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庭树,黄叶纷纷落”,雨后的京师桉树、栾树、槐树、枫树、银杏树的叶子逐渐由绿色变为黄色橙色又转而红色紫色,以至于一阵风雨吹过,飒飒飘落一地,左一片右一片东一片西一片的。我轻轻小心地走过去,不忍践踏她历经春夏秋冬饱经沧桑的身躯,我捡起一片叶子看了看又看了看,不知道说什么,只知道她经历了她的经历,把她的每一丝过往都写进了脉络里,便要回归尘土“化作红你更护花”了。
我站起身望了望阴霾的天际,似乎要找寻什么又似乎什么也不找寻,也就是想无所思无所忆的抬头望一望虚空,那无际的虚空:“我来自哪里,来这里干什么,干完后又去哪里?”,一片黄叶飘落拂过微微触动我沧桑的脸颊,瞬间有一种“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的酸楚感觉。
前两天京师连续下了近三天的大雨,晚上班后走在不辨前路的人流之中,被雨雾包裹着趔趄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不知怎的伞突然撑不起来了,雨落在身上头也湿了衣服也湿了。望着似明似暗的前方,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走不走?!不走,夜已深了雨没有停的意思;走,夜依旧深了雨依旧没有停的意思!!!我只能横下一条心:走,只能义无反顾的向前走!!!
“虽万千人,吾往矣!!!”多么令人血脉膨胀又决绝悲怆的话啊!!!这话也只能出自“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震耳发聩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亚圣”孟子!!!
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原文是:“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说,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对待任何人绝不恃强凌弱;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这是什么气概,这是令“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的帝王朱元璋心惊胆战的气概!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世英雄的项王,走到了垓下四面楚歌末路,天下丢了,爱姬也在他怀里一缕香魂飘走了,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呢?项王大吼一声,义无反顾地冲进十面埋伏的刀剑丛林,战至回天无力,拔剑自刎而死,一腔热血喷洒青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什么气概?这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 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仗义直言惨遭宫刑蒙冤含垢的太史公,为了完成父亲临终遗愿,虽“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毅然选择了“死或重于泰山”这条忍辱负重奇耻大辱之路,历时十三年“仆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完成华夏最伟大的鸿篇巨著《史记》,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刺客烈士、百物百工无不鲜活生动,如在目前比如左邻,滋养华夏千年以至于万世。这是什么气概?这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
长坂坡前,五十万虎狼之师,浑身是胆的赵云赵子龙,手握青釭剑怀揣幼主杀了个七进七出,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战将五十余员,令曹营闻风丧胆,所向披靡。“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这是什么气概?这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
“宁向西去一步死,绝不东归半步生”为法忘躯的玄奘法师孤蓬万里西行求法,凄风苦雨九死一生历时十七年行程五万里,走访了一百三十八个国家。最终不负所望筚路蓝缕地将六百五十七部佛教经典带回了长安。共译出佛经、论著七十五部,总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合计一千三百三十五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玄奘法师主要译著有《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玄奘法师以一己之力二十余载翻译慈悲为怀的大乘经典“截续真,开兹后学”,孜孜不倦,是高僧中的高僧,大德中的大德。朗朗上口的《心经》、“照见五蕴皆空”的《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心经》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我想通读,可惜缘分未到,一直还是空想。呕心沥血为大乘佛教的弘扬耗尽最后一点力气的玄奘法师,临终道了一句“得生”二字,便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舍下他不舍的众生圆寂了。这是什么气概?这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集文采与勇武于一身的辛弃疾,以笔为剑,以身为盾,护佑山河社稷。时年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众两千,投身抗金义军,追随耿京共图恢复大计。然而,义军内部却生变故,叛徒张安国贪图富贵,竟杀害耿京,率部投降金军。消息传来,义军将士悲愤填膺。此时的辛弃疾,虽为文人,却热血沸腾,誓要为耿京报仇,追杀叛徒,以正军威。金军大营如巨兽蛰伏,五万金兵枕戈待旦,营帐连绵数十里,戒备森严。辛弃疾亲率五十名精锐骑兵,趁夜色掩护,悄然逼近金营。当逼近叛徒营帐时,辛弃疾一马当先,单骑冲入。帐内,张安国正与金军将领举杯庆功,忽闻帐外马蹄声急,还未反应,辛弃疾已拔剑出鞘,寒光闪过,叛徒身旁的卫兵应声倒地。辛弃疾厉声喝道:“张安国,尔等叛贼,今日难逃一死!”说罢,一手擒住叛徒,一手挥舞长剑,硬生生在五万金兵的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五十精兵紧随其后,以一当百,浴血奋战。金军见状,惊愕不已,竟一时无人敢近前阻拦。待金军回过神来,辛弃疾已率部绝尘而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其“率五十精兵夜闯五万金营,单骑擒叛徒”的壮举,彪炳历史。这是什么气概?这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
”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效忠的王朝没了、主子小皇帝沉了、妻女入宫为奴了、同僚和亲兄弟都叛变了,在阴暗潮湿的囚牢里关押了三年之多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丞相走出了牢狱,在秋风萧瑟里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然后他决绝地转身向南而跪,叩拜三次后高呼:“臣报国于此止矣!” 随后引颈就义,年仅四十七岁。第二天妻子欧阳氏前来收尸,在他衣服内侧发现遗言:“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其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悔。宋丞相文天祥绝笔。”这是什么气概?这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
朱棣赶走了侄儿要自己黄袍加身,又羞于礼法,假惺惺地对大儒方孝孺说,我本无心于皇位,现在打入南京,不过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而已。方孝孺抬头瞪视:“成王在哪里?”这成王自然是指建文帝。朱棣做无奈状说:“他已经不见了。”方孝孺仍不肯罢休,接着问:“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说:“他并无后。”方孝孺上前一步,大喝道:“那成王的弟弟呢?”朱棣的耐性终于消失殆尽,冷然道:“这是朕的家事,不劳你来多心!”于是呵斥叫方孝孺起草登位诏书。没想到方孝孺冷然写道“燕王篡位”的四个大字。朱棣勃然大怒:“你不怕我杀了你?”方孝孺说:“杀了我,我也不会与你同流合污。”朱棣冷笑道:“哪有那么容易,我要诛你九族,让你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惨死身前!”方孝孺怒喝:“你便诛了我十族又怎样?”一介书生,骨头如此之硬,古今无一比肩!!!这是什么气概?这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
人生世间投胎寒窑,又当如何?流落街头犬吠鼠咬,又当如何?地痞欺负胯下之辱,又当如何?被人构陷莫须有冤,又当如何?刀枪剑戟血流成河,又当如何?国破山河身遭磔刑,又当如何?来也虚空回也虚空,又当如何?!!!……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阵秋风刮过,卷起地面黄叶哗哗作响!!!出发,走向未知……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