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初创公司筹集 6千万美元,向平流层释放特制颗粒冷却地球

私人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入地球工程领域,但这一趋势正引发科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激烈争论。以色列初创公司Stardust Solutions近日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融资,计划开发可向平流层释放的特制颗粒,通过人工方式模拟火山喷发效应来为地球降温。这笔资金不仅创下了地球工程行业的融资纪录,更标志着这一曾经纯属学术研究的领域正快速走向商业化。

该项技术被称为太阳辐射管理,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增加地球大气层的反射能力来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然而,多位知名气候科学家对此表示强烈质疑,认为该技术路线存在根本性缺陷,而私人公司主导的商业化模式更是引发了关于全球气候治理权力分配的深层担忧。

商业模式挑战传统研究格局

传统上,地球工程研究主要由大学和非营利机构主导,资金规模相对较小,研究进度缓慢。Stardust Solutions的巨额融资改变了这一格局,其投资方包括硅谷知名投资人和意大利工业家族,显示出私人资本对于气候技术解决方案的强烈兴趣。

公司首席执行官雅奈·耶德瓦布是一位前以色列政府高级物理学家,他承认太阳辐射管理只能作为气候变化应对的补充手段。"仍然会有极端天气事件,我们并没有完全阻止它们,"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如此,他坚持认为在气候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这种技术干预是必要的探索方向。

与常规研究中使用的硫酸盐气溶胶不同,Stardust Solutions正在开发一种专有的颗粒配方。耶德瓦布解释说,硫酸盐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大气中已经存在的污染使得监测地球工程项目的效果变得困难;其次,硫酸盐可能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公司的新材料必须满足"像面粉一样安全"的标准,同时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大规模生产数百万吨"。

公司计划最早在明年4月开始"受控户外实验",从11英里高空的改装飞机上释放这些颗粒。这一时间表的激进程度远超传统学术研究的节奏,反映出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效率优势,但也引发了关于安全性和监管充分性的担忧。

科学界的根本性质疑

盖蒂/未来主义

学术界对Stardust Solutions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提出了严厉批评。芝加哥大学著名气候科学家戴维·基思直言不讳地表示,他认为开发出"比硫酸盐更好的"惰性颗粒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考虑到该领域已有数十年的深入研究。

基思的质疑基于扎实的科学基础。硫酸盐气溶胶之所以成为地球工程研究的主流选择,是因为科学家对其在大气中的行为有着相对充分的了解,这得益于对历史上大型火山喷发的长期观察和研究。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向平流层注入了大量硫酸盐,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在随后两年中下降了约0.5摄氏度,为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自然实验数据。

哥伦比亚商学院气候经济学家格诺特·瓦格纳对该项目的商业逻辑提出了更为尖锐的批评。他认为,如果政府最终需要花费10亿美元购买该公司的知识产权,让风险投资人获得巨额回报,"这不是一个合理的途径"。瓦格纳的担忧反映了学术界对地球工程商业化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的深度忧虑。

这种批评还涉及更深层的科学伦理问题。地球工程技术的全球性影响意味着其研究和应用应该具有公共品性质,而非成为私人公司的盈利工具。批评者担心,商业利益可能会影响技术开发的客观性和安全性考量。

治理真空与监管挑战

地球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许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治理机制的缺失。太阳辐射管理技术的效果具有全球性,但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建立相应的监管框架来约束此类活动。这种治理真空为私人公司的快速行动提供了空间,但也增加了潜在的全球性风险。

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地球工程实验争议事件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去年,加利福尼亚州阿拉米达市政府官员叫停了华盛顿大学一项未经充分公告的云增亮实验,原因是该实验缺乏适当的公众咨询和监管审批。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也因为类似的程序问题和公众反对而被迫停止了大气地球工程实验。

这些事件表明,即使是由知名学术机构主导的小规模研究也面临巨大的社会接受度挑战,更不用说私人公司的商业化项目。公众对于谁有权决定全球气候干预措施的担忧是完全合理的,因为这些决定的后果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

耶德瓦布试图通过强调政府监管来缓解这些担忧。他表示,"我们只会参与部署,这将在政府领导的适当治理下进行。处理这样的问题时,应该有非常明确的指导原则。"然而,批评者指出,目前并不存在这样的"适当治理"框架,而且建立这种框架需要广泛的国际协调,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当前的国际气候治理体系主要围绕减排和适应措施建立,并未充分考虑地球工程技术的特殊性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现有机制虽然开始关注这一议题,但具体的监管机制仍在讨论阶段。这种治理滞后为私人公司的快速行动创造了监管套利的机会,但也可能导致全球性的不可逆后果。

Stardust Solutions的6000万美元融资成功反映了气候危机紧迫性下私人资本对技术解决方案的渴求,但也暴露了现有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兴技术挑战方面的不足。随着该公司计划在明年开始户外实验,国际社会需要加快建立相应的监管框架,以确保地球工程技术的发展既能应对气候挑战,又不会带来新的全球性风险。这场关于人类是否应该直接干预全球气候系统的辩论,正从学术讨论转向现实政策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科技   平流层   以色列   颗粒   地球   美元   公司   气候   硫酸盐   私人   技术   工程   全球性   瓦格纳   框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