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元景一
编辑|娱叔
同样是冠军拿到手软的天之骄子,为何张继科和易建联退役后,如今差距越来越大?
近日网友发现,体育总局的门前挂上了巨幅照片,连人民日报也发文夸赞他。
而易建联6月份的央视专访却被无故取消,他再次陷入沉寂。
其实看看两人退役后的所作所为,就能明白两人的体坛地位差在哪!
张继科杯近日很火的话题就是他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赛事。
6月份报名期间,张继科便因一项特殊规则陷入舆论风暴。
赛事规定,参赛者必须购买价值199元的张继科指导课,才能获得参赛资格。
按1200个参赛名额计算,课程销售收入近23万,远超15万元的总奖金池。
于是网上“强制消费”“借赛事敛财”等批评声铺天盖地。
可是只要稍加思考和对比,就能明白张继科对比赛的投入有多大,这个报名费有多亲民。
首先199的报名费并不会成为一个家庭的报名阻碍,比赛设在杭州临安会展中心,这可是亚运会级别的场馆。
那些吐槽价格贵的人,是不是忽视了这场比赛的举办成本?
如今很多马拉松比赛、各种兴趣比赛也是要必须购买提供的装备的,这些才称得上是捆绑销售吧?
再者说,那些爱好者既然选择参加张继科杯,肯定是张继科的迷弟迷妹,对他们来说,这个课程已经是他们购买已久的。
这个政策对于他们而言,相当于免费送报名资格。
果然,临安体协也发布声明,称赛事符合规范,参赛的1200个名额也在三天内全部售罄,这是官方和大众对张继科的双重认可。
而张继科本意很简单,靠一场比赛,筛选好苗子,报名费相当于不收钱,他的长期培训对贫困生更是直接免费。
这下,想诋毁张继科的人只好闭麦了。
反观易建联,在退役不到一年时,网上突然曝出他的生活作风问题。
到现在很多观众还在云里雾里,分不清这件事的真假。
但如今清者自清,也是需要出面声明的,易建联和团队至今还在沉默,很难不让外界质疑他。
由于他的负面影响,他曾合作的夸克、中国人寿也都与其解约代言。
网传的罪名无人出面澄清,他本人也鲜少露面,社交账号也选择了停更。
直至2025年3月,他出席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会,才首次公开亮相。
之后央视体育频道预告将在《篮球公园》播出易建联专访,不少网友将此视为其形象修复的节点。
央视的专访这可就相当于官方的背书,之前网传的负面新闻自然也能被洗刷。
然而,节目播出当晚,多少迷弟守在电视前却没见到他露面。
明明节目发出过易建联的采访花絮和预告,却又临时取消。
更奇怪的是央视未作任何解释,易建联本人也未回应。
但易建联一而再再而三地沉默,着实引发了公众更多的猜测,央视取消专访是否就等于曾经的负面消息实锤了呢?
如今就算再强调易建联对中国篮球的贡献,但沉默已让他在舆论中陷入被动,失去了修复形象的最佳时机。
自从退役之后,张继科是退役不退热爱,转型在乒乓球青训上扎根。
其实,很多奥运冠军都尝试过开训练营,但成功的总是寥寥。
反面案例,可能要属邹市明了。
曾经的金腰带又如何,寸土寸金的上海开办拳馆,结果上亿的资金都亏了。
而张继科最初也被笑话奥运冠军给小学生当教练。
他的专项班才只要9800每月,根据训练时长计算,一小时单价才65块钱。
要知道许昕等冠军教练的陪练课都是大几百一个小时的。
明白张继科的课程单价低之后,又有人嘲讽张继科的课程太掉价。
总有人拿着键盘当球拍,好像说话狠一些就能把人家锤进泥里。
当张继科宣布要在杭州开暑假训练营,招生80人时,1000学员前去报名。
并非是张继科团队的营销厉害,真相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质疑都没有用处。
张继科已经带出了一个北大两个交大,还有其他名校生。
可见他所说的“跟我训练,985/211随便挑”并不是口出狂言。
他的价值,如今已经得到官方认可,人民日报都盛赞他举办的比赛。
事实证明,当他做到了扎根青训、用自己的经验托举更多的学子获得进步,比任何公关都有用。
而易建联,在央视专访取消后,再次陷入沉寂。
回想他刚退役之时,常常出席公益活动,十分有观众缘。
当时《五哈》综艺还邀请他当嘉宾,也得到过不少曝光,让大家了解到了他除了职业篮球之外的另一面。
易建联在私下,除了打理“薪火阵营”,就是投资潮牌,还推出过限量版球鞋盲盒。
但总是并没有把重心放在篮球业务上,就像2024年5月他主导的易建联杯吸引了128支球队参赛。
却因为缺乏持续曝光,影响力逐渐降低,在后面的武汉、重庆比赛时,参加队伍仅有48支。
由此可见,两人的资源整合能力也形成对比。
张继科能把亚运会场馆争取为赛事场地,靠的是与浙江省体育局的长期合作,他的基地承担了当地中小学乒乓球师资培训任务;
而易建联的训练营想进入校园时,却因“商业背景”被多所学校拒绝,也没能成为教育部的“校园篮球计划”合作伙伴。
张继科的每一步都踩在专业领域的延长线上,易建联的跨界尝试,更像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合力。
官方看的也是人才输送量,纵然冠军个人的成就瞩目,只把运动项目普及和人才培养当情怀,终究比不上持续造血的系统性训练营。
体坛地位从不是赛场成就的简单延续,倒是更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张继科退役后的执教能力和决心,远胜过易建联,如此才能被评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典范,扭转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易建联在舆论面前的沉默、事业布局的不足,导致他现在形象受损、发展受阻。
这不仅是两人彼此的境遇,也是给广大运动员在规划退役后生活时敲响警钟。
参考资料:
海峡网|突然!央视取消播出易建联专访
大皖新闻|“张继科杯”今日开赛 张继科:计划在全国举办比赛
更新时间:2025-07-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