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将裁员2680人,中美俄集体欠费?中方提出5点改革建议

«——【·前言·】——»

联合国遭遇财政危机,中美俄都欠费了吗?中方又针对联合国改革提出了哪些建议?

从9月23日起,联合国大会将进入高级别峰会周,世界各国领导人和政要也将纷纷齐聚一堂,共同出席富有纪念意义的第80届联合国大会。

«——【·会费账本里的大国角力·】——»

当第80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总部拉开帷幕,各国政要齐聚一堂探讨全球治理未来时,一份沉甸甸的256页预算报告却给这场盛会蒙上了阴影。

联合国秘书处最新提交的这份报告,直白地揭示了这个全球最大政府间国际组织正面临的"近代史上最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为了活下去,联合国计划砍掉15%的常规预算,裁掉2680个岗位,相当于每5名员工就有1人要丢工作。

更让国际社会议论纷纷的是,有传言称中美俄三个大国集体拖欠会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关于"中美俄集体欠费"的说法,其实得拆开来看,三个大国的情况大不相同。

联合国会费就像俱乐部的会员费,是按照各国经济实力分摊的,美国因为经济体量大,要承担22%的常规预算,维和经费分摊比例更是长期超过25%。

但恰恰是这个缴费大头,成了拖欠会费最严重的国家——截至2025年初,美国拖欠的常规预算、维和经费和法庭摊款加起来已经达到28亿美元,其中光是常规预算就欠了15亿美元。

过去几十年,美国多次以联合国效率低下、对自己不够"友好"为由拖延缴费,甚至还通过谈判把自己的会费比例从25%降到了22%。

按照《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拖欠金额等于或超过前两年应缴数目的会员国,应该丧失大会投票权,但这条规定在美国身上似乎从来没真正生效过,这种制度执行的双重标准,让联合国的财政纪律形同虚设。

再看中国,情况和美国完全相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会费分摊比例从最初的不足1%逐步提升到现在的约12%,在维和经费中的分摊比例也在提高,这体现了中国在联合国财政贡献上的责任担当。

更重要的是,中国一直坚持按时足额缴纳会费,在2023年足额缴费的会员国名单里,中国赫然在列。所谓"中国欠费"的说法,其实是对事实的误解。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在发言中明确表示,中方支持联合国通过改革提升效能,但反对将会费问题政治化,这一立场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同。

俄罗斯的情况则比较特殊。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的会费分摊比例不算高,常规预算约占2.4%,维和经费约5.5%。虽然没有确切的最新欠费数据,但受西方制裁和能源价格波动影响,俄罗斯的财政压力确实不小。

不过和美国不同,俄罗斯的欠费更多是经济原因导致的支付困难,而非故意以此施压联合国。这种区别很重要,因为故意拖欠和支付能力不足,在国际道义上的性质完全不同。

«——【·中国方案如何破解僵局·】——»

面对联合国的财政危机和改革困境,中国在"联合国80周年改革倡议"特设工作组会议上提出的五点建议,精准指向了问题的关键。这五点建议不是空洞的口号,每一条都针对联合国的现实弊病,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态度。

"坚持初心使命"这条建议看似务虚,实则切中要害。联合国成立80年来,宗旨和原则被不少国家选择性执行,甚至被当作政治工具。中国强调改革要重振联合国权威,就是要让这个国际组织回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轨上来。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国家一方面拖欠会费,另一方面又要求联合国承担更多任务,正是背离初心的表现。古特雷斯提出的"联合国2.0"改革计划,强调数字化转型,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联合国的核心使命,这与中国的主张不谋而合。

"倡导务实高效"直指联合国的官僚主义顽疾。有内部人员透露,联合国存在严重的资金浪费现象,有些会议流于形式,有些项目审批流程繁琐到令人发指。

中国建议"厉行勤俭节约,力避形式主义",就是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这次预算报告提出的裁员计划,虽然无奈,但也正好可以借机精简机构。

"注重行动导向"针对的是联合国决议执行难的问题。现在联合国不缺原则和决议,缺的是把纸面上的承诺变成实际行动的能力。中国主张"将原则具象化,形成可操作的行动举措",就是要解决"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老大难问题。

"加强调查研究"的建议,戳中了联合国决策的盲目性。面对4000多份授权文件,连会员国自己都搞不清具体执行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资源错配。

中国建议秘书处"做好功课,总结经验教训",就是要建立基于事实的决策机制。现在的财政危机正好提供了一个全面评估的机会,哪些项目该保留,哪些该砍掉,都需要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凭政治偏好决定。

"平衡三大支柱"的建议最具现实意义。联合国的和平安全、发展、人权三大支柱中,发展领域长期资金不足,三分之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执行落后于预期。中国强调"从机制和资源上重点保障发展领域",就是要纠正这种不平衡。

现在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迫切,联合国如果不能在发展领域有所作为,就会失去大多数会员国的支持。这一点和裁员计划形成鲜明对比——削减行政开支是必要的,但不能牺牲发展项目的投入。

中国的这五点建议,既立足当下解困,又着眼长远发展,展现了系统性思维。但改革不会一帆风顺,美国是否愿意放弃用欠费施压的手段,发达国家是否愿意增加对发展领域的投入,都考验着国际社会的政治意愿。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财经   联合国   欠费   中方   集体   建议   中国   会费   美国   会员国   预算   联合国大会   俄罗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