我从前在莫斯科的大学同学。”
与此同时,饭店内一位打扮华丽的老太正在等待王鹤寿的到来。当二人见面以后,没有想象中的老同学重逢的感人场面,她开口问道:“这几年,你受苦了吧?”谁知王鹤寿回答的一句话竟然让她脸色大变,羞愧难当。
王鹤寿到底说了什么?她的身份又有何特殊的?
“什么?这消息属实吗?秦曼云怎么成叛徒了?”1934年的一天,秦曼云叛变的消息传到了组织,整个事件的经过也被再次提起。
当晚李竹声完成任务以后被埋伏在办公处的国民党特务所逮捕,而秦曼云也没能逃过国民党的搜捕,一同被抓进了监狱中。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被捕以后,两人竟然随即叛变,将中共的机密全都暴露给了国民党,而国民党因此掌握了组织的计划和上海的电台位置这些重要信息,他们的泄密使中央陷入了危险之中。
消息传到组织内部,有几位同志愤怒之余仍然不敢相信这成为了事实,毕竟秦曼云曾经在革命前线极为活跃,这样的同志这么轻易就叛变了吗?
秦曼云早年读书的时候接触到了学校里的共产党人,她被她们的思想所吸引,毅然决定投身于革命。伴随着实践的进行,秦曼云对革命的认识以及思想愈发成熟,她在革命中越来越活跃,与此同时,她接受组织的安排转入地下继续展开工作。
1927年,组织为了培养革命干部,特意挑选了一批人前往苏联的东方大学进行学习,其中就包括秦曼云。而同一年秦曼云也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她与关向应结婚,两人成为了一对夫妻。
只是没想到,这对夫妻没做多久,两人不仅在感情上分道扬镳了,就连整条人生道路都完全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关向应也曾被捕,但他宁死不屈,绝不承认自己的身份,没将任何信息透露给敌人,可秦曼云呢?
不论如何,秦曼云背叛组织的事已经经过确认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李竹声在被抓捕以后担心受到国民党的折磨,便又“献好”暴露了中央另一重要人物的身份,那人便是盛忠亮。
起初,盛忠亮在被逮捕以后绝口不提关于组织的任何事,甚至表现出宁死不屈的态度。国民党一时之间拿他根本没办法,但在他们得知盛忠亮与秦曼云关系匪浅以后,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
原来,盛忠亮和秦曼云当时是一对恋人,国民党便想通过秦曼云去做盛忠亮的“思想工作”。
秦曼云在看到被关押的盛忠亮时心疼不已,她开口劝道:“你就跟他们说了吧,我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诉他们了。你这样坚持下去,还不知道你会受到什么酷刑。”
盛忠亮平日里就对秦曼云百依百顺的,看到秦曼云忧心忡忡的样子,他依旧还是决定徇私情听从秦曼云的话。
在叛变以后,秦曼云完全忘记了曾经为革命奋斗的初心,她听从国民党的命令接连出庭指证革命同志,可其他共产党人始终铁骨铮铮,气节依旧,他们在被捕以后坚决不愿背叛组织,不肯透露任何关于组织的信息。
自此,盛忠亮和秦曼云彻底扭曲了模样,一步错,步步错,他们的背叛给党组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更辜负了组织和人民对他们的信任。
二人就这样一条路走到底,随着解放战争的局势越来越清晰,盛忠亮和秦曼云跟随国民党去往台湾,后来在美国低调地做起了生意
秦曼云前往美国以后也曾多次想回国观光,甚至还要见当年的故人,而王鹤寿作为与她同校的老同学,无奈只能与她见面。
但秦曼云的所作所为让王鹤寿为她不耻,他更想不出要以何种姿态去跟曾经同为战友又变成敌人的秦曼云见面。
1981年,在干女儿陶斯亮的陪伴下,他推开了北京饭店的大门,阔步走向秦曼云所在的位置。秦曼云的打扮很“亮眼”,即便已经年过七十,但仍然化着张扬的浓妆,身上穿着时髦的喇叭裤和颜色艳丽的衬衫,因此在室内一眼就能发现她的存在。
“当年东方大学的同学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与她张扬的打扮风格不同,秦曼云问起这话的时候竟然有些卡顿。王鹤寿语气平缓地开口道:“那些东大的同志们,无论牺牲与否,都无愧于革命,称得起英雄二字。”
这话是王鹤寿根据事实的客观评价,可秦曼云做贼心虚,她躲闪王鹤寿的目光,神色也开始变得不自然。
她一阵沉默过后,突然开口向王鹤寿辩解道当时自己也是实属无奈才做出了那样的事,不过在王鹤寿听来这样的开脱没有任何意义。
秦曼云只能尴尬一笑,又接着问道:“这几年来,你受苦了吧?”
这话传进王鹤寿的耳朵里让他感到无比讽刺,时隔这么多年,秦曼云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设法为自己开脱,企图合理化自己的背叛,她竟然还能脸不红心不跳地来展现自己的“关心。
王鹤寿立刻拉开一道屏障,他直言表示:“这是我们党内自己的事情,算不了什么!”
秦曼云听了以后怔愣了许久,她听出了这话的言外之意正是提醒她一个背叛革命的人早已没有资格再问这些了,一时之间无地自容,恨不得找条缝钻进去。
1986年时,秦曼云还曾回国到关向应的陵墓前瞻仰,一别两条路,她心中又是否产生波澜?
回望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无数的革命先辈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大局,然而有人无畏,也有人怯弱,秦曼云的经历着实让人可叹而又可悲,她曾沐浴革命的光辉之下,却因一念之差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参考信息:
同舟共进:“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与一对叛徒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