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美国媒体总爱在经济话题上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动不动就拿汇率算账,说中国GDP还差得远。可到了2025年,这股风向变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报告摆在那儿,美媒也开始直面现实,按购买力平价算,中国经济规模早就超过美国,现在差距还在拉大。
纽约时报之类的报纸直接写文章承认,美国退居第二大经济体。这不是什么突发奇想,而是数据堆出来的铁板钉钉。
说起中美经济比拼,汇率法是最容易被拿来当挡箭牌的。简单讲,就是把两国GDP用当前汇率换算成美元再比。2023年,中国GDP折算后是17.89万亿美元,美国是27.36万亿,中国只占65%左右。这数字一出,美国媒体就爱说“看吧,中国还得追”。可这账算得太浅薄了。
美联储从2021年起连加11次息,总共525个基点,美元升值,人民币对美元贬了10%以上。中国出口再猛,换算成美元也缩水。反过来,美国那边高通胀闹腾,2021到2023年平均超7%,物价水涨船高,名义GDP看起来壮实,其实是虚胖。
真正靠谱的算法是购买力平价,简称PPP。这玩意儿考虑了各国物价差异,更贴近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早几年就用这个口径。结果呢?2014年中国就按PPP超过美国了。
到2025年,IMF预测中国PPP GDP占全球19.68%,美国才14.75%,领先10.2万国际美元。澳媒直言,这意味着中国实际已是全球最大经济体,IMF还估2025年中国PPP达40万亿美元,美国30万亿,差距只会更大。
制造业上,中国增加值4.98万亿美元,占GDP 27.7%,美国才11%、2.8万亿。中国是美国的1.67倍。实物产量更直白: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4232万吨,美国60万吨;汽车3016万辆对1060万辆;钢材13.6亿吨对8000万吨。发电、原油、煤炭、天然气,全是中国遥遥领先。
中国GDP靠生产法统计,环环相扣,都是真材实料。美国用支出法,里面塞了不少非生产性东西,比如自住房虚拟租金超2万亿美元,占GDP 7%以上。还有色情、毒品、赌博、监狱消费,全算进去。这样的GDP,看着大,实际含金量低。
2023年中国GDP超12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5.2%,是美国的两倍。新增经济总量6万亿元,顶得上一个中型国家全年产出。美国只长2.5%,第四季度3.3%,其中1.91个百分点靠个人消费,0.56靠政府支出,七成以上是花钱拉动。
钱从哪儿来?债务。2024年美国国债破34万亿美元,军费、医疗、福利,全是借来的。咖啡杯卖1200美元,临时军用码头3.2亿美元建好十天就被浪冲毁,这样的开支养出的GDP,注水严重。
中国没靠消费贷或军购撑门面,全是实打实的订单和产出,一年一年干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PPP数据一摆,美国媒体的汇率把戏玩不转了,得直面亮堂堂的真相。
美国媒体的转变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数据压力堆出来的。2025年4月,纽约时报发文,直截了当说中国经济体量已超美国,美国成第二。这报纸平时眼高于顶,总统说啥他们附和得飞起,现在却低调承认。
同期,福克斯和CNN节目里,主持人翻报告时,语气明显软了。IMF和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压顶:2023年中国PPP GDP 32.93万亿国际美元,美国27.36万亿,中国120%。全球化智库高志凯点明,中国规模是美国的130%。这些机构长期用PPP,汇率法早被抛一边。
为什么以前硬扛?因为汇率法给“唱衰派”话头。2022年中国GDP占美国70%,2023掉到65%,他们就说中国掉队。可这忽略了美联储加息的汇率扭曲。美国高通胀推高名义值,却没解决结构问题。2025年初,媒体口风转向,不再拿汇率当遮羞布,改口接受购买力法。
他们清楚,中国真实体量没法回避。2025年一季度全球GDP排行,美国7.32万亿美元第一,中国4.44万亿第二,已近六成。表面美国风光,内里虚胖。中国稳健扎实,出口拉动明显。尽管美国关税壁垒,中国对美出口仍韧性十足。
外资机构也集体投信任票。2025年,中国GDP增长至4.7%、2026年3.9%。瑞银张宁说,中国第二季增长超出预期。国际机构调整反映上半年活跃度高。相比,2021-2024美国GDP从23.6万亿涨到29.1万亿,中国从18.2到18.7万亿,看似慢,但疫情后恢复快。
2020年中国受新冠冲击,却快速反弹。美媒现在报道时,数据对不上旧叙事,话风自然软了。美媒承认中国经济增长持续超越美国,按2024-2026年PPP 中国增5.1万亿美元,美国才2.5万亿。自2016年起,中国PPP就稳超。这样的压力下,美媒从硬扛到松口,顺理成章。
中美经济差距不光是总量,还在肌肉质量上。中国GDP含金量高,靠制造业和科技实干。美国多借债消费,表面繁荣底下隐患多。2023年中国制造业全球最高,增加值占27.7%。美国喊“制造业回流”两年,实效有限。产出数据摆着:中国粮食近7亿吨,美国5.7亿吨。
中国吃饭不看别人脸色。科技上,中国研发经费3.3万亿元,占GDP 2.64%。高新产业占比升,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三样”出口破万亿,增长29.9%。这些是订单堆出来的,美国增长七成靠花钱,债务堆山。
美国国债34万亿,2024年继续破纪录。经济增长动力是消费+信贷,短期热闹,长远隐患。拜登时代,2021年中美GDP差距5.2万亿,中国占77%历史高点。2022拉到7.47万亿,占70%。但按PPP,中国早超。澳媒说,美国不愿承认名义GDP与现实差距大。
中国PPP领先,制造业碾压。2025年预测,中国增长4.0%,美国也4.0%,但中国基数大,增量多。易富贤观点虽说中国超不过,但数据反驳:到2030年中国规模超,到2049人均GDP是美国一半,总量两倍。人口四倍,潜力足。
中国没靠印钞撑,实物产出硬。中国经济增速是美国的两倍,新增总量顶中型国家。台湾地区经济虽活跃,但整体规模小,依赖大陆供应链。全球看,中国出口韧性强,尽管美国关税,中国对美贸易仍稳。这样的对比,中国实干,美国借债,差距拉大不是意外。
这波承认不只媒体事,还牵动全球格局。2025年IMF上调中国预期,反映信心。美媒松口后,美国普通人开始对账,从房租到医疗,差距刺眼。美媒试图解释,却压不住共识。美国民众质疑,为什么我们GDP高,生活这么累?
未来,美国得调整叙事。2025年中国增长超出预期,出口推手大。外资上调预测,高盛瑞银齐动。全球经济,中国份额升,美国降。这样的棋局重摆,美国媒体承认是起点,后面还有长路。咱们老百姓看热闹,也得明白,经济实力是干出来的,不是吹的。中国稳扎稳打,未来可期。
总的来说,美媒终于不嘴硬了,是因为数据铁证如山。PPP亮堂,汇率迷雾散,经济肌肉对比鲜明。全球格局微调,美国叙事跟上节奏。这事儿接地气地说,就是实力说话,藏不住。谁家底子厚,账本一亮全明白。中国这几年实干,成果有目共睹,美国借债花钱,隐患早现。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