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被誉为“天下第二十八福地”,留有诸多传说!你可知道在哪里

文图:张崇珍

6月22日,在瑞安市陶山镇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凌正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二十八福地福泉观,

导航至陶山镇陶北村沙门游泳池,沙门溪上永安桥起步。该桥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为瑞安市第二长的古桥。

陶山镇位于瑞安市西北部,原名屿山,因南朝齐梁时期道家学者陶弘景隐居于此更名,列为道教第二十八福地。陶山也是温州市第一个获得浙江省“千年古镇”的乡镇,可见其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

穿过一段乡间公路和七彩田园,进入锡垟村,拾级东坑岭而上。

岭侧有巨石,名乌龟岩,为东坑岭上标志性景点,众队友纷纷打卡留念。

东坑岭也是一条千年古道,沿途有清澈的溪流和郁郁葱葱的树木,一路走来,道旁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天然泉井,滋润心田。

白云长廊,古朴典雅。

第一次来到陶山,心中满怀期待,眼里的一草一木,皆是风景。

居高临下,马鞍山水库呈现在眼前,湖水碧波荡漾,显的是那般的清幽,宁静。

说起陶山,很多人自然会想到这里最有名的特产是甘蔗,陶山种植甘蔗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虽然来的不是甘蔗的季节,却意外的收获了黄花菜的盛开。

穿过茂密的竹林,继续我们的步伐。

越过一道山岗,豁然开朗。放眼望去,陶山镇一览无余。

一座荒废的红色小庙映入眼帘

上行数百米,又有一座黄色墙体的宗教建筑呈现在眼前。引人注目的是后面山头的那一堆岩石,看着很有特色。

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前行,路边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居然有观音雕像,雕工精致,别出心裁。还有一尾金龙鱼隐藏在巨石之中,整体画面非常豪华显眼,引人入胜。

前方出现一座城墙,拱形门上方有"药齐顶”三字。

通过查阅,得知药齐顶是位于陶山的中药材相关地名,相传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曾在此地种植草药,因此得名。

路牌显示福泉观还有一公里

十八亩水库工程碑记

十八亩水库藏在大山深处,也是当地知名的休闲景点。水库四周群山环绕,大坝两端建有绿色的栏杆,高音喇叭一直在提醒此处禁止下水游泳。

离开十八亩水库,沿着狭窄的山间公路徒步800米,进入福泉山林区。

从沙门溪上永安桥起步,经过村庄,田园,竹林,古道,公路和林区,行程8.5公里,终于来到了福泉观。

福泉观始建于明代(1575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二十八福地。

福泉观规模较小,但香火旺盛。观内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并融合了红色历史痕迹。1937年,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此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据记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医学家,政治学家陶弘景曾隐居福泉山,其炼丹遗迹至今保留在福泉观内。

陶弘景(456—536),人称山中宰相,今江苏南京江宁人,曾在南齐任诸王侍读及太医,愤于朝政腐败,弃官游历江南名山大川。后来陶弘景来到瑞安屿山,就住在这里采药、炼丹、行医、著书。他替人治病,妙手回春,且不计酬金,人们无不感恩戴德,交口称赞,都尊称他为陶公,屿山也因此改名陶山。陶弘景在陶山隐居多年,留下了许多遗迹和动人的故事。

离开福泉观,踏上归程。

经过马鞍山水电站

下山不是原路返回,而是从马鞍山水库的另一边回到起点。沿途会经过古道,公路和羊肠小径。尤其是其中的一段峡谷令人印象深刻,为了让我们玩的尽兴,同行的陶山领队之一周巨玲特意提前一天把峡谷里的一段清理干净,真是用心良苦。

第一次来到陶山福泉山,整体感觉还不错,下次改变一下路线,来一个登顶福泉山之巅盘古楼尖,继续期待。

再一次感谢瑞安市陶山镇户外运动协会的带路,大家辛苦了!

分享一条轨迹,跟着我的脚步,走起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7

标签:旅游   福地   天下   福泉   瑞安市   水库   道教   马鞍山   沙门   甘蔗   竹林   永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