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聊到“家长该不该少管孩子”这个话题,粉丝群里可是炸了锅:
有的妈妈陪高二儿子写作业到半夜,还帮着整理错题本;
有的爸爸替刚上大学的女儿选专业,理由是 “我当年没考上的就得让她上”;
甚至还有奶奶给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喂饭,说 “孩子手小拿不稳勺子”。
你说这哪是“疼孩子”、“管孩子”啊,分明是把孩子裹成了见不得风的 “小糖人”,久而久之,孩子估计连自己走路都忘了!
其该不该“管孩子”没那么复杂,真正聪明的爸妈,都懂在3件事上 “偷懒”,越 “不管”,孩子反而越有出息。
前阵子暑假期间,邻居张姐家闹得鸡飞狗跳,就因为闺女小敏选专业的事儿。
小敏打小就喜欢画画,课本上满是她画的小人儿,高二还偷偷考了美术联考,可张姐愣是不同意,天天在家念 “画画能当饭吃?不如学会计,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有天晚上我路过她家,听见小敏哭着喊 “妈,我画了十年画,你就不能让我选一次吗”,张姐的声音更冲 “我是为你好!等你到我这岁数就知道了”。
后来小敏没拗过妈,报了会计专业,可开学没俩月就哭着回家了,说上课像听天书,看到账本就头疼,以前天天抱着的画板,现在落满了灰。张姐每每提起此事,到现在都后悔。
说真的,好多爸妈都犯过这种错误:把自己的期待当 “标准答案”,逼着孩子走自己铺的路。
可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我们家族弥补遗憾的工具啊!
你觉得会计安稳,可孩子说不定孩子能在画布上创造世界;
你觉得当老师体面,可孩子也许就想背着相机去拍遍山河。
“少管” 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别用 “我为你好” 绑架孩子,多带他看看不同的路,多听听他心里的想法,哪怕他选的路难走点也没关系。
毕竟,自己选的路,再苦也会咬牙走下去,这比你替他选的 “康庄大道”,更能让他长本事。
闺蜜阿玲讲述过她自己的心得案例:在养娃上,那真是把 “偷懒” 玩明白了。
她儿子小宇上小学二年级时,班里好多家长都天天盯着写作业,有的甚至孩子写一道题就检查一道,可阿玲从不管,小宇写作业时,她就在客厅看书,顶多偶尔问一句 “要不要喝点水”。
有次小宇写语文作业,遇到 “疑惑” 的 “疑” 不会写,急得直挠头,跑到客厅喊 “妈妈,这个字怎么写”。换别的家长早直接动笔教了,可阿玲指着书架说 “你上次看的《新华字典》在第三层,自己找找‘匕’字旁的字,说不定能找着”。
小宇噘着嘴去翻字典,翻了快十分钟,终于欢呼 “妈妈我找着了”,还自己在本子上写了三遍。
现在小宇上四年级了,写作业从不用人催,遇到不会的题,先翻课本、查资料,实在不行才问老师,成绩在班里稳居前十。
其实你越盯着,孩子越依赖,觉得学习是为你学的;
你越 “不管”,孩子越主动,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
所以啊,别再当孩子的 “监工” 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他说不定能给你惊喜。
有个家长跟我说,她儿子上初中了,还得她帮着洗袜子;
还有个家长,孩子上大学了,第一次离家居然不知道怎么叠被子。
你说,这样的孩子,以后出了社会,怎么照顾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戴蒙说 “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养孩子,不是把他养得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是让他学会自己动手、自己负责。
孩子 3 岁时让他自己穿鞋子,哪怕穿反了也没关系,下次他就会注意;
6 岁时让他自己洗袜子,哪怕洗得不干净也别骂他,教他怎么洗就行;
10 岁时让他自己安排周末作业,哪怕写得慢也别催,他会慢慢找到节奏。
你替孩子做的事越多,孩子学会的就越少;
你越 “不管”,孩子越能学会自己扛事。
其实咱们当爸妈的,谁不盼着孩子好?
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他,想替他挡住所有的风雨。
可咱们忘了,孩子终有一天要自己飞翔,你现在替他遮风挡雨,以后他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垮掉,你现在让他自己经历一些风雨,以后独立的他才能长出坚硬的翅膀,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足脚跟。
辣妈语录:
“不管” 不是冷漠,不是不负责任,而是把孩子该走的路还给孩子,把孩子该有的成长还给孩子。
毕竟,咱们养孩子的终极目标,不是养一个永远躲在咱们身后的 “小宝贝”,而是看着他长成一个能独当一面、眼里有光的大人。
所以啊,该 “偷懒” 的时候就偷点懒,该放手的时候就大胆放手,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的更坚强、更优秀。
也行你今天的 “不管”,可能会变成孩子明天的 “底气”,你说对吗?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