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过千,月月过万。
那是属于曾经的美好。
这个国庆,全国各地旅游依然火爆,珠海也不例外。
但热闹喧嚣背后有一大批本土导游,
国庆八天,收入为0。
国庆中秋 颗粒无收
国庆八天,47岁的珠海导游新哥忙得够呛。
要么张罗跟不同的亲戚吃饭,要么琢磨往家里捯饬点什么新物件。
就是不考虑任何带团的事儿。
“越是大节,越是没团带。”新哥说。
黄金周是属于职场人难得的“放风”时间,全国热门城市道路拥堵、旅游景点人挤人,跟团游的体验感极差。
这是报团主力“银发族”极力避开的时段,也在最近十年来变成导游们的“传统淡季”。
与新哥一样“手停口停”的还有41岁的导游华仔。
干了近20年导游,他已习惯在黄金周全身心地放松躺平。
“现在的黄金周跟导游无关,十多年前不是这样。”华仔说。
国内从1999年国庆开启“黄金周”,导游业也迎来大发展,日日过千、月月过万的日子持续了十来年。
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
华仔说,外地游客到珠海,对交通、住宿、餐饮、特产价格基本“俩眼一抹黑”,导游则悉数掌握,这也是游客愿意报团购买服务的原因所在。
只是,智能手机颠覆了“行业生态”。
2009年iPhone 3gs手机亮相,携程、淘宝APP在2010年上线,高德Amap和饿了么在2011年上线,滴滴是2012年,美团是2013年,京东是2014年……
游客在异地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全部都能在手机上搞定,价格清晰透明、线路自行规划、时间自由安排,导游的“信息差优势”荡然无存。
报团游的游客从“全年龄段”快速萎缩到以“银发族”为主,这些人有钱有闲,不会在黄金周凑热闹。
观城哥也问了几个一同考下导游证的考友,无一例外都在这个国庆躺平。
“主要是没团带。”家族中多人深耕旅游业的阿薇说,五一国庆是珠海大多数导游的休息期,基本都是颗粒无收。
导游已成“夕阳行业”
旺丁不旺财,是最近两年旅游业的新常态。
火爆短视频的大唐不夜城,2024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仅23.53万元,引起舆论惊诧。
据ZAKER陕西报道,大唐不夜城人均消费仅1.5元。
常年游客汹涌的湖南张家界,去年净亏损5.82亿。
就连“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旅游也连亏5年。
今年国庆的旅游数据刚刚发布。
据国家旅业网今天发布的文章显示: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
计算下来,人均消费911.04元,平均每天113.88元。
文章的标题更是很直白“去旅行社化、去星级酒店化、去景区化已成趋势”。
广东数据显示,国庆八天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实现613.2亿元。
计算下来,人均消费941元,平均每天117.6元
每天百元的费用要包括吃喝玩住行,完全没有给导游留出“薅一把”的空间。
“转行的人很多,不转行就要饿死了。”阿薇说,早年导游行业很不规范,大多以亲友合作经营为主,通过带团购物拿高提成,别说月月过万,月月过三万五万的也大有人在。
不过这些都已成为经济上行、行业野蛮生长期的“繁花”。
如今回看只觉恍如隔世,其实算起来不过才十年光景。
导游行业就像“围城”一样,有人离开,有人进来。
观城哥参加了去年的导游证考试,目测珠海参加考试的人大概有上千人,通考试领证的有两百多人在一个群里。
跟考友交流可知,很多人考证后并没有团可带,更多的是想给自己多一条跨行业的入场券。
据羊城晚报报道,早在十年前的2015年,珠海就有6500多名持证导游,其中只有约2000人带团。
如今,持证导游应该早已过万,但有业内人士估计,真正能带团的可能只有1000人左右,大多数没有资源和人脉的导游只能带每学期“游学”的学生团。
阿薇说导游业已是彻头彻尾的“夕阳行业”,当那些玩不明白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游不动了,导游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了。
“旅游业还在,但导游不在了。”阿薇说,这是看得到的未来。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