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人形机器人“更聪明”?看西安智造创新实践

2025年全国两会上,“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培育清单,标志这一前沿技术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西安高新区,一家成立仅半年多的企业——陕西智莱特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莱特”),凭借自研星际系列机器人已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场景解决方案的全链条产业布局。当记者与能够自主行走的“星际V”握手,目睹远程操控的“星际D”精准抓取水果时,一场关于未来生产力的变革图景正在展开。

从“机械步”到“拟人步”:行走革命背后的技术跃迁

在智莱特研发实验室,身高169厘米、体重69公斤的“星际V”迈着流畅的步子,稳稳地向记者走来。只见它膝盖随步伐自然微屈,双臂如人类般协调摆动,停在记者面前时,恰到好处地伸出右手,用适中的力度完成了一次标准握手。

不远处的测试区,另一位“选手”“星际D”正在展示精细的“指尖功夫”。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它的机械臂能精准地抓起葡萄、橘子与矿泉水等,依次放入篮中,整套动作自然顺畅如行云流水。

“每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需要经历上千次真实场景的数据训练。”智莱特解决方案经理郝家鑫告诉记者,以抓取一只杯子为例,团队要采集不同角度、力度的数据,让机器人慢慢“学会”什么是合适的“手感”。

“经过技术迭代,‘星级V’从僵硬的‘机械步’到流畅的‘拟人步’,只是具身智能技术攻坚的一个缩影。”智莱特联合创始人高波比喻说,早期靠传统运动控制算法时,机器人行走僵硬如“提线木偶”。现在,结合千万次场景训练,通过强化学习模仿人类步态,“星际V”就能走出自然步频。

这一突破的“核心密码”很大一部分藏在智莱特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关节模组里。“就像人类关节靠软骨和韧带实现灵活转动,机器人的关节模组就是它的‘运动神经中枢’。”高波说,这个模组把减速器、电机、编码器等核心部件高度集成,既大幅降低了关节成本,又实现了高精度与轻量化,让“星际V”的动作有了“柔顺感”。

“星际V”和工作人员握手

从展厅到千行百业:具身智能的“场景革命”

“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行业注入了强心剂。当大模型的浪潮推动机器人从预设路径的机械执行向通用智能飞跃时,行业也面临着一场“看得见的瓶颈”:展厅里灵活演示的机器人,一到真实场景就常显得“笨拙”。

“人们觉得人形机器人不够‘聪明’,核心卡点就在于高质量数据太稀缺了。”高波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探索具身智能数据服务,计划通过让数据流通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人形机器人要变‘聪明’,光有灵活的‘身体’(关节模组)是不够的,还得有真实环境的‘具身经验’。”高波解释说,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完成“看、听、摸、动”等动作,需要全方位的数据反馈。如,抓取杯子时的力度反馈、在斜坡行走的姿态调整、握手时的力度把控等,这类“具身经验”数据的采集成本高、难度大,但却正是机器人从“会动”到“懂动”的关键。聚焦行业这一痛点,智莱特正在构建“一体化关节+具身数据服务+柔性制造+专业场景服务”四大业务板块,以形成从核心部件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破局方案。

聚焦离散制造、康养、文旅、教育、家庭等场景,公司研发团队利用陕西的算力、绿色电力、高端人才等优势,通过数采机器人“星际D”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任务的数据,已形成垂域数据集。这些包含力度反馈、姿态调整的“实战经验”,正在让机器人快速掌握人类的操作逻辑,从“会动”向“懂动”加速进化。

“星际V”与记者挥手告别

“以优化握手动作为例,我们需反复采集不同角度、力度的触觉反馈,让机器人交互更自然。”郝家鑫说,目前“星际V”已能在展厅自主讲解,并规划路径。借助VLA技术整合视觉、语音、运动控制等要素,“星际 V”的“自主”能力已可形成特定场景适配的交互服务方案。

从展厅讲解、商超导览,到店铺营销、教育科研,再到文化旅游、家庭陪伴、辅助养老,以场景落地为支点,具身智能可从展厅的“演示者”变身各行业“工作者”,并由此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全面爆发。

政产学研协同:西部具身智能制造的创新实践

“比个心!”“握个手!”今年,在第九届丝博会、第六届西部数博会上,西安企业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星际V”一亮相便成焦点。

“星际D”将一瓶矿泉水放入篮中

通过在一次次展会上的亮相,在与客户的沟通中,高波愈发确信:未来机器人不但能走进千家万户,而且能提供优质交互沟通与情绪陪伴,并将在家庭养老、家务辅助等领域大显身手。

目前智莱特正在从三方面推进产业化进程:技术层面,他们将持续优化自研一体化关节性能,提升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负载能力;数据层面,他们拟构建“星际D”采集的真实场景数据闭环,加速算法迭代;应用层面,将重点突破柔性制造、文化旅游和辅助养老等场景。

“西安聚集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这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提供着坚实的支撑,也为技术协同创新提供着优质的生态土壤。”高波说,西安雄厚的先进制造业基础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氛围,是他们探索创新的底气。通过汇聚产业链龙头资源,他们已联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构建起“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长,单靠一家企业难成气候,唯有产业链各方协同,才能让技术真正创造价值,服务社会。”高波说,紧跟政策导向,智莱特结合陕西在机器人产业方面的布局和支持政策,积极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本地落地生根。同时,他希望通过本地场景试点,打磨产品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技术方案和产品性能,为陕西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采访手记】何为“具身智能”?

提到“具身智能”,不少人会先想到人形机器人,但它的范畴远不止于此。

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等,只要能与环境实时交互,实现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一体化的物理实体,都是具身智能。其核心理念颠覆了传统人工智能的“离身性”局限,强调智能的本质必须通过身体与环境的动态互动来塑造和体现。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方向,具身智能正从技术验证阶段加速迈向实际应用,并深度融入各类实体场景,展现出广阔的产业革新潜力。采访结束时,“星际V”挥手向记者告别,动作自然得让人恍惚。

在西安,像智莱特这样的企业,正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场景化落地,推动机器人真正“走进”现实生活。“机器人最终要解决人的需求”,受访者的这句话或可概括具身智能的本质:它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未来,当具身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生活场景,“陕西智造”将在这场产业革命中留下深刻印记。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燕 首席记者 程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科技   西安   人形   机器人   智能   星际   场景   数据   技术   关节   陕西   力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