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串滋滋冒油,辣椒面香气扑鼻,这是鹤岗姑娘辛芷蕾回家乡的第一件事。
“鹤岗小串~我回来了。”,刚刚捧得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的辛芷蕾,晒出一组家乡烧烤照片,瞬间引爆网络。这位国际影后没有参加豪华庆功宴,而是直奔鹤岗的烧烤店,一天之内连吃两顿,一顿打包一顿堂食。
照片里,肉串烤得金黄冒油,撒满辣椒面的特色菜品摆满一桌,让人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网友纷纷留言询问店名,想要体验“影后同款”快乐。鹤岗当地一家烧烤店迅速认领:“这是我家的!”

辛芷蕾对家乡烧烤的执着,从她紧凑的行程中就可见一斑。辛芷蕾团队工作人员联系了当地一家知名烤串店点单,由店员将烤串打包送至指定地点。配送员回来后激动表示,亲眼见到了这位新科影后。
但这顿外卖显然没能完全满足她的家乡胃。当天下午,辛芷蕾现身另一家老字号烤串店亲自堂食。店主兴奋地描述:“她刚刚离开,点了不少特色菜品。”
店家难掩兴奋之情:“本人非常好,非常美,感觉比电视上看着还要瘦10斤。”更让店主惊喜的是,辛芷蕾毫无明星架子,亲切地签名合影,仿佛只是回家吃饭的邻家女孩。
这不是辛芷蕾第一次为家乡烧烤“代言”。她曾公开坦言:“我头一天晚上只睡了两小时觉,困得不行了还是去吃了一顿。”这种对家乡味的执着,让她成了名副其实的“鹤岗小串推荐官”。

鹤岗烧烤到底有多特别?在鹤岗这座东北小城,竟然藏着600多家烧烤店,空气中常年飘着烤肉香。当地出租车司机自豪地说:“在鹤岗,随便进一家烧烤店都不踩雷!”
鹤岗小串最大的特色就是“三分熟”技法。肉块要切成3厘米见方,用果木炭火快烤,刷三道秘制酱料。外层焦脆内里带血,多一秒则老、少一秒则生,全凭老师傅手感拿捏。
当地高速路口立着“见面三分熟”的广告牌,成为鹤岗独有的美食暗号。这种烤法如此讲究,以至于当地人说,判断一家鹤岗烧烤是否正宗,就看它敢不敢做三分熟——这对肉质和手艺都是极大考验。
辛芷蕾点的菜品也很有讲究,从牛肉串、羊肉串到烤鸡心,再到特色的三分熟牛肉和烤心管,配着当地的“爽花小香槟”和解腻的发面饼,这才是鹤岗小串的完整体验。

鹤岗烧烤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煤矿工人下班后喜欢聚在一起喝酒吃肉,慢慢形成了独特的烧烤文化。如今,这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美食名片。
在这座以煤矿闻名的东北小城里,烧烤摊是温暖的存在。辛芷蕾曾动情地说:“鹤岗的冬天很冷,但烧烤摊上的烟火气能温暖整个冬天。”
鹤岗烧烤的价位也格外亲民,人均几十元就能吃饱吃好,与一线城市动辄数百元的烧烤形成鲜明对比。或许正是这种实惠和实在,让无数在外打拼的鹤岗人念念不忘。

辛芷蕾的这次返乡,恰逢她事业高峰。今年9月,她凭借电影《日掛中天》斩获威尼斯影后,成为继巩俐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内地女演员。但获奖后她没有高高在上地庆祝,而是带着影后光环蹲在家乡烧烤摊前。
这种“从威尼斯红毯到鹤岗炭火炉”的反差,恰恰印证了她曾说过的金句:“少听点建议,跟随自己,找到自己。”当晚,辛芷蕾在鹤岗比优特时代广场举行了电影见面会,与家乡影迷分享获奖感受。
现场还出现了温情一幕:辛芷蕾在人群中意外发现了自己的舅姥爷,立即用纯正东北方言喊道:“舅姥爷!我下班再唠!”这种亲切感,让家乡人倍感温暖。
从《绣春刀II》到《如懿传》,从《庆余年》到威尼斯的获奖作品,辛芷蕾一步步走向国际,但始终没忘记家乡味道。
有网友调侃说:“别人获奖后走红毯,她获奖后回老家撸串,太真实了!”而东北老乡们则自豪地表示:“我们东北人就是这样,甭管多有名,回家都得吃烧烤!”
辛芷蕾的这次撸串打卡,让鹤岗烧烤的搜索量暴增300%。当地文旅部门透露,已有游客咨询“辛芷蕾同款烧烤路线”。
烧烤摊的烟火气中,映照出的是游子无论走多远都忘不掉的家乡味。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