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母乳喂养的常见误区

母乳是宝宝降临人世,由妈妈赠予的第一份人生大礼,哺乳是母婴共享的最美好时光。然而在母乳喂养过程中,许多新手妈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不仅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对宝宝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我们一起剖析这些误区,为宝妈们提供科学喂养建议。


误区1:初乳清淡无营养,可以丢弃。


真相:

初乳(分娩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看似清淡,实则珍贵无比。新生儿胃容量小,肠黏膜发育不完善,消化酶不成熟。母乳尤其是初乳,既能很好地满足新生儿的高营养需求,又能适应其稚嫩的消化代谢能力,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


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对初生婴儿免疫系统、肠道成熟很有帮助;初乳中丰富的低聚糖,可作为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代谢底物,促进其定植和生长,从而提高肠黏膜屏障,减少异原蛋白质大分子暴露,预防过敏发生



误区2:母乳6个月后就没啥营养了,可以改换配方乳。


真相:

母乳仍然是6月龄后婴幼儿能量与营养的重要来源。母乳可为7~12月龄婴儿提供1/2-2/3的能量,为13~24月龄幼儿提供1/3的能量,持续提供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及免疫保护因子等,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通过母婴亲密接触促进婴幼儿认知发育与安全依恋形成。


6月龄后不是母乳营养变少了,而是宝宝的营养需要增加了,因此在持续母乳喂养前提下,6月龄起应开始添加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逐步引入多样化食物,尤其重视动物性食物添加少加糖盐油脂适当,培养清淡口味。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误区3:“冻乳”没啥营养,没必要储存。


真相:

科学储存母乳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母乳中的活性成分,和配方粉相比,冻乳依然是宝宝的优先选择。有些情况下乳母无法直接喂哺婴儿,如因病住院、乳母上班等,可采用间接哺喂方式,乳母用吸奶泵定时将母乳吸出并储存于冰箱或冰盒内。注意以下几方面:


(1)需使用一次性储奶袋储奶瓶,或经严格消毒的储奶瓶,不建议用玻璃瓶以防冻裂,要详细记录采集和存储奶日期。


(2)冷冻保存的母乳,使用前宜先置于冷藏室缓慢解冻,但不要超过24小时,且解冻后的母乳不宜再次冷冻。


(3)保存母乳使用前,先将储奶袋或储奶瓶置40℃左右的温水中加热,再倒入喂养奶瓶。若是早产儿可在储存母乳中加入母乳强化剂,混匀溶解后再喂哺婴儿。


母乳喂养不仅是母婴间营养的传递,更是亲子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新手爸妈应以最新科学知识为依据,来制定、实施宝宝的喂养计划。如果遇到啥困难,可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哺乳顾问,让母乳喂养成为母婴家庭中一段轻松而美好的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育儿   误区   常见   母乳   月龄   初乳   营养   奶瓶   乳母   母婴   宝宝   新生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