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要感谢乌克兰,是乌克兰提醒自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蒙古国这个地方,夹在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大国中间,日子过得可真叫一个小心翼翼。资源不少,煤炭、稀土啥的都堆成山,但人口就那么点,全国才340多万,经济全靠卖矿产维持。要说最近几年啥事让蒙古国最上心,恐怕就是乌克兰那边的乱局了。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以后,蒙古国一开始还挺纠结,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投了弃权票,没明着谴责谁,但暗地里也允许一些乌克兰难民进来,还通过媒体报道那边的情况。话说回来,这事对蒙古国来说不是看热闹那么简单,它直接当成镜子照自己。要不是乌克兰的例子摆在那,蒙古国说不定还继续往“第三邻国”那条路上走,结果可能就跟乌克兰似的,卷进大国博弈里出不来,后果想想都后怕。

先说说2024年9月那场外交风波吧。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访问蒙古国,这是他2023年3月被国际刑事法院发逮捕令后,第一次去一个签约国。逮捕令是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涉嫌非法转移儿童啥的,蒙古国作为国际刑事法院成员,本该执行义务,把人抓起来移交给海牙。但蒙古国没这么干。普京9月2日晚坐专机落地乌兰巴托,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亲自安排红地毯欢迎,仪仗队列队啥的。第二天9月3日,两人会谈,还见了国家大呼拉尔主席,纪念哈勒欣河战役85周年。重点谈经济合作,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结果双方签了好几份协议,俄罗斯答应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上给蒙古国开专用接口,保障冬天供气稳定,这个接口能盖蒙古国能源需求的30%,气价锁定30年不变。蒙古国还得付3亿美元接入费,但这笔钱换来的是可靠能源供应。

乌克兰那边反应可大了。普京飞机刚起飞,乌克兰外交部9月2日就发声明,催蒙古国抓人,说蒙古国不抓就是违反国际法,会承担后果,包括外交孤立或经济压力。9月3日访问进行中,乌克兰又通过媒体和发布会反复强调,蒙古国这等于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乌克兰发言人说,这对国际法是个严重打击,还呼吁欧盟和美国施压。欧盟外交高级代表博雷利9月3日表示失望,美国国务院也说遗憾,会评估对蒙古国援助的影响。日本作为蒙古国“第三邻国”伙伴,也表达关切,但没实质动作。俄罗斯那边倒挺高兴,克里姆林宫说俄蒙协调好一切,普京安全没问题。俄罗斯杜马副议长后来还警告,美国想在蒙古国复制乌克兰模式,挑动对抗中俄。

蒙古国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访问前,乌兰巴托街头有小规模抗议,在政治压迫受害者纪念碑前,有人举标语反对普京来访,要求执行逮捕令。安保人员维持秩序,没让抗议靠近现场。反对党议员在议会辩论,批评政府可能招西方报复,影响“第三邻国”政策。这个政策从1994年提出,2011年修订,核心就是想多跟美国、日本这些远方国家合作,减少对中俄依赖。但政府支持者说,抓普京会破坏中立,俄罗斯经济报复一来,天然气断供啥的,蒙古国扛不住。蒙古国政府发言人后来解释,蒙古国进口95%石油产品和20%电力都靠邻国,以前还中断过,这供应关乎国家生存和人民生活。所以蒙古国坚持中立外交,不受外部干扰。

普京9月3日晚走人,风波没完。乌克兰外交部又发声,说会跟伙伴合作,让蒙古国承担后果。国际刑事法院第二预审分庭10月裁定,蒙古国没履行义务,违反罗马规约,移交大会处理。这让蒙古国在国际会议上挨批,但没马上制裁。蒙古国回应,继续平衡外交。整个事闹到10月,蒙古国出口数据没明显影响,但外交压力大了。边境安保加强,在联合国重申中立。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确认管道接口2025年开始建。这事暴露蒙古国困境:执行逮捕令,邻国不高兴;不执行,西方不满。蒙古国通过这趟访巩固跟俄罗斯能源合作,但内部外交辩论热起来。高层2024年内部会议讨论风险,避免类似事重演。这风波成蒙古国外交转折点,推动更注重邻国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财经   乌克兰   不堪设想   后果   蒙古国   俄罗斯   邻国   外交   逮捕令   乌兰巴托   外交部   美国   联合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