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现象,是一块炸出来的行业镜子》
——从“情绪价值”到“现做现卖”,小摊贩如何炸出餐饮新可能
谁能想到,一块鸡排能火到全国热搜?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靠的不是资本和流量,而是一张嘴和一口锅。他的“灵魂语录”——“你可以拒绝我,但不要拒绝美味。”“如果鸡排不脆,我将停止对你的售卖。”——让人忍俊不禁,更让顾客心甘情愿排队到天黑。
这股热度并非偶然。正值预制菜争议不断,消费者对“现做现卖”的渴望被点燃,而“鸡排哥”恰好提供了这份安全感和烟火气。每天新鲜采购、自己腌制,他用真材实料和幽默互动,把人们的信任炸得酥脆可口。
当然,个体经营者的魔力也有边界。网友喊着“全国巡炸”,但个性化的魅力恰恰无法复制。一旦标准化、连锁化,“鸡排哥”或许就变成了另一个“无聊的品牌”。这正是餐饮行业的矛盾:规模化带来效率,个性化才有温度。
行业的启示很清晰:餐饮生态不能只有冷冰冰的流水线,还要有街角的烟火与人情。大品牌讲资本故事,小摊贩讲生活哲学,两者共生,才是中国餐饮的理想图景。而像“鸡排哥”这样的个体,也不仅是卖鸡排的人,更是撑起就业、丰富经济韧性的城市毛细血管。
说到底,人们追捧的从来不是鸡排,而是那份透明、真诚和好好吃饭的幸福感。
(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