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风送爽,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干燥。许多人开始感到口干舌燥、咽喉干痒、皮肤紧绷甚至脱屑、大便干结……这些很可能都是“秋燥”惹的祸。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认为秋季与人体肺脏相应,而“燥”为秋季的主气,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肺又喜润恶燥,因此秋季养生,核心在于“滋阴润肺”。
一、认识秋燥:外燥与内燥
秋燥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初秋时节,暑热未尽,天气偏热,多为“温燥”,表现为干咳少痰、咽喉肿痛、心烦口渴等。而深秋近冬,天气转凉,则为“凉燥”,症状多见咽干唇燥、鼻塞、怕冷、头痛等。无论是哪种,其根本都是津液缺失。同时,若本身津液不足(阴虚体质),再受外界燥邪侵袭,就会形成“内燥外燥相结合”的局面,症状更为明显。
二、食养为先:润肺食材巧入膳
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不是吃药,而是通过日常饮食来调理。“药补不如食补”,选择一些天然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材,制作成美味的食养方,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滋养身体,一举两得。
食材一:雪梨。雪梨性凉,味甘微酸,入肺、胃经,生吃可清肺热、化痰止咳,熟吃则重在滋阴润燥、润肺止咳。最经典的莫过于冰糖炖雪梨:将雪梨洗净,从上三分之一处切开,挖去梨核,放入几粒冰糖和适量花椒,盖上“梨盖”,隔水蒸煮30分钟至梨肉软烂。喝汤吃梨,对缓解秋燥引起的咳嗽、干咳少痰效果极佳。如果咳嗽同时伴有黄痰,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适量川贝母替代花椒。
食材二:银耳。银耳被誉为“菌中明珠”,性平味甘,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既是扶正滋阴之要药,也是滋养之佳品。银耳莲子羹是秋季润燥的佳品:将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与去芯的莲子、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2小时,直至银耳软糯粘稠,出锅前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常食可使皮肤润泽,改善口干和便秘。
其他润燥佳品: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适合秋燥伴有失眠多梦者。可与西芹、南瓜等清炒。
莲藕:生吃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吃健脾开胃,益血止泻。秋季用莲藕炖排骨汤,既营养又润燥。
蜂蜜:清晨用温水冲服一勺蜂蜜,既可润肠通便,又能滋润肺脏。
三、生活细节防秋燥
除了饮食,还需注意:室内可放置加湿器或水培植物,以增加空气湿度;避免过度辛辣、油炸的食物,这些会助燥伤阴;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规律作息,保持情绪舒畅,因“悲忧伤肺”,不良情绪也会加重燥邪。
总之,顺应秋季“收”的特性,通过温和的食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为身体“保湿”,就能有效抵御秋燥的侵袭,安然度过这个金秋时节!
审核专家:郑州市中医院营养科营养师苏金月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