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一觉醒来集体失业!深圳百亿大厂凌晨宣布停工停产,原因曝光

昨天,数百员工还在工位上忙碌,下班的时候还订好了第二天早上上班的外卖。

今但早,他们揣着门禁卡来上班,却被死死拦在公司门外 —— 权限一夜清零,私人物品全锁在里面,工作说没就没。

这可不是小作坊,而是年销 5000 多万台的行业巨头!

一夜之间翻脸停产,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 “性价比之王” 到行业标杆

说起罗马仕的发家史,在电子配件行业堪称传奇。

2012 年,智能手机在国内开始普及,移动电源成了刚需,市场需求激增。

但当时的移动电源市场鱼龙混杂,同等容量的产品动辄标价 200 元以上,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就在这时,名不见经传的深圳企业罗马仕横空出世,一出手就祭出 “99 元” 的震撼价格,几乎只有同行的一半。

罗马仕的创始人团队太懂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了,他们不光把价格压到最低,还在产品设计上下足功夫。

早期的罗马仕充电宝采用当时罕见的磨砂金属外壳,配上简约的 logo 设计,看起来比市面上那些塑料感十足的产品高档不少。

这种 “低价高配” 的策略很快见效。

2013 年双十一,罗马仕在天猫单日销售额突破 1000 万元,直接登上 3C 类目榜首,一战成名。

随后几年,它像一匹黑马在移动电源市场横冲直撞:2018 年巅峰时期,年销售额突破 50 亿元,全国铺设超 3000 家线下门店;

线上市场占据 35% 的份额,把小米、华为这些大厂都挤到了第二梯队。

然而,没人知道,表面的风光下,早已暗藏危机。

安全事故频发

从 2023 年开始,关于罗马仕充电宝质量问题的投诉逐渐增多。

最开始只是零星用户抱怨续航变短、充电速度变慢,但很快,更严重的安全问题集中爆发。

最令人震惊的是 2024 年 3 月 15 日的航空事故。

一架从北京飞往广州的南航 CZ3101 航班上,乘客放在行李架上的罗马仕 20000mAh 充电宝突然冒出浓烟。

机舱瞬间被烟雾笼罩,乘客惊慌失措。

机组人员紧急启动预案,飞机最终在武汉天河机场紧急备降。

这起航空事故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随后几个月,罗马仕充电宝的安全事故接二连三被曝光:

5月,深圳地铁3号线上一名乘客背包里的罗马仕充电宝突然自燃,导致车厢内乘客恐慌性撤离;

10月,杭州图书馆一台正在充电的罗马仕充电宝发生爆炸,飞溅的碎片划伤附近读者;

11月,重庆某高校宿舍内,一台罗马仕充电宝夜间充电时起火,险些酿成重大火灾......

这些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罗马仕充电宝还敢用吗#的话题阅读量很快突破10亿。

随着舆论升级,问题根源逐渐浮出水面。

行业专家拆解测试发现,罗马仕使用的都是廉价的 B 品电芯 ——

这种电芯比正规 A 品便宜 30%,但循环寿命短、内阻大,高温或过充时极易发生热失控。

更令人震惊的是,内部员工匿名爆料:

为赶 618、双十一等大促订单,工厂经常跳过关键的 72 小时老化测试,刚下产线的产品直接打包发货。

一位离职的质检主管透露:“我们提交的质量问题报告,常被管理层以‘客户不会发现’为由压下来。他们总说‘先保住销量,质量问题以后再说’。”

2025 年 6 月 16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终于出手!

责令罗马仕召回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7 月生产的 49.17 万台问题充电宝;

同时,暂停其多款产品的 3C 认证;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下架其产品。

一夜之间,“性价比之王” 沦为 “安全隐患代名词”。

而就在监管风暴最猛烈的时候,罗马仕高层的操作更让人瞠目结舌。

凌晨停工、高管失联

7 月 6 日,罗马仕全员突然收到一条冷冰冰的通知:

“自 7 月 7 日起停工 6 个月,除少数负责召回事务的人员外,其余员工全部‘放假’。”

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数百名员工措手不及。

因为停工前 48 小时,员工们还在加班加点赶订单,完全没察觉公司已濒临绝境。

直到停工通知发布的凌晨,董事长雷桂斌等 5 位核心高管突然退出企业钉钉群,彻底 “失联”。

第二天清晨,深圳龙岗区罗马仕总部大楼前聚集了数百名员工。

刚入职三个月的质检员小王瘫坐在地上痛哭:“房租刚交了一个季度,现在工作没了,上个月工资还没发,接下来真不知道怎么活。”

干了八年的老员工老李则愤怒地砸向公司 logo:“社保从 3 月就开始断缴,我们多次反映,领导总说‘下个月补上’,现在倒好,人直接跑了!”

更让员工心寒的是,公司停工前还在催他们签署 “自愿放弃经济补偿” 的协议,当时不少人觉得蹊跷,现在才明白是早有预谋。

有员工发现,公司账户上的资金在半个月内被大量转移,而高管们名下的豪车、房产已悄悄过户。

罗马仕的崩塌不是偶然,它暴露了国内制造业 “重营销轻质量” 的通病:为抢占市场牺牲安全,为追求利润无视规则。

曾经省下来的质检成本,如今变成了天价赔偿;苦心经营十年的品牌信誉,在一次次安全事故中消磨殆尽。

据估算,仅召回的直接损失就超 3 亿元,品牌价值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讽刺的是,罗马仕去年还高调宣布要投资5亿元建设"智能化工厂",结果被扒出所谓的新厂房至今还是个空壳。

这场从巅峰到崩塌的闹剧,给整个制造业敲响了警钟:

性价比的核心从来不是低价,而是在合理利润下的品质坚守,舍本逐末的企业,终究走不远。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6

标签:科技   深圳   集体   员工   原因   凌晨   罗马   乘客   产品   公司   安全事故   行业   性价比   市场   低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