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到中国稀土,G7反其道而行,准备联手对华下达稀土“限价令”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根据路透社9月23日报道,G7国家最近又盯上了中国的稀土资源,因为买不到、抢不过、也控不住,他们打算换个思路:不再抢,而是想联合起来“限价”,给中国稀土设个“最低价”。

这其实更像是“定规矩”,想用政治手段干预经济秩序。

这不是第一次G7用这招,之前在俄罗斯石油问题上就这么干过,现在这套剧本又搬到了中国稀土身上,但这次,剧本恐怕没那么好演。

这场持续两天的闭门会议,最终传出令人意外的消息:G7 正酝酿针对稀土产品的 “联合限价机制”,拟对镝、铽、镓等 11 种关键稀土元素设定价格上限。一位不愿具名的日本外务省官员向媒体透露,该方案已完成初步文本起草,计划通过 G7 成员国进出口管制协调实现落地,首批涉及的稀土品类覆盖新能源汽车、军工电子等核心领域。

从仓库空荡到产业链停摆

G7 的激进动作,根源在于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引发的供应链危机。2024 年底,中国宣布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今年 4 月进一步收紧审批流程,要求所有出口产品必须出具 “非军事用途承诺书”,并接受溯源核查。这一政策直接击中了西方国家的软肋。

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欧洲稀土库存已降至 2011 年以来最低水平,德国大众集团的稀土储备仅能维持到明年一季度。

美国情况更为严峻,五角大楼采购部门的内部报告显示,美军现役装备中有超过八万种零部件依赖中国稀土,F-35 战机的第三次技术升级因氮化镓断供被迫推迟至 2031 年,波音公司为 F-15EX 战机的 AN/APG82 雷达寻找镓材料时,竟遭遇全球供应商集体拒绝。

“过去能轻松买到一百公斤锗,现在十公斤都要经过多层审查,价格还涨了好几倍。” 伦敦一位稀土交易员的抱怨道出了市场现状。

中国稀土的不可替代性不仅在于储量 —— 全球 4400 万吨稀土氧化物储量中中国占近一半,更在于技术壁垒:中国拥有全球 50% 以上的稀土开采与提炼专利,提炼成本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纯度却能稳定保持在 99.99% 以上。

G7 的协同与分歧

G7 内部披露的方案细节显示,此次限价令并非简单设定统一价格,而是采用 “分类分级管控” 模式。对于镧、铈等轻稀土,拟设定每吨 2 万美元的基准价,允许上下浮动 15%;对镝、铽等中重稀土,设定每公斤 1500 美元的上限,同时要求成员国对超出限价的交易实施许可证管理。

为确保执行,G7 计划建立跨国家监管平台,共享稀土进口企业交易数据,并对违规向第三国转口的企业处以交易额 30% 的罚款。日本和德国已明确表态支持,两国分别承担了方案的技术起草和法律论证工作 —— 日本金属株式会社的稀土加工厂已出现减产,德国博世集团的汽车芯片生产线因钕供应不足开工率降至 60%。

分歧同样存在。美国虽表态参与,却坚持将军工用稀土排除在限价范围外,五角大楼担忧限价会进一步削弱本国稀土企业的扩产动力。加拿大则提出要将稀土回收产品纳入豁免清单,其国内最大稀土回收企业正试图通过回收旧电子产品缓解供应压力,但目前月产能仅能满足本国需求的 8%。

企业的应对与市场的迷茫

限价令消息一出,全球稀土市场立刻出现异动。美国 MP Materials 公司股价单日上涨 12%,这家五角大楼资助的企业今年仅能生产 1000 吨钕硼铁磁体,不及中国 2018 年产量的百分之一,却被市场视为潜在受益者。而中国北方稀土、广晟有色等企业的出口报价保持稳定,并未因传言调整价格体系。

下游企业已开始提前布局。德国大众与澳大利亚稀土公司签订五年供货协议,承诺预付 1.2 亿美元帮助其扩建加工厂,但该工厂要到 2027 年才能投产,且提炼纯度尚无法达到中国水平。韩国三星电子则加大稀土回收投入,在蔚山工厂建成全球最大的废旧电池稀土回收线,不过当前回收成本比直接采购高出 230%。

市场对限价令的可行性普遍存疑。伦敦金属交易所分析师指出,G7 合计稀土进口量占全球 62%,但缺乏定价权基础 —— 中国控制着 99% 的重稀土加工产能,越南唯一的精炼厂因税务纠纷已停产一年,全球暂无替代加工基地。更关键的是,WTO 上诉机构因美国阻挠长期停摆,G7 的联合限价缺乏国际法支撑,可能引发反制措施。

技术困局

G7 试图通过技术突破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现实远比预期残酷。美国新元素技术公司与美国稀土磁体公司合作搭建的 “本土稀土供应链”,目前仅能生产低纯度氧化钕,其非洲子公司的精炼厂因技术问题投产时间已推迟三次。该公司尝试的色谱法提炼技术,虽能降低能耗 30%,但产出纯度始终卡在 99.5%,无法满足半导体制造需求。

材料替代的探索同样举步维艰。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投入 2 亿美元研发 “无稀土永磁体”,但试制的铁钴镍合金磁体性能仅为钕铁硼磁体的 60%,无法用于第五代战斗机。欧盟资助的 “稀土替代材料联盟” 测试了 12 种新型合金,最终发现最具潜力的铝钪合金成本是传统稀土材料的 7 倍,且加工工艺尚未成熟。

专利壁垒更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全球稀土领域有效专利中,中国占比达 58%,仅北方稀土一家就拥有 1.2 万项核心专利。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报告承认,即便投入海量资金,美国在稀土分离提纯领域的技术差距至少需要 10 年才能弥补。

结语

进入 9 月下旬,G7 限价令的推进节奏明显加快。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召集住友商事、丰田通商等企业召开通气会,要求其配合限价申报;欧盟委员会则在布鲁塞尔举办 “稀土供应链韧性论坛”,试图拉拢印度、巴西等资源国加入限价联盟,但印度稀土有限公司明确表示 “不会放弃中国市场”。

中国的回应保持克制但立场坚定。商务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稀土出口管制是 “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任何单边价格干预都 “违背市场规律”。市场观察到,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已开始修订出口标准,拟新增 “环境合规认证” 要求,进一步规范出口流程。

9 月 25 日,G7 能源部长会议的后续磋商在东京启动。会议室外,氧化铽的现货报价仍在上涨;会议室内,成员国代表仍在为限价幅度争论不休。这场因 “拿不到中国稀土” 引发的博弈,最终将如何改写全球稀土格局,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稀土这一 “工业维生素” 的战略价值,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信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8

标签:财经   稀土   中国   美国   磁体   全球   企业   技术   德国   纯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