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来自宁夏的视障女孩黄莺作为全国自强模范代表,分享了自己从盲童成长为博士的励志人生。她的故事里,既有不屈的奋斗,更有温暖的托举,让全场为之动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残疾人在关爱与拼搏中绽放的奋进力量。
两岁时的一场高烧,夺走了黄莺的光明。6岁起,她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始寄宿求学,小小的身影在黑暗中摸索着成长的方向。初中毕业时,当多数盲人同学选择以按摩为业、接受既定的人生轨迹时,黄莺却不甘心被“唯一选项”定义,毅然远赴青岛盲校攻读普通高中,只为追寻更广阔的可能。
黄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为盲人考生提供考试支持,这让黄莺看到了走进普通高考考场的希望。2015年6月,她作为宁夏首位盲人高考生走进考场,最终以高出当地理科一本线85分的成绩考入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成为全国首位通过普通高考进入211重点大学的盲人学生——这份突破的背后,是宁夏残联无数次协调沟通、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的持续付出。
即将奔赴大学时,宁夏残联相关人员前往黄莺家中看望,不仅带来5000元助学金和精心准备的学习生活用品,更有一支带有语音提示的体温表——这份对细节的体察,让一向坚强的黄莺热泪盈眶。黄莺始终铭记:“今天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国家、组织和社会的关怀,自治区残联的鼎力支持,是我敢闯敢拼的底气。”带着这份关怀,大学期间黄莺克服万般困难,努力学习,连续三年综合测评成绩排名班级第一。读研期间,更是到各地宣讲,为盲人开展自主生活培训,还通过视频记录日常。她创办了“盲着看看”等自媒体账号,为盲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求学指导,帮助视障伙伴掌握独立出行技能,传播视障知识和励志故事。如今,她的自媒体账号拥有200余万粉丝,视频总播放量达15亿余次。
黄莺在武汉理工大学。
在黄莺看来,自己的成长是时代进步的缩影。2017年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武汉理工大学成为试点高校,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增设高中部——这些政策的温度,让包括她在内的视障学生成为直接受益者。“看不见就像身高、年龄一样,只是一种个人属性。”她从不避讳自己的不同,反而笑着说,“用优势视角看困难,生命会豁然开朗。我们或许用不同的方式生活,但收获的快乐与价值,和所有人一样丰盈。”
黄莺还担任无障碍督导员,呼吁城市建设邀请残疾人参与设计,让盲道真正“导盲”、让软件兼容读屏功能,让科技成为助残的“光明使者”。她的故事不止于个人的逆袭,更是时代文明的生动佐证,激励着更多残障人士在逆境中前行,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
(蔡睿晓/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