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路雅璇

《中国与白银时代的终结1873—1937》 (美)奥斯丁·迪恩 著 葛宇亮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当白银的故事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它的命运在20世纪30年代就要走到尽头。19世纪70年代,世界货币格局正发生重大转变,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放弃银本位制,转向实行金本位制,而中国在这一时期却成了白银使用大国。
《中国与白银时代的终结1873—1937》深入了剖析列强之间的竞争与中国当时的政治局势对中国白银时代的影响。作者将中国史、美国史、经济史和世界史融合探究,不仅考察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在构建现代货币体系上的尝试,还揭示了国际白银市场如何成为列强干预中国经济的重要工具。全球货币体系变革与中国白银经济衰落是一场复杂的互动,这场互动不断揭示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民间市场对于一种稳定可靠的货币产生了迫切需求。当时正处于大航海时代,大量白银涌入中国,其稳定的币值以及便于携带和分割的特性,使得白银逐渐从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取代了纸钞与铜钱,成为市场上广泛流通的货币。万历年间实施的一条鞭法,规定各种赋役可以用白银缴纳,这一举措不仅简化了税收流程,还进一步确立了白银在税收体系中的合法地位,从而让白银在市场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晚清以来,中国市场上流通着多种货币,包括银两、银元、铜钱、铜元、银行券和私票等,货币体系十分混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交易场景中,所使用的货币种类和计量方式各不相同,这种混乱的货币体系不仅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还导致交易过程变得繁琐复杂,容易引发各种纠纷,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市场的统一。清政府多次尝试币制改革,但因诸多困难而屡屡受挫。比如国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经济结构复杂多样;同时,国内货币铸造和发行分散,市场上货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货币的信誉和流通;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缺乏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信用体系,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数量有限且规模较小,无法提供有效的货币和流通信用支持等等。
当然困难不仅来自国内,外部的阻力一样强烈。外国势力在中国货币体系中的干预是白银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列强通过多种方式控制和影响中国的货币体系,以谋取自身经济利益并扩大在华影响。汇丰银行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凭借其强大的金融实力和广泛的业务网络,深度介入中国的白银交易和各类金融业务,对中国货币市场施加了巨大影响。此外,其他外商银行还参与了中国银两制度的制定,例如在上海形成“规元”,在汉口形成“洋例银”等。这些银两制度的形成不仅反映了列强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试图通过统一和规范货币计量标准来便利其在中国的贸易和金融活动,也凸显了中国货币体系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被动地位。
国民政府时期,面对混乱的货币体系和内外压力,进行了重要的货币改革。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国币条例起草委员会”,试图统一货币,但因各方利益难以协调而搁置。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将银两改为银元,统一了货币单位,但未解决货币发行权分散的问题。这些尝试虽未彻底成功,但为法币改革积累了经验。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放弃银本位制,发行一种新币——法币作为统一货币,法币改革作为一个关键举措就此诞生。这一改革结束了长期依赖白银的历史,使货币发行权集中于国家,增强了货币稳定性和可控性。虽然法币改革也面临挑战,如战争影响、通货膨胀等,但其在推动中国货币体系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随着法币在中国国内的广泛推行与蓬勃发展,中国正式告别了长期依赖的银本位制,这一变革不仅标志着中国货币体系的重大转折,也意味着世界历史中持续已久的“白银时代”在中国的落幕。
白银时代的终结,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从19世纪末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加的赔款,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白银法案》引发的金融动荡,再到日本在华北地区猖獗的白银走私活动,这些外部干预无不加速了中国传统银本位制的瓦解。白银作为货币的退出,既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自身现代化需求的结果。这一过程中,列强的干预和中国自身的变化共同推动了中国货币体系的演变。通过对白银时代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与曲折,以及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不断调整和适应的重要性。
《中国与白银时代的终结1873—1937》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启示的作品。作者通过对中国白银时代的研究,揭示了货币体系与经济发展、国际关系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化进程开辟了新的视角与途径。白银时代在中国的这段历史对当下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货币体系的稳定与自主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博弈与合作,始终是影响国家经济走向的关键因素。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货币体系的稳定和自主,如何通过金融改革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在新时期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白银时代的回顾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