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自选餐看成自助餐剩下一大半,如此浪费岂能一笑而过?

近日某高校食堂的一段视频,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视频里,一名男生看着餐盘里剩下的大半桌饭菜,笑得一脸轻松 —— 原来他把 16.8 元 / 斤的称重自选餐,误当成了固定价格的自助餐,一口气拿了满满一大盘,结账时花了 50 多块,最后实在吃不完只能剩下。

男生说自己 “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会 “少拿多次”,可这段被当成 “乌龙趣事” 的视频,却让不少网友看得心里发堵:满盘的菜、白花花的饭,最后可能都要倒进潲水桶,这真的值得笑吗?

一、“付了钱就能浪费”?这想法藏着大问题

男生说自己是 “误会了收费方式”,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吃不了这么多,只是误以为 “能随便拿”,就放纵了取餐的手。就算是真正的自助餐,几乎所有餐厅都会贴着 “勤拿少取” 的提示,有的甚至会对剩菜过多的顾客收罚款,这从来不是 “规矩”,而是对食物最基本的尊重。

有人觉得 “花自己的钱,想扔就扔”,可粮食从来不是单纯的 “商品”。从小背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是空话,长辈盯着碗底说 “别剩米” 也不是唠叨。一株水稻要经历育秧、插秧、灌浆,一位厨师要洗、切、炒忙活半天,这些付出不会因为 “付了钱” 就消失。把吃不完的饭菜随意倒掉,浪费的何止是 50 块钱,更是背后无数人的劳动。

更让人在意的是男生的态度:面对满盘剩菜,他全程嘻嘻哈哈,完全没觉得浪费有什么不对。这种 “浪费无所谓” 的心态,比剩菜本身更让人揪心。

二、只剩 “自我调侃”?该追问的不只是学生

这事能引发热议,恰恰说明 “反对浪费” 的观念早就扎根在大家心里。但热闹过后,更该追问两个问题:

1. 食堂的 “提醒” 去哪了?

男生拿菜时,餐盘堆得冒尖,食堂工作人员难道没看到吗?《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要求,学校得有防止浪费的监督机制,中办、国办也特意强调要 “强化校园就餐现场管理”。这些规定不是贴在墙上的摆设,要是当时有人多嘴问一句 “能吃完吗”,或者在取餐区加个醒目的 “称重计费” 提示,或许就能避免这场浪费。

2. 节约教育只停留在口号上?

男生说 “以后少拿多次”,可他真正意识到浪费的本质了吗?恐怕没有。他记住的是 “别花冤枉钱”,而不是 “要珍惜粮食”。这恰恰暴露了校园节约教育的漏洞:或许食堂贴着 “光盘行动” 的海报,课堂上提过 “粮食安全”,但这些道理没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才会有人把浪费当成 “趣事”。

三、别让 “笑话” 变常态,这些做法值得学

其实阻止校园浪费,早就有成熟的办法。就像中央国家机关的一些职工食堂,用 “智能称重” 设备解决了问题 —— 一菜一价,精确到克,想吃多少拿多少,称完再付钱。这种方式既避免了按份供餐的浪费,又能引导大家理性取餐,根本不会出现 “拿多了吃不完” 的情况。

还有的食堂会安排专人跟踪用餐情况,根据不同时段增减备餐量,甚至每季度分析厨余垃圾重量,从源头控制浪费。这些做法不难,关键在于学校有没有真正把 “反浪费” 当回事。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更该放下 “看热闹” 的心态。要是刷到类似的视频,别跟着笑 “这人真粗心”,不如多嘴说一句 “浪费粮食不好哦”;自己去食堂吃饭时,记住 “宁少拿两次,不多拿一勺”。毕竟,粮食安全从来不是大道理,就是每一餐都光盘的小事。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美食   自助餐   男生   食堂   剩菜   称重   粮食   视频   校园   趣事   饭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