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5个月里,一份大豆订单没下,特朗普为何转而对印度施压?美国又接连收到了什么“噩耗?”
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大豆协会再次向政府诉苦,称自从今年5月以来,中国就不再购买美国大豆。而眼下美国正值大豆收获季,农产品滞销让美国农民面临严重损失。
虽然特朗普政府近期已经一再承诺,可能会出台120亿至130亿美元的救济措施,帮助美国农民渡过难关,不过这显然并不能满足民众的诉求。一方面,因为政府停摆,这个救济计划短期内不会出台;另一方面,美国豆农也明确表态:相比补贴,他们更想要稳定的市场。
然而中国就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24年就购买了价值126.4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够填补这个空缺呢?
思来想去,特朗普将目光投向了印度。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透露,作为贸易谈判的一部分,美国正在呼吁世界各地的所有大豆客户。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特朗普的贸易团队希望印度全面向美国产品开放农业市场,但这一要求印度很难接受,因为印度农民是莫迪政府的关键选民群体,在农业领域让步非常敏感,容易引发国内民意的强烈反弹。此前印度与美国在贸易谈判中谈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国想要迫使印度开放农业市场。
不仅如此,就在特朗普施压印度之际,又接连收到了两个噩耗。
第一个消息正是来自印度本身。
据路透社10月7日发布的独家消息,俄罗斯石油贸易商近期要求印度国有炼油厂用人民币支付,而且作为印度最大炼油商的印度石油公司,实际上已经用人民币支付了两到三批俄罗斯石油货运。
原本印度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都是采用的本币结算,但是俄罗斯拿着大量的印度卢布,实在是没有地方花,于是趁着中印关系改善,提出了人民币结算的方式,而印度显然正在松口。
印度的部分松口,意味着它在能源领域加入了“去美元化”阵营。
而这一步,不仅降低了结算成本,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对美元主导地位形成潜在挑战。
第二个消息来自于阿根廷。
此前阿根廷取消了大豆等农作物的出口关税,获得了来自中国的大笔订单,已经让特朗普团队十分恼火,认为阿根廷就是在抢占美国的市场。
如今,阿根廷又进一步出台新规,由农业秘书处发布决议——对高粱出口质量进行重新分级管理,包括重量、破碎粒比例和杂质含量等多项标准,不符合要求的货物将无法出口。
更重要的是,这份决议明确提到,自2021年以来,中国已成为阿根廷主要的高粱买家,而为了获得更高的出口量,阿根廷“有必要调整质量参数以适配全球市场需求”。
换句话说,阿根廷正在为中国量身定制出口标准。
要知道,美国曾经是中国高粱的主要供应国,最高时占比达到90%。如今阿根廷直接接过市场份额,对美国农民来说,这几乎是一次“精准打击”。
从大豆到高粱,再到能源结算,美国接连遇到的挑战,其实都指向一个趋势: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对美国来说,真正的难题或许不是谁在买它的农产品,而是全球贸易地位正在被重新定义。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