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管”和“不被管”的孩子,12岁后过的是两种人生,别不理

大家好,我是小书虫妈妈。

真不敢相信,我同学的孩子没有考上高中!

最近遇到了老同学,聊起孩子学习的情况。她叹气:“唉,我家娃高中也没有考上,真的好难受啊!

我不敢相信,她家娃和我大宝同龄。小学的时候,她家娃很听话,次次考前三,奖状拿到手软。

谁知,上初中后,成绩掉得厉害,经常放学就把自己关房间里,问多了就吼 “别管我”。最后,成绩不理想,只能去上职校。

我家大宝和她家娃同年级,小学的时候,比较调皮捣蛋,成绩一直不如她家娃。

但上初中后,突然开窍了,学习成绩稳定上升,最后上了我们市里一所重点高中。

我对比了我和同学对娃的教育方法,确实存在不同之处。

她是那种啥都替娃包办的“总管妈妈”,我是懂得适当放手的“边界感妈妈”。

不同的管法,养出来的娃,人生剧本真不一样。

一、从小被管得严的娃,表面很乖,却容易失控

姐妹们,你知道吗?小时候最“乖”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往往最让人头疼。

侄子从小被管得很严,很严:作息表精确到分钟:早上 6:30 必须起床,7:15 准时出门;晚上 7 点到10点写作业,看书。

写作业时,嫂子坐在旁边全程看着,字歪了立马擦,算错了赶紧重做。

周末兴趣班排满,围棋、奥数、英语,连喘口气的空儿都没有。

侄子看起来,很乖、很听话,从来没有看到他闹过。

那时候我还夸嫂子:“你真会教娃,换我家娃这样学习,早就翻天了。”

结果,侄子12岁,进入青春期后,突然变得不听话、爱顶嘴,爱发脾气、厌学......

有次,他作业没有完成,被老师点名批评了。回家后,嫂子多说了两句。

他突然情绪失控了,直接把书包扔楼下了,喊:“反正我干啥都不对,你来替我活吧!”

我想,这哪是突然变坏?是从小被管得太死,憋坏了。

长期在高度管控下长大的孩子,在他心里,学习是为爸妈学的,考试是为爸妈考的,自己不过是被操控的“棋子”。

一旦父母控制不住、监督不力,他就会彻底失控。

二、看着 “散养” 的娃,其实在偷偷努力

我闺蜜的儿子,看着是“散养”的娃。我发现闺蜜夫妻俩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挺“佛系”的。

该提醒的倒是会提醒,但不会天天盯着;该说清规矩就说清,剩下的交给孩子自己判断。

表面看,孩子有点拖拉,也经常犯错。

结果呢?她家儿子上了初中,反而越来越稳。自己定闹钟起床,每天的学习计划安排得详细又科学。

周末把作业和打球时间排得明明白白,经常被老师夸是一个特别懂得 规划的孩子。

我发现,这类孩子看着 “不省心”,其实却很独立,有主见,有内驱力。

教育家说:“父母舍得让孩子犯错,适当放手,孩子才有机会长出自己的翅膀,变得更成熟、有主见、有行动力!”

三、管与不管的差距,12岁后,天壤之别

说真的,12岁以前,我们当妈妈的靠“管”、靠“盯”,好像还有点用,娃还听你的。

可一到青春期(大概就是初中开始),咱那套“控制大法”,基本就失灵了!

你越事无巨细地管,他越烦你、越逆反!

你越逼得紧,他越抗拒、越想逃!

结果呢? 两种娃的差距,在这个阶段就拉开了:

一种娃: 从小自己收拾书包、安排时间、学着处理小情绪,越长越“稳”。

另一种娃: 被管惯了,没人盯就不知道干啥,作业靠催、起床靠吼、生活学习一团糟,越大越“躺平”,没动力。

等到了18岁,要上大学、要独立了:

第一种娃,可能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主动社交、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奔跑,稳稳地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盘。

第二种娃呢?可能连报志愿都要爸妈操心,找工作要爸妈托关系,甚至和室友闹点小矛盾都处理不好,打电话回家哭诉。

说白了, 管得好并不等于教得好!

成功的教育是啥?不是费劲把娃养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教他学会做自己人生的“司机”,稳稳地握住方向盘!

四、想让孩子 “飞”,先学会 “放”

前几天有个妈妈问我:“到底咋管才对?不管怕他野,管多了怕他烦。”

其实就一句话:抓大方向,放小细节。分享三个我自己试过的招,亲测管用 。

第一,规则画 “框框”,别画 “线线”

我家娃上小学时,我定了条规矩:“每天得有1小时看书时间”。

但他可以自己选 “早上看还是晚上看”,可以 “先做题再读书”,也能 “写30 分钟玩 5 分钟”。

框框得有,线线让他自己画,才叫 “他的事”。

第二,孩子犯错,先憋住那句 “我就知道”

我儿子三年级时,第一次自己坐公交去奶奶家,坐过站了,哭着给我打电话。

我当时差点冲口而出 “让你别自己去,你偏不听”,但忍住了,说:“别急,看看旁边是啥站,妈教你咋换车。”

后来他跟同学说:“我妈说了,坐错车不可怕,知道咋坐对就行。”

别怕孩子犯错,错了,才是学会的开始啊。

第三,不管,不是当甩手掌柜

不管,不是完全不管! 不是当甩手掌柜。孩子还小,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引导。

我们的角色,更像是孩子学骑车时,那个跟在后面护着(但尽量不扶车)、关键时刻能扶一把的“安全员”。

而不是一直霸占着车把,替他骑完全程的控制者。 该提醒提醒,该支持支持,但路,得他自己蹬。

小书虫妈妈育儿感悟:

我们当妈妈的,谁不盼着孩子好?但好不是 “听话”,是 “敢自己走”。

最好的教育,不是圈养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而是培养一个内心有力量、能为自己负责的、真正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育儿   孩子   人生   妈妈   作业   侄子   甩手掌柜   嫂子   我家   初中   书虫   框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