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胖滤镜」推出后争议太大促使 TikTok 下架

最近,TikTok 上一款名为 "Chubby filter" 的 AI 滤镜掀起了巨大争议。只要套用这款滤镜,它就会让你的脸变圆、身形变胖,背景再搭配 Doechii 的歌〈Anxiety〉,乍看下有趣无害,却造成了大量的负面影响。许多人套滤镜拍短片,展示自己「变胖」后的模样,然后露出嫌弃、惊讶、甚至嘲笑的表情。这股歪风让现实中许多身材比较丰满的人感到被污名化,就好像「胖」是一种可以被别人拿来娱乐的错误。

争议越演越烈,TikTok 最终不得不撤下这款滤镜,并开始审查相关影片。但这起事件不仅是单单一款滤镜的问题,而是揭露了一个更深层的现象——我们习以为常的滤镜,其实可能正悄悄对我们的自我价值感造成负面影响。

Tik Tok 的「变胖滤镜」引发轩然大波

社群突然成了一个大型霸凌场

这场 "Chubby filter" 风波,并不只是「我变胖了看起来好好笑」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是,这些影片都隐含了「胖=丑」、「胖=不该存在」的价值观,网络世界突然成了一个大型霸凌场,而这正是许多人感到受伤的原因。

TikToker @sadiebass16 就发了一支影片反击:「想象一下,你只是好好活在这个世界上,然后有一天打开 TikTok,却看到成千上万的人用 AI 滤镜来模拟你的身形,然后表现出一副嫌弃的样子,评论区还一片『天啊,好可怕』、『无法想象』,但很多人其实真的能够想象,因为那就是他们的现实。」

健康与身心平衡应用程序 Luna 也在社群媒体上批评这款滤镜,认为它助长了 "body shaming"(身体羞辱),并强化了不健康的审美标准。当 TikTok 被问及这次争议时,他们避重就轻说:「这款滤镜并非由 TikTok 自己开发,而是来自 CapCut。」但无论它来自哪里,这次事件都证明了一个事实:我们对美的标准,已经被社群媒体的滤镜塑造得极端又单一。

不像滤镜就觉得自己不够「美」?

「Snapchat 畸形症」比想象中的还要常见

这个事件,其实显示了「滤镜」真的会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审美观,又或是加强某些既有的刻板印象。无论是 TikTok、Instagram 还是 Snapchat,到处都有让人「变美」的滤镜,效果通常是柔化皮肤、放大眼睛、缩小脸型、鼻梁更高、下巴更尖、双颊更消瘦、脸骨更「精致」。

这样的滤镜其实也在默默传递一个讯息:如果你皮肤不幼嫩、眼睛太小、脸盘太大、鼻子太塌、下巴太圆、脸颊太肉、脸型不够鹅蛋,那你就是「不够美」。

很多名人也惯用滤镜或修图软件,把自己改造成常人难以企及的模样,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一定真的长那样,只不过无所不在的滤镜,以及名人不够诚实的形象塑造,却渐渐让特定长相成为一种审美标准,甚至有些人为了追求那样的「美」,不惜花大钱、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动整型手术。

根据 2019 年的一项研究,长期使用社群媒体滤镜的人,更容易接受整形手术,甚至会带着滤镜美化后的照片去整形诊所要求医生「照这样做」。这种现象被称为 Snapchat 畸形症(Snapchat Dysmorphia),意思是人们因为社群媒体的过度美化,开始对自己的真实模样感到焦虑和不满。

追求「美」当然没错,但如果诚实分析,我们追求的究竟是「美」,还是外界虚无缥缈的「认同」?

当「假象」变成标准,

我们还能接受真实的自己吗?

就算不因滤镜而整形,仍有许多人出现只要不套滤镜,就不敢发照片的情形。因为习惯了社群「美照」和滤镜审美的我们,在看到现实生活镜子里的自己时,就会感到巨大的落差感,觉得自己比实际上还要「丑」,连带导致严重的自我认同危机。而某些滤镜隐含的特定审美观,例如缩小鼻翼、美白肤色等,也进一步加强单一美貌标准,使那些不符此标准的人更加自卑。

尤其很多成长在社群与滤镜文化里的 Gen Z 世代,容貌焦虑问题也是非常严重,曾有一份研究显示,每天花超过两小时浏览社群媒体的人,对自己身材的不满感更强烈。而根据〈How Social Media Shaped Gen Z In The Recent Years〉一文,网络上的恶评和攻击,可能导致受害者产生焦虑、忧郁,甚至自我伤害的念头。

TikTok 虽然撤下了「变胖滤镜」,但根本问题并没有消失,因为真正的问题并非滤镜本身,而是我们对「美」的标准,已经过度依赖数位技术,甚至越来越远离现实。

如果忍不住被滤镜审美影响,

不防试试几种方式缓解

社群媒体助长不切实际的美貌标准,已经不是新闻,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那么多人明知如此,却还是忍不住被影响。

如果你也处在容貌焦虑中,就要不断提醒自己,网络上很多东西都是虚假的,如果这样还不够,或许进行一场数位排毒,远离社群网络一阵子,隔绝负面影响的源头,会是一个好的选择。此外,如果你发现身边所有人都陷在严重的滤镜审美里面,并不断用那样的价值观去批判自己与其他人,那你或许也可以自问,这样的朋友圈,真的适合自己吗?

另一个面对滤镜焦虑的方法,是让自己平常多接触不一样的艺术与生活领域,拓展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界线,久而久之,你就会渐渐体悟,「美」其实非常多元丰富。

然而,社群媒体虽充满乱象,但也有好的面向,例如,很多人在网络找到了志同道合、互相支持的社群,有些住在偏远地区的人,透过网络上的心理健康服务找到帮助,也有人单纯在网络平台上,找到了抒发自我的舞台。

因此,关键在于如何用健康的心态使用社群媒体,很多事情娱乐无妨,但发现自己过分当真就危险了。很多事必须斟酌自身当下的身心状态,再去决定要不要接触、接触到什么程度。这也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滤镜   脸型   审美观   焦虑   社群   模样   现实   标准   媒体   科技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