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饮黑马”到陷入增长焦虑,霸王茶姬的转变只用了半年时间。2025年刚过一半,这个曾以“高端中国茶”形象火遍全国的新茶饮品牌,已经感受到了密集扩张后的“副作用”。
从数据上看,霸王茶姬在过去三年门店数量暴涨:2022年新增1087家,2023年新增3511家,2024年更是直接新增6440家,截至今年上半年,总数已突破7038家。
但门店数量的迅速增长,并不等于生意越来越好。霸王茶姬今年二季度财报就亮出了“警告”:虽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1.61%,达到67.25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大跌38.22%,只有7.55亿元。光是第二季度,净利润就同比减少了87.72%,仅剩7723.8万元。
门店越多,生意却越难做。尤其是霸王茶姬主打大店模式,选址多在商圈,一家店动辄上百平米、投入上百万,靠高客单价支撑利润。而随着城市密度趋于饱和,门店之间开始“自相残杀”。不少加盟商反映,三公里内开了两三家同品牌门店,线上订单直接砍掉三成也不稀奇。
在华东、华南等竞争激烈的区域,更是“内卷”到极致。有加盟商称,原本单月营收能做到100万,现在缩水到40万左右;还有人表示,虽然不亏,但回本周期已经被大大拉长。
霸王茶姬最出圈的产品是“伯牙绝弦”,这款茉莉鲜奶茶一度撑起了品牌超过一半的营收。但问题是:SKU不多、上新慢、产品高度依赖单品,导致抗风险能力差。
2025年4月到8月,霸王茶姬只推出了4款新品,而同行蜜雪冰城光是8月一个月就上了7款。新品乏力的同时,原有大单品也开始显露疲态。同店销售额已连续六个季度下滑,2025年第二季度平均每家店的成交额只剩下40.35万元。
2025年Q2活跃会员数降到了3860万,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超过500万。
更让加盟商头疼的是,霸王茶姬选择“坚决不卷价格战”。在美团、抖音价格大战打得火热、奶茶5元一杯比比皆是的时候,霸王茶姬依旧坚持15~18元的价格带。创始人张俊杰明确表示,不盲目跟风。
相比之下,喜茶、奈雪都已经悄悄加入“特价团”,让用户用10元左右的价格就能喝到品牌奶茶。而霸王茶姬因成本高、定价死板、SKU少,根本没法玩补贴。
一位县城加盟商吐槽说:“我们开200平米大店,房租、人工一个月就十几万,不可能像瑞幸那样天天发券卖9块9。”
眼看主业增长放缓,霸王茶姬也在试图找到新的突破口。
一方面,它在产品层面做延伸。比如在上海推出“茶姬现萃”门店,尝试卖咖啡、现萃茶等新饮品,但目前还没有打造出下一个“伯牙绝弦”。
另一方面,它在做零售副业,卖书包、杯子、玩偶、墨镜,甚至一度跨界推出了自己的服饰系列,价格不便宜——牛仔外套599元、裤子499元、短袖199元。虽然一度引发关注,但目前这些产品也已悄然下架。
霸王茶姬目前在海外已经开出了208家门店,想复制蜜雪冰城“全球化”的成功,但整体体量还太小,远不足以撑起“第二增长曲线”。而且海外的市场环境更复杂,拓展难度比国内高不少。
霸王茶姬它凭借大单品、高毛利策略,仍然赚得比很多同行多。一包成本20元的茉莉雪芽茶叶,能泡5700ml,卖十几杯,“伯牙绝弦”一杯毛利在60%以上。也正是有了这部分利润空间,品牌才敢在营销上“大手笔”,签代言人、做跨界,提升品牌调性。
从2022年到2024年,霸王茶姬的营销支出从7360万元提升到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逐年提升。2025年第二季度,这一数字达到了3.85亿元,同比增加54.6%。
总结一下:霸王茶姬正面临新茶饮行业集体遇到的尴尬局面——门店饱和、用户流失、价格战打不起、竞争者层出不穷。曾经一骑绝尘的它,现在也不得不重新思考:接下来,靠什么撑起未来的增长?品牌力、产品力、渠道、还是海外市场?答案,或许要再等上一两个财季才能见分晓。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