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本草》。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花椒的果皮。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异名】川椒、蜀椒、秦椒、点椒。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温中散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可与干姜、党参等同用,如大建中汤(《金匮要略》):久寒腹痛下甚者,常与附子、干姜同用,即椒附汤,或将本品炒热,布包熨痛处;治里寒腹泻,常与苍术配伍,如椒术丸(《普济方》)。杀虫止痛:用于蛔虫腹痛,呕吐或吐蛔,单用,或与乌梅同用。挟寒者,可再配伍生姜、细辛、桂枝等,如理中安蛔汤(《万病回春》);挟热者,可再配伍黄连、黄柏、枳实等。此外,煎汤浸洗,可治漆疮,手足皲裂;6%的水煎液加红糖30~60g,乘热服用,可以回乳;单用醋煎口含可治齿痛;单用,或与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等煎水外洗,可治湿疹。
现代常用于胃肠痉挛、急性胃炎、蛔虫病、蛲虫病、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湿疹等。治虫病,可单用煎水保留灌肠。
【用法用量】煎服:1.5~4.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有毒,故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现代研究】花椒果实含挥发油,其中含栊牛儿醇,柠檬烯等,尚含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小量牛儿醇对兔离体肠管呈兴奋作用,大量则抑制。稀醇液还有局部麻醉作用。煎剂在体外对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宋氏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霍乱弧菌有抑制作用。
【其它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2、《本草纲目》:“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