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抹中国红,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与骄傲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红”成了刻在我们生命里的底色。它不是刻意渲染的色彩,而是藏在日常里的熟悉——是孩童胸前系着的红领巾,是家门口迎风招展的小国旗,是逢年过节窗棂上的剪纸,更是国庆街头,漫卷在楼宇与街巷间的热烈。无需刻意提醒,看见那抹红,心底便会莫名涌起一股踏实与骄傲,仿佛那是血脉里早已注定的共鸣。

记得小时候,国庆最期待的便是看阅兵。电视里,身着整齐军装的战士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鲜艳的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冉冉升起,那一刻,即便还不懂“家国”二字的厚重,也会跟着大人一起挺直腰板,眼里满是光亮。后来慢慢长大,才读懂这抹红背后的故事:是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那面历经风雨终于升起的红旗,照亮了无数人对未来的期盼;是边防战士顶着风雪,在国境线上守护的那抹红,撑起了万家灯火的安宁;是航天员带着五星红旗进驻太空,让那抹红在浩瀚宇宙中绽放光芒,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这抹红,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藏在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里,藏在一代代人的成长中。外婆总说,她们年轻时,能拥有一块红布做新衣,便是最珍贵的礼物;母亲的相册里,有一张穿着红裙子、站在单位国庆花坛前的照片,那是她年轻时对美好生活的纪念;而如今的我们,看着街头的红,是商圈里热闹的国庆装饰,是旅行时随手拍下的“中国红”打卡照,更是疫情时,医护人员防护服上的红色标识,是救灾现场,救援人员胸前的红色袖章——那抹红,早已从“庆祝的颜色”,变成了“安心的颜色”,是困境中挺身而出的勇气,是前行时不离不弃的力量。

如今再看国庆街头的中国红,依旧会忍不住驻足。看着老人牵着孩子,指着红旗轻声讲述过去的故事;看着年轻人举着小红旗,在镜头前笑着喊出“我爱中国”;看着各行各业的人,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庆生。忽然明白,我们眷恋的从来不是某一种颜色,而是这抹红所承载的一切——是70余载风雨兼程的不易,是山河无恙、烟火寻常的幸福,是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归属感的家国。

那抹中国红,早已超越了色彩本身,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信仰,成了提起便满心骄傲的牵挂。它见证着祖国的成长,也陪伴着我们的岁月,往后岁岁年年,这抹红会依旧鲜艳,而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也会永远滚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美文   中国   骨子里   骄傲   国庆   祖国   天安门城楼   街头   年轻时   鲜艳   胸前   天安门   战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