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没听马寅初少生孩子的劝告,中国有可能变成什么样?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国家先是放开"二孩",接着又放开"三孩",就是为了应对悄悄逼近的人口危机,这一转变可让不少人坐不住了,开始对马寅初当年提出的《新人口论》指手画脚。

说什么要不是他提出这个理论,中国也不会搞计划生育,现在也就不会有生育率低、老龄化这些烦心事了。

但是且慢,咱们得先想想,如果当年真的没有计划生育,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假设。


计划生育的历史回响

1956年的时候,毛主席提出了人口增长太快会跟经济发展起冲突。

但在建国初期,可是持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多生孩子是好事,新人口就意味着新血液。

这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背后可少不了马寅初的功劳。

这位老先生当年可是拿着数据说话:人口增长太快,会把经济发展的成果都吃掉。这话听着刺耳,但确实一针见血。


不过说来也怪,虽然咱们现在总说要与时俱进,要有新思想,但实际上大多数老百姓的观念还是很传统的。

就连那些看起来很现代的高学历家庭,骨子里也还是想多生几个孩子。

而现在的问题是,社会环境跟以前可大不一样了。养育成本暴涨,教育资源紧张,工作压力巨大。

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不是他们不想要下一代,而是实在力不从心。


一位学者的远见

而马寅初当年跑遍浙江农村去做调研,就为了搞清楚中国的人口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那会儿他看到的场景确实挺吓人的,村子里到处都是孩子,人口增长跟坐火箭似的。

他掰着指头算了算,很多地方一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到了2.2%到3%,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就有1000万到2000万!


这个数字把马寅初给吓着了,他是学经济的,一算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人口增长速度要是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那不就等于是在给未来挖坑吗?

于是,他决定写一篇文章,好好说说这个问题。这就是后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新人口论》,说白了就是想提个醒:咱们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太快了,得管管。

但是,这话一出口就捅了马蜂窝,各种骂声不断,面对这些质疑和反对,马寅初却像块石头一样硬气。


回过头来看,马寅初当年的预见性真是让人叹服,他看到的问题,在几十年后一个个变成了现实。

人口的噩梦

而要是当年没人听马寅初的,今天中国啥样?按他那会儿的算法,现在得有26亿人口。这数字光是想想就够吓人的。

就说当年的外汇储备,连一年的口粮都买不起,这不是说吃不饱的问题,是根本没法保证每个人都有饭吃。想想看,26亿人,每天三顿饭,这得需要多少粮食?


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人口得奔着一亿去了。地铁?别提了,那得挤成啥样,现在高峰期地铁已经够挤的了,要是再翻个倍,那还不得把人挤成肉饼啊?

住房问题更是个噩梦。现在的房价已经让人望而却步了,要是人口翻倍,那房价得飙到什么程度?

估计连地下室都得排队租,还得按小时收费,租个床位都得提前一年排队。

家长们从孩子上小学就得开始卷,补课班?别提了,排队排到半夜都不一定能排上,大家都想让孩子有出路,但机会就那么点。

所以说,马寅初当年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真不是危言耸听,他是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要是当年没听他的,现在的中国可能就是这么个样子: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社会矛盾激化。


这么一比较,就知道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有它的问题,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是个不得不做的选择。

它让中国避免了人口爆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为经济发展赢得了宝贵时间。

参考资料:

网易:如果当年没听马寅初少生孩子的劝告,中国有可能变成什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7

标签:历史   劝告   中国   当年   孩子   人口   计划生育   人口论   经济发展   确实   增长速度   吓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