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周五 A 股用一场 “单边下行” 给市场浇了盆冷水:上证指数失守 3900 点,创业板指暴跌超 4.5%,科创板指跌幅更是突破 5%,前期领涨的科技、新能源抱团股集体重挫。但 2.5 万亿的缩量成交、主线板块的局部回流,以及历史规律的印证,都在提示:这不是牛市的终结,而是高位抱团瓦解后的 “黄金洗盘”,三季报业绩将成为筛选 “错杀龙头” 的核心标尺。
面对双创板块的暴跌,更需要用历史视角穿透短期波动。复盘 2005-2007 年、2014-2015 年两轮大牛市,共出现 15 次上证指数跌幅超 10% 的回调,其中像 2007 年 “5・30” 那样单日超 8% 的暴跌也并不罕见,但最终都成为牛市途中的 “休整驿站”。当前市场的调整,完全符合牛市回调的三大核心特征:
本次大跌并非源于流动性收紧或经济基本面恶化 —— 央行刚下调融资保证比例释放流动性,商务部出口管制反制更强化了资源与科技的战略价值。核心矛盾在于前期涨幅透支短期预期:存储芯片板块半年涨幅超 200%,新能源权重宁德时代年内累计上涨 95%,过高的获利盘在三季报窗口期集中兑现,形成 “无利空下的情绪宣泄”。这种由微观交易拥挤引发的回调,历史数据显示反弹速度最快,平均 18 个交易日即可收复失地。
2.5 万亿成交额较前一日缩量 5%,并未出现 “放量崩盘” 的恐慌信号,反而符合 “主力借机震荡吸筹” 的特征。更关键的是,主线逻辑未破且局部回流:芯片板块中凯美特气、新莱应材涨停,深科技从深水翻红,印证存储涨价的产业逻辑仍受资金认可;核电板块逆势爆发,合锻智能三连板、中国核建二连板,延续了 “AI 算力→能源需求” 的延伸主线。这与牛市回调中 “核心主线贯穿始终” 的规律高度吻合。
杠杆资金仍在坚定入场,两融余额已连续 7 个交易日增加,累计增幅超 600 亿元,创 7 个月最长连升纪录。北向资金虽当日净流出,但 9 月以来累计净流入近 400 亿元,长期配置中国资产的趋势未改。这种 “短期情绪与长期资金的背离”,正是洗盘阶段的典型表现。
前期科技、新能源板块的 “极致抱团” 埋下隐患。以半导体为例,部分权重股动态 PE 突破 80 倍,远超行业 35 倍的历史均值;新能源赛道中,固态电池概念标的平均涨幅达 120%,但多数企业仍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尚未形成实质营收。当三季报业绩预告陆续披露,市场开始用 “业绩标尺” 重新审视估值,估值与业绩不匹配的标的首当其冲遭到抛售,形成 “估值杀 + 情绪杀” 的双重冲击。
三季报业绩成为当前市场的 “试金石”,资金正从 “故事驱动” 转向 “业绩驱动”。从已披露的预告看,分化极为显著:绩优标的获资金坚守,如深科技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增长 48%-55%,即便盘中大跌仍能顽强翻红;晶合集成因产能满载、产品提价,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 744%-837%,成为半导体板块的 “定海神针”。反之,业绩预减或未达预期的标的则遭遇重锤,这并非行情终结,而是牛市从 “普涨” 转向 “精选” 的必然过渡。
资金正沿着 “高切低” 路径进行腾挪。前期涨幅巨大的新能源权重(先导智能、宁德时代)调整,而低位的智能电网(神马电力涨停)、化工(澄星股份二连板)等板块异动;核电板块的爆发更是典型的 “主线延伸”——AI 算力需求激增推动电力缺口扩大,微型核反应堆因高效清洁成为理想解决方案,美股已出现 5 家核电 10 倍股,A 股板块正承接这一逻辑。这种轮动不是主线切换,而是牛市行情的纵深推进。
猎人强调 “部分龙头存在错杀”,但 “倒车接人” 绝非盲目抄底,必须聚焦 “业绩预增 + 主线逻辑未破” 的核心标的。结合已披露的业绩预告与产业趋势,三大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重点筛选 “三季报预增超 30%+ 估值低于行业均值” 的标的:
出口管制与流动性宽松的逻辑未变,板块调整实为 “上车良机”:
核电板块的爆发不是偶然,而是 “AI 算力→能源革命” 的必然延伸:
牛市中的暴跌从来都是 “照妖镜”,既会暴露无业绩支撑的伪龙头,也会凸显被错杀的真核心。3900 点下方的调整,本质是给散户 “用合理价格买入优质资产” 的机会。记住:本轮牛市的核心是 “业绩驱动 + 战略自主”,只要紧扣这两个关键词,就能在震荡中把握确定性,在洗盘后收获主升浪。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