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行业又一家明星企业要上市啦!日前,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巴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欲冲击“火锅第三股”。
从市场层面看,巴奴一直也算是火锅业态中的“明星企业”,其光环并不亚于已经上市的呷哺呷哺。不过,业界常将巴奴与海底捞作为对比,并且两家品牌之间的关系也颇为微妙。比如,针对以“服务”见长的海底捞,巴奴给自己定位为“服务不过度”……
如今,若巴奴顺利登录港股,将从资本层面和海底捞站在同一“起跑线”。
巴奴的“底色”
巴奴的创始人杜中兵进入餐饮行业始于2001年,当时,杜中兵加盟德庄火锅,并先后开出三家店。后来由于和德庄火锅洽谈省级代理遇阻,于是有了自创品牌的想法。
2024年初,巴奴第一家门店开业;2006年,巴奴门店数量还不到10家时,就在重庆设立了底料工厂;2009年巴奴进入郑州;2012年正式更名为“巴奴毛肚火锅”并开放加盟;2013年巴奴砍掉加盟业务专注直营;2018年巴奴开进北京;2021年进入深圳;2023年,巴奴设立西南中央厨房……
在招股书中,巴奴称自己是“中国最大的品质火锅企业”,杜中兵及其夫人持股高达83.38%。巴奴引援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称,公司在中国火锅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0.4%。但依旧是中国质量火锅市场中按收入计的最大火锅品牌,于2024年占据了 3.1%的中国质量火锅市场份额。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我们的直营门店网络已覆盖全国39个城市,门店数量达到145家,较2021年末增长74.7%。截至同日期,我们有5家集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央厨房,1家专业化底料加工厂,覆盖中国14个省及直辖市。”
过去三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年末,巴奴的门店数量分别为86家、111家和144家。截至2025年3月31日,巴奴的数量为145家。其中,有53家位于河南省内。若按城市等级分,巴奴有31家门店分布在一线城市,其余都在二线及以下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巴奴的门店数均为直营。并且,虽然巴奴的门店数量不多,但其业绩表现并不弱。
过去三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里,巴奴的营收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和23.07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0.52亿元、1.02亿元和1.23亿元。
今年一季度,巴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7.09亿元和0.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71%和57.71%。
从收入构成来看,餐厅运营相关服务是巴奴的主要收入来源。过去三年来自这一业务的收入分别为13.97亿元、20.45亿元和22.54亿元,分别占到总收入的97.5%、96.8和97.7%。今年一季度,该业务的收入为6.96亿元,占比98.2%。
调味品及食材销售是巴奴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但占比都在3%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三年里,巴奴的翻台率分别为3次/天、3.1次/天、3.2次/天,呈缓慢增长态势,但今年一季度其翻台率已经增长至了3.7次/天。
巴奴引援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称,公司的门店经营利润率和整体翻台率“均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巴奴号称是火锅界的“爱马仕”,其人均消费水平并不低。过去三年,巴奴整体人均消费金额分别为147元、150元和142元,今年一季度将至了138元。其中,一线城市的人均消费还更高,达到了183元、179元、165元和159元。
巴奴的人均消费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整个火锅餐饮行业的竞争态势正在加剧。
不过,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巴奴的同店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2.6%、-9.9%和2.1%。对于今年一季度的增长,巴奴称主要是翻台率的提升带动。
和“老对手”对垒
从巴奴走红开始,就一直被拿来和海底捞做对比,而巴奴也似乎很有“网感”,主动“下场”参与。
2012年,巴奴将自己的slogan定为“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2021年又升级为了“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毫不夸张的说,巴奴此举不外乎和海底捞“隔空喊话”。
不过,如果从业绩对比来看,巴奴远不是海底捞的对手。
以2024年为例,海底捞实现营收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核心经营利润为62.30亿元,同比上升18.7%。
由此不难看出,海底捞的营收是巴奴的18倍以上,净利润更是后者的38倍……
当然,造成此等悬殊的最大因素则在于门店数量。截至2024年底,海底捞(不含其他子品牌)拥有1355家自营餐厅,还有13家加盟餐厅,合计门店数量达到1368家,接近巴奴的10倍。
不过,从人均消费来看,海底捞只有97.5元,呷哺呷哺只有54.8元,呷哺呷哺旗下的高端品牌凑凑也只有123.5元……均远低于巴奴。但海底捞的翻台率达到了4.1,明显高于巴奴。
2024年,海底捞接待了全年共接待顾客4.15亿人次,较上年增 加4.5%。而巴奴只有1682.7万人次,增幅为17.44%。
并且,从业务模式上来说,海底捞餐厅经营的收入达到了403.98亿元,占总收入的94.5%。比起巴奴,海底捞的外卖业务、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其他餐厅经营等业务也是做得风生水起。其中,来自外卖业务的收入就打到了12.54亿元,接近巴奴全年营收的一半。
巴奴此次赴港上市,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集中在门店扩张、数字化升级和供应链优化等。按照巴奴披露的计划,2026年至2028年,巴奴将分别新开52家门店、61家门店和64家门店,而在过去三年,巴奴的门店新增(不含闭店)仅为11家、25家和35家,近乎成倍的增速。
由此可见,巴奴此举欲在扩大规模,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巴奴还想在供应链层面强化布局,拟在江苏、广东斥资2.3亿元建设中央厨房。
种种迹象表明,巴奴依旧想和海底捞“掰手腕”,不过,目前巴奴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巴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称,中国火锅行业预计将于2024年至2029年间保持稳健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5%。其中质量火锅行业增速更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8%。
但巴奴能否成功上市?上市之后能否如愿稳步向前?……这一系列都还要等时间来给予我们答案。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