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价涨跌的争论可以停止了,2025下半年,楼市出现四个变化

别再为房价涨跌纠结了!今年只要看懂这四大趋势,该不该买房你心里自然有数。

这些年,房价话题一直没停过,到处都有人问:房价还会涨吗?现在能不能上车?看涨的和看跌的各有各的一套道理。

但进入2025年以后,情况真的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信号显示,楼市的游戏规则正在彻底改变。有机构预测,房价得到2025年底才会企稳。王石也预言,楼市调整至少要三到五年。这些话都不是随便说说,背后都是实打实的市场变化。

从2025年起,楼市已经出现四个明显变化。只要你弄明白,买房这件事就不再是难题,心里就有数了。

.01

政策变了:从“刺激”转向“托底”

长期跟踪房地产市场动态的人应该都注意到,各地政策正在悄悄调整。比如海南取消了普通和非普通住宅的区分,长沙县推出“政府补1万、企业让1万”的优惠。这些都不是大招刺激,而是精准“托底”,防止市场过热或者过冷。

房地产税也在逐步推进,上海率先实施分层税率制度:单价低于9.4万的税率0.4%,高于9.4万的0.6%。重庆则把免税面积从100平米提高到180平米——明显为的是保障基本居住需求,抑制投机炒作。

早在今年3月国家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就提到,要“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通过放宽公积金、盘活闲置房等方式释放需求。毫不夸张的说,政策现在都是有针对性、更节制。

.02

市场分化:从“随便买都赚”变成“有人涨有人跌”

以前闭着眼睛买房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楼市已经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住房空置率高达21.3%,库存至少要5年才能消化完。像山东菏泽,常住人口减少了3.2万,房价比2021年高点跌了25%。东北有些城市甚至几万块就能买一套房,鹤岗化越来越普遍。

不过,一线和强二线相对更抗跌。虽然2025年上半年全国70个城市二手房均价跌了0.6%,但上海、太原的新房还涨了,杭州持平。尤其是核心地段、学区房和地铁附近的房子,价格依然比较稳定。

此外,城市群效应也更明显。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如嘉兴、昆山),因为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入,房价跌幅正在慢慢收窄。

.03

开发商不好过了,“强者恒强、弱者出局”

最近几年,开发商们的日子越来越难,尤其进入2025年上半年,百城新房销量继续下滑,超过六成城市同比负增长。

王石指出,房企面临五大挑战:到期债务高达5257亿,待售面积还有7.7亿平方米……

整个行业正在痛苦转型。用中银证券分析师的话说,就是:“增量变精、存量优化”。

“增量变精”,就是土地供应量减少,但更重质量。上半年住宅用地成交量下降了4%,但地价上涨25%,平均溢价率11%。深圳、杭州、上海、成都的土地竞争尤其激烈。现在开发商拿地非常谨慎,像绿城、滨江这类企业只拿核心地块。

“存量优化”,就是城市更新。不光是老房改造,还包括大量非住宅项目翻新。

商业地产、物业服务和养老地产,如今成了房企转型的三大方向。运营能力取代开发速度,正在成为房企新的核心竞争力。

.04

买房逻辑变了:投资转自住,量力而行才明智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近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购房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前买房的目的是为了赚钱,现在买房想的是怎样住着舒服,是否负担得起?

数据显示,居民负债率已高达137%,月供占收入比例超过60%。在这种情况下,买房第一原则是:别勉强、别超负荷,量力而行,比什么都重要。

还有,不要被市场情绪带偏,不要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记住:买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给自己增添负累的。

此外,你还得算清楚自己的收入、负债和未来开支,预留充足的应急资金。

最后给买家们提个醒:

当年王石说:“活得久才是真正的赢家”。这句话,或许也是在提醒我们:稳住,比什么都重要。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0

标签:财经   涨跌   下半年   楼市   房价   城市   上海   上半年   市场   量力而行   存量   杭州   税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