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外国品牌始祖鸟在西藏雪山烟花秀,惹众怒被全面抵制

最近,加拿大知名户外品牌始祖鸟,算是彻底惹恼了中国网友,从品牌到合作艺术家都被推上风口浪尖,全网抵制声一片。这下可好,直接把自己送上微博热搜,网友们连夜在评论区“开炮”,骂声根本停不下来。

这事得从9月19日说起。当天始祖鸟官方发布动态,宣布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搞一场名为 “升龙” 的 “致敬自然” 活动。

一开始大家还好奇这名字的来头,可等看到具体内容,网友们直接 “气炸了”。

在 5500 米高的大高原上,他们分三波放烟花,沿着山脊线整出条 “龙”,美其名曰 “升龙” 艺术项目,说是要向自然和东方龙文化致敬。

乍一听感觉挺梦幻,但网友们看完直接炸锅了!喜马拉雅那地方生态脆弱得不行,他们搁那儿搞烟花爆破,这哪是什么致敬,妥妥是在试探大家的容忍底线啊。

我们得先搞清楚,他们放烟花的地方是哪儿。那是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极”,更是“亚洲水塔”。这个符号,意味着下游数亿人的生命之源。它不是谁家的后花园,更不是可以随便涂抹的画布。

这里的生态脆弱到什么地步?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恢复起来极其缓慢,一个脚印踩下去,可能需要上百年才能慢慢复原。这地方的神圣,不只是传说,更是写在生态法则里的。

现在,这片圣地被当成了一次性消费的背景板。145根扇形装置喷射出的蓝色、绿色、红色、黄色、白色的烟花,看起来是“彩虹状巨龙”,实际上却是对这片土地的无情侵扰。那些烟花残留物里,含有铅、铬等重金属和硝酸盐,它们不会凭空消失。

这些化学物质会随着冰雪的融化,一点点渗入地下水,最终流向哪里?流向我们赖以为生的江河,威胁下游的饮水安全。这已经不是美不美的问题了,这是在拿公共环境资源,为一个商业品牌做增值,有学者直言这就是一场“生态轮盘赌”。

更微观的破坏同样触目惊心。燃烧产生的硫化物,可能会让那些花了上千年才形成的珍贵地衣、苔藓系统,瞬间崩溃。视频里,我们清楚地看到有岩羊种群受惊吓而四处奔逃。对我们来说是巨响,对听觉极其敏感的高原动物来说,那就是末日降临。

九月,恰好是高原生物的繁殖季节。这种剧烈的惊吓,很可能导致藏羚羊等珍稀动物流产。有当地牧民反映,自家的牦牛群也因为噪音而躁动不安。这还叫“人与自然的对话”吗?这分明是单方面的恐吓。

为什么这种事能发生?答案可能藏在监管的漏洞里。这片区域,似乎成了文旅、林业、环保等部门权责不清的“三不管”地带。当管理的符号变得模糊,神圣的自然保护区,就成了资本可以肆意挥毫的“画布”。

有内部消息爆料,这个项目申请的名义,居然是“科考辅助实验”,压根没提商业拍摄和烟花。这种“先斩后奏”的模式,利用的正是监管的模糊地带。事发之后,果然出现了相关部门互相推诿的现象,让这片雪山的“失守”显得既荒诞又必然。

他们给这场秀取名“升龙”,显然是想用“龙”这个东方文化图腾,给整件事镀上一层合法性与崇高感。龙,在我们的文化里,核心寓意是吉祥、是力量,更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可他们实现这个“生生不息”的方式,却是通过“瞬间毁灭”的烟花爆破。这就构成了一种巨大的讽刺。一条由化学物质构成的巨龙,其短暂的绚烂背后,是对千年微生态系统的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破坏。

那些重金属毒素,会沿着食物链不断富集。从最底层的微生物,到食草的鼠兔,再到顶端的捕食者藏狐、雪豹,谁也逃不掉。用一种伤害生命的方式去演绎一个象征生命力的图腾,这本身就是对文化符号的背叛。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秀的文化符号,从根上就有点错位。艺术家蔡国强是福建泉州人,后来旅居日本和美国,以火药艺术闻名。据他自己说,“升龙”这个构思长达30年,其灵感内核,竟然是为了“向西方艺术致敬”。

这就很微妙了。一个源于“致敬西方”的艺术构想,却选择在中国最敏感的自然与文化场域之一,用最具东方性的“龙”图腾作为表现形式。这种生硬的嫁接,暴露了文化符号在这里,更像是一种投机性的使用,而不是真诚的表达。

看看当地的文化,藏族的唐卡、牧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那才是真正根植于这片土地的智慧。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敬畏与融合,与这场喧嚣、短暂、破坏性的“升龙”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场烟花,最终撕下了艺术家和那个高端户外品牌精心构建的“人设”光环。当“艺术”和“环保”这两个身份符号,在强大的商业利益驱动下,暴露出虚伪的本质时,其价值的崩塌也就在所难免。

“艺术”在这里,似乎成了一种可以凌驾于伦理和法规之上的特权。蔡国强声称创作初衷是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可对话是双向的,被惊扰的野生动物和躁动的牦牛群,显然没有感受到任何善意。

一些粉丝辩护说“艺术需要代价”,这种论调更凸显了一种精英主义符号的傲慢。代价由谁来承受?不是艺术家,也不是品牌方,而是沉默的雪山和无辜的生灵。把脆弱的生态区和工业区做比较,本身就是一种偷换概念。

而始祖鸟,这个把“环保”刻在骨子里的品牌,这次算是把人设彻底玩崩了。一边宣传环保理念,卖着高价的冲锋衣。一边却在地球第三极,干着破坏环境的事。这种行为,被网友精准地概括为“当代叶公好龙”,讽刺至极。

人们翻出品牌过往的环保广告,弹幕里刷满了嘲讽。这已经不是一次孤立的公关危机了。始祖鸟自从2019年被安踏集团收购后,就一直面临着品控变差、售后服务强硬等消费者投诉。

这次的烟花事件,更像是其一贯言行不一的集中爆发。事后的道歉声明,将问题归咎于“现场执行偏差”和“不可控因素”,这种轻飘飘的说辞,显然无法平息众怒。更何况,现场还有KOL在直播带货、打折销售同款产品,其商业目的昭然若揭。

品牌方辩护说,使用的彩色粉末是可降解材料,还在美国、日本通过了环保测试,且噪音量低。但这些声明,在5500米海拔的脆弱生态和被惊扰的动物面前,显得无比苍白。他们还声称制定了“预防—监测—恢复”计划,包括提前通知牧民转移牛羊、引开鼠兔等,事后还翻松土壤修复植被,但这些弥补措施,在公众看来,更像是对既成事实的无力辩解。

日喀则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回应并成立了调查组,希望能给公众一个交代。这场烟花秀的硝烟散去后,留下的,是一地破碎的符号。雪山的神圣性被亵渎,龙图腾的生命力被扭曲,艺术的超然光环褪色,而品牌的环保承诺,则沦为了一个笑话。

有人算了一笔账,这次活动的预算,足以建设好几个生态监测站,或者资助牧民使用清洁能源了。那才是真正的致敬。最终,我们发现,真正“生生不息”的,不是那条炸上天际的烟花龙,而是雪山亿万年的沉默,以及公众心中对真实、敬畏与和谐的永恒追求。当符号被滥用,其反噬的力量,将远超任何一场烟花的“炸裂式传播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时尚   始祖鸟   众怒   西藏   雪山   烟花   外国   品牌   符号   艺术   牧民   文化   生态   艺术家   喜马拉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