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有南阳县么?应该有,而且在原南阳郡境内。讲历史要慎说无

问题的提出

最近有些网友在讨论躬耕地的问题。其中一个争议的焦点是:三国时代有没有南阳县?

一方认为三国时代,没有南阳县,只有南阳郡。另一方认为有宛县就是南阳县。这是几千年来南阳人的习惯叫法。

当然,谁都没有拿出过硬的证据来。

即便是有一条史料,谢承《后汉书*谢夷吾传》记载:迁荆州刺史。雅性明远,能决断罪疑。行部始到南阳县,遇孝章皇帝巡狩,驾幸鲁阳。

但是这个独证本身的权威性存异。对比其它史料,总有人怀疑这个南阳县是南阳郡之误。

有没有其它证据呢?

我之前轻易跟朋友说三国没有南阳县。最近读书,我发现我错了。至少三国时代有一个南阳县。之前是我草率了。

一、《中国行政区划史》中三国时代南阳县的考证

《中国行政区划史》是复旦大学周振鹤等人主编的系列书籍。这本书系统的梳理了历朝历代的行政辖区设置。收集资料广泛,是不错的工具书。

其中《秦汉卷》在东汉的南阳郡词条下,附了南乡郡(208-222年)的行政辖区信息。引用如下:

9.南阳县(208?-220)

吴增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未列此县,杨守敬《三国郡县表补正》云:“《晋南乡太守司马整碑》(碑)阴中载将吏,有武当、阴、酂、筑阳、丹水、顺阳、南乡与《晋志》顺阳郡领县同。又有议曹掾南阳郭,从掾位南阳郭口。是魏之南乡有南阳县。”今从杨氏之说,补南阳县于此。置年不详。今地无考。

这里根据《晋南乡太守司马整碑》所列的武当、阴、酂、筑阳、丹水、顺阳、南乡等,同时也提到了南阳。所以他们认为曹魏时代有南乡郡南阳县。由于曹魏的南乡郡是东汉末年由曹操设立的。所以在东汉末年的南乡郡辖县中也列出南阳县。

只是南阳县的具体位置无考。只能说在南乡郡的境内。在原南阳郡的西南部。

二《晋南乡太守司马整碑》的来历

在欧阳修的《集古录》里记载过这个碑。他说这个碑在当时的“襄州谷城县之阴城镇”。欧阳修原文如下:

此碑今在光化军,军即襄州谷城县之阴城镇。阴城当魏晋时为南乡属县也。余贬乾德县令时得此碑,今二纪矣,按:晋志不列南乡郡,据此碑所载县令名氏,有武陵、筑阳、丹水、阴城、顺阳、祈六县,此盖南乡郡所治也。

欧阳修说他贬乾德县令时,曾经亲眼看到此碑。宋代的乾德县,是光化军下辖县,就在阴城镇一带,现在属于老河口市境内仙人渡、李楼一带,所以此碑相当可信。

这个碑记录了南乡郡的辖县情况,也印证了一件事:历史记载南乡郡最初的郡治在阴县(今老河口市)。后来因为阴县县城受水患,才迁到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境内)。所以这块纪念南乡太守的碑在阴县而不是在南乡县。

三、《晋南乡太守司马整碑》中南阳县的记载

关于这个碑文,《隶释》卷二十一有收录,部分截图如下:

截图是《晋南乡太守司马整碑》碑阴所列的司马整下属官员。其中多次提到丹水、武当、南阳等。

这些人是南乡太守的下属官员,名字前缀是指官员的职务。

比如议曹掾南乡夏勃士平,这里并不是说夏勃是南乡县人,而是说这个议曹掾夏勃是负责南乡县事务的官员。

同样的,

议曹掾南阳郭煛仲泰,是负责处理南阳县事务的议曹掾,名字叫郭煛,仲泰大概是他的字。

从掾位南阳郭某长先,是负责处理南阳县事务的从掾位,名字是郭某,长先大概是他的字。

所以杨守敬在研究三国郡县时,认为南乡郡有南阳县。《中国行政区划史》沿用了杨守敬的观点。

后记

我曾经跟朋友说,东汉三国这段时间只有南阳郡,不可能有南阳县,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了安置侨民,有多处南阳郡、南阳县的设置。

但是事实证明我错了。东汉三国时代,确实可能有一个南阳县,只知道在现在南阳市的西南方向,具体位置已不可考了。

历史圈有:“轻说有,慎说无”的经验。确实相当有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历史   南阳   境内   太守   司马   郡县   东汉   谷城县   老河口市   时代   县令   行政区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