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恙
吉泰民安
9月3日,这个刻在民族记忆里的日子,总能唤起我们对峥嵘岁月的回望——80年前,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终迎抗战胜利的曙光;如今山河锦绣,我们仍需以铭记,致敬那场不屈的抗争,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于吉安而言,红色从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浸润在每一寸土地里的底色。它藏在三湾改编的枫树下,留在井冈会师的军号中,燃在东固反 “围剿” 的烽火里,也印在横石村西征出发的脚印上。先辈们曾在这里跋涉、坚守、牺牲,用信仰换来了今日街头巷尾的烟火寻常。这份红色记忆,不该只停留在历史书页里,更该在行走中被读懂、被传承。
当我们循着先辈的足迹漫步吉安,那些散落于红土地上的红色地标,恰是承载着岁月重量的 “活史书”——它们见证过工农政权的诞生,亲历过革命烽火的淬炼,也记录着英雄儿女的赤诚,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其中的故事,触摸那段滚烫的历史。
若论吉安红色记忆的核心,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永远是无法绕开的坐标。1927 年,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 年,朱毛会师让革命力量在此汇聚,“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从这里启航。如今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看泛黄的文献与实物;站在黄洋界上,遥想当年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的壮阔;逛一逛茨坪旧址群,仿佛能触摸到革命先辈生活与战斗的痕迹。
在吉州长塘镇周家村,青砖灰瓦的江西省苏维埃陈列馆静静矗立。这里是 “九打吉安” 胜利的硕果,1930 年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此诞生,工农政权的第一声号角曾响彻赣西,如今馆内的旧物与史料,仍在诉说着赣西工农武装割据的热血篇章。
青原区东固畲族乡的群山间,藏着被誉为 “东井冈” 的东固景区。山深林密曾是掩护革命的屏障,这里不仅是中央苏区反 “围剿” 的主战场,更承接了井冈山的星火,让革命火种在赣西南渐成燎原之势。走在当年的战壕遗址旁,仿佛还能听见当年军民同心御敌的呐喊。
同样在青原区,渼陂古村用青石深巷留住了时光。这座明清古村不只是建筑的瑰宝,更因“二七会议”成为赣西南苏区的核心阵地——毛泽东旧居的油灯、红四军部的旧址,都在诉说着这里的革命过往;更令人动容的是,这座村落先后走出五位共和国将军,铁血将军梁兴初的故事,至今仍在村中流传。
永新县的三湾改编景区,是人民军队 “脱胎换骨” 的见证地。1927 年,毛泽东在此对部队进行改编,确立 “党指挥枪” 的根本原则,让一支疲惫的队伍有了信仰的方向。如今枫树坪下的古枫依旧挺拔,仿佛还在守护着那段重塑军魂的历史。
同样在永新,龙源口景区的古桥与陡岭,记录着井冈山革命时期的首次大捷。1928年,红军以少胜多击溃敌军,“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的歌谣至今传唱,桥边的纪念碑,静静诉说着军民同心、奋勇抗敌的英雄主义壮歌。
永新县城里的贺子珍纪念馆,则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苏区女性的革命画卷。作为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贺子珍的故事是无数苏区妇女投身革命、追求解放的缩影。馆内的展品,生动诠释着 “井冈木兰” 的芳华与担当,让我们看见革命岁月里女性的力量。
遂川县横石村的横石长征文化公园,是长征序幕的见证者。1934 年,红六军团从这里突围西征,迈出了战略转移的第一步。如今漫步公园,看着当年红军渡河的旧址与纪念碑,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踏上征途时的坚定与决绝。
80年过去,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精神永远鲜活。吉安的这些红色地标,是历史的坐标,也是精神的灯塔——它们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信仰永不褪色。这个9月,不妨走进吉安,在行走中回望历史,在缅怀中汲取力量,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让山河无恙、吉泰民安的愿景永远延续。
END
© 来源 / 市局宣推科
编辑/秦诗雅 复审/刘家珉 终审/肖树立
分享
收藏
在看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