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四时不开窗,家里少病殃”,哪四个时间?早看早受益,

常言道:“四时不开窗,家里少病殃。”明明是生活里的小事,却往往藏着老祖宗千万遍叮嘱的人间经验。

很多人一早开窗通风很有道理,也不乏讲究。但“什么时候该关门闭窗”,其实讲的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家人健康细微处的守护。

我们都喜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那样的人间美景,可在现实生活里,换季之时、气温突变、潮湿闷热,房子和身体一样,都需要一层保护。

真正会生活的人,总是把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一点一点做到极致,把家经营成岁月静好的守护伞。

那么,哪四个时间“不适合开窗”?你不妨对照一下,说不定就是你忽略的那几个瞬间。

其一:清晨天未亮,气温骤寒不可开窗

很多人一觉醒来,脑袋“轰”的一下从床上起来,推窗就想要呼吸新鲜空气。可是东方既白、晨露未散的时候,外头的冷气和屋里的暖意交换,尤其是冬季和初春,空气里的湿气、寒气悄悄进屋。

这时候开窗,最容易让孩子老人着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很多病恰是在不经意间,乘虚而入的。

习惯早起锻炼或者做早餐的朋友,不妨等到阳光升起、气温回升一些,再打开窗户,让室内外空气慢慢交融。这样既能排出沉闷,又能避开“寒从窗入”。其实,这是一份对家的惜护,也是对自己的疼爱。

其二:阴雨连绵,湿气最重别随意开窗

有人担心下雨天屋里“憋闷”,要开窗散气。事实却是此时外面空气最潮湿,湿气趁着低温钻进室内,家具、地板甚至人体都会无声受损。老话说,“三分湿气伤人,百病隨之生”。

梅雨季节、台风雨天,若长期开窗,发霉、异味、肩背酸痛、关节不适等等生活中的小烦恼,都和不当通风脱不开关系。

真正会“掌控家运”的人,从来懂得顺应环境的变化。雨天只开缝小窗,或者选择下雨间歇、空气压力降低时短时间通风,防止室内积湿太久,这才是聪明过日子的法宝。

其三:正午烈日,阳光毒辣不要贪开窗

都市生活节奏快,有的人为了省空调电费,习惯在中午开窗透气。殊不知,此时室外高温、污染物浓度、紫外线强度都达到峰值。空气里的尘埃与热浪一起涌进来,尤其对于高层住户,更容易把汽车尾气、柳絮灰尘带入家中,让原本清新的空气变得浑浊难闻。

“午后不开窗”不是封闭自己,而是保留一份安宁。一杯茶、一帘幽梦,等到下午气温回落时再推开窗户,会发现风都是柔软的。此时开窗,舒适且不会被暑气侵扰,也算得上是“静待花开自清欢”的生活态度。

其四:夜半更深,窗不宜开,夜风易侵体

万籁俱寂时,总有人喜欢吹着夜风助眠。然而午夜过后,气温骤降,人身阳气内敛、最为薄弱。中医讲“夜卧早起,养生之要”,屋里需要一个温暖的港湾,夜间的汽油尾气、潮湿空气、突如其来的冷风,全都应该隔绝于窗外。

特别是家有老人小孩、敏感体质者,夜里突然一场风、一次降温,也许第二天起床就觉得四肢酸痛、喉咙干涩。

“夜来南风起,小窗微不闭”,偶尔为情趣可以,但若长期凌晨开窗,实在不是对身体负责的做法。

其实,世间很多道理都写在“见微知著”里。正如“细节决定成败”,能时时把家照顾得妥帖周全,把生活打理得柔软顺滑,无关金钱多寡,恰恰决定了人生的幸福指数。

该开窗的时候,大胆迎接自然;该收起时,也不妨惜福惜气。你每一次细微的守护,都是给家、给自己的最好福报。

俗语说得好:“吉宅藏风聚气,家有风水好运来。”家,不只是遮风挡雨,更是我们修养身心、经营情绪的地方。

四时有度,开关有章,不过是懂得什么时间该进、什么时间该退,懂得为自己和家人筑一方温柔的庇护所。

愿你守住内心的安宁,也守住家的清净。不贪图一时之快,不疏忽一刻细节,日日岁岁,平安喜乐,自有好运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养生   俗话说   家里   时间   空气   湿气   气温   屋里   潮湿   小窗   夜来   酸痛   细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