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是不是痔疮特别严重啊,要不大便次数怎么这么多呢?62岁的老宋到医院就诊,用他的话说,近三个月的时间,自己每天大便都有4-5次,但他认为这是痔疮导致的。
可医生却说,痔疮主要导致的症状是肛门疼痛、便血、肛门瘙痒等不适,痔疮一般不会引起大便次数的改变。
出现大便次数改变,还是要考虑是肠道疾病所致,在医生的建议下,老宋接受了肠镜检查,很快就发现了元凶,原来导致大便次数增多的真正原因,其实是直肠癌。
直肠离肛门是非常近的,两者就是邻居的关系,当直肠癌来临的时候,在肿瘤的刺激下,很容易引起大便次数的增多,由于直肠离肛门很近,所以直肠的疾病很容易被误诊为是痔疮。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大便次数,大便次数是衡量肠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
如果排便次数太多,往往提示肠道异常;可如果排便次数太少,那么同样可能提示肠道异常。
由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细胞》子刊上的研究指出,个人每天排便的次数对长期健康影响十分显著,每天排便1-2次更为健康。研究人员收集了1400多名健康成年人的疾病情况、生活方式以及生物学的数据信息。按照个人报告的排便次数将所有人分成便秘(每周排便1—2次)、低正常(每周排便3-6次)、高正常(每天排便1-3次)和腹泻四组。
结果发现,女性、年轻人及BMI值低的人排便频率较低,而且排便频率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有关,排便频率正常的人群纤维发酵细菌丰富,而腹泻或便秘的人群蛋白质发酵细菌更多见。
研究人员还发现排便频率与几种血液代谢物和血浆化学成分也有关,这也反映肠道健康可能与慢性疾病之间存在关联性,经常腹泻的人,含有较多与肝损伤相关的代谢物,长期便秘的人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与肾功能下降相关的代谢物。由此可见,每天排便1-2次的人,肠道更健康,寿命也会更长。
第一,究竟哪些疾病会引起大便次数减少?
像肠癌、炎症性肠病、肠息肉、肠结核等常见的疾病,均可以引起大便次数减少,原因是这些疾病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有些是因为肿瘤堵塞了肠腔。
不过,也有一些人并没有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同样可能会导致大便次数减少,比如功能性便秘。
第二,究竟哪些疾病会引起大便次数增多?
常见的一些肠道疾病也可以引起大便次数增多,比如肠癌、炎症性肠病、肠息肉等常见的疾病。
当然,还有一些肠外疾病,同样可能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比如胰腺疾病,包括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比如肝脏疾病,包括肝癌,肝硬化等。
当然,还有一些功能性疾病,同样会引起大便次数增多,比如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
大便正常不正常,除了看大便的次数以外,还要注意大便的这些性状。
要注意大便的颜色,正常的大便颜色是黄色,如果大便变成黑色、白色、暗红色等,均是异常的大便,最好及时检查一下。
要注意大便的形状,正常的大便形状是圆柱形,如果大便变成细条状,或是颗粒状,或是根本不成型,就像稀水或稀糊一样,这个时候,均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要注意排便习惯是否规律,一个人如果肠道很健康,排便也是非常规律的,如果排便毫无规律,杂乱无章,同样要警惕疾病。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