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国际上对中国科技的议论越来越多,从早年的质疑到现在越来越多的认可,说实话,这股风向的转变挺有意思。尤其是德国媒体,像德国之声这样的老牌机构,报道直截了当点出中国在人工智能和电动车领域的实力。

德国媒体的转变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堆事实。拿德国之声来说,2025年10月21日的报道就直言中国人工智能平台已经接近美国的水平,目标直指2030年全球领先。过去他们总爱挑刺,现在却得承认中国在AI芯片和模型开发上的投入见效了。
中国从2018年被制裁后就开始加速自主研发,2024年DeepSeek模型推出,高性能低成本,直接成了美国AI领域的警钟。德国媒体还注意到,中国AI论文数量全球第一,专利占比高达68.5%,这不是吹牛,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
再说电动车领域,德国人最有发言权,毕竟汽车是他们的老本行。2025年9月24日,德国之声报道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正在欧洲快速发展。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290万辆,占全球六成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稳坐动力电池头两把交椅。德国媒体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看到中国展台围满人,蔚来ET9的900V高压架构和激光雷达让当地工程师直呼先进。
量子技术也是德国媒体关注的焦点。2024年12月,默尔茨研究所报告指出,中国在量子领域的长远规划让美国和欧盟有点跟不上的感觉。中国实验室的量子比特纠缠传输距离超千公里,2025年德国之声在量子大会上报道,中国在64项关键技术中领跑57项,包括量子通信。

如今报道的基调变了,从单纯的“中国威胁”转向承认实力。
德国媒体的这些声音,还带动了其他西方媒体。BBC和NPR在2025年上半年密集报道中国AI和电动车的突破,意大利《晚邮报》用“崛起”形容比亚迪。如今中国工业产出占全球三分之一,超过美德日韩总和,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直说这是独一无二的工业强国。

中国在关键领域的领先,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人工智能上,2024年中国学术论文占比22.4%,斯坦福大学统计全球第一。德国之声2025年报道,中国AI平台性能逼近ChatGPT,DeepSeek模型低成本高效率,让硅谷都警醒。
电动车是另一个亮眼点。2024年中国产量世界第一,连续九年领跑,核心技术如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全掌握。德国媒体承认,中国从汽车大国变强国,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品牌,用技术和用户体验改写全球格局。蔚来换电模式解决里程焦虑,2024年8月全国换电站超2400座,比加油还快。
比亚迪出口欧洲,德国车企感受到压力,但也看到合作空间。

高铁和造船这些传统优势,德国媒体也得承认。2024年中国高铁里程超4.6万公里,世界第一;造船三大指标连续15年领先,订单占全球71%。江南造船厂的万吨轮驶向汉堡港,重塑欧洲物流。5G方面,2024年中国用户超10亿,基站471万座,占全球一半。
航空上,C919客机2023年首飞,2024年累计运客超百万。华为2024年9月11日发布Mate XT三折叠屏手机,打破三项世界纪录,全球首款、最薄、最大学。
西方媒体的报道,点出中国崛起重塑全球格局。德国“隐形冠军”神话破灭,中国科技填补空白。

2025年6月16日,德国之声问欧洲能否跟上中美高科技赛跑,答案是需要携手。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德国,帮他们提升能源结构,2025年安装量大增。
过去他们担心“中国冲击”,现在看到机遇。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