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比往年更早点燃战火。尚未踏入11月,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弹窗、直播间的吆喝声便已密集响起,提前开启的“官方直降”“现货速发”活动,让这场消费盛宴少了等待的焦灼,多了即时的畅快。11月10日,本报记者走进电商产业园、乡村直播间等地,实地探访这场提前“开跑”的“双11”背后电商行业的新玩法与消费市场的新变化。

李晖(右)直播讲解艾制品 张玲 摄
“这款十年陈无烟艾柱采用传统工艺炮制,艾灸时温和不呛,针对肩颈不适特别有效,现在下单还能享受满减叠加赠品福利。”11月10日,卧龙岗文化园的南阳礼物展厅内暖意融融,李晖正和工作人员一起,对着手机屏幕向线上客户详细讲解艾制品的功效与用法,直播间里咨询下单的留言不断滚动。
随着“双11”消费提前升温,南阳众多商家纷纷加入线上战场,以地方特色为核心竞争力,掀起一场兼具文化味与性价比的消费浪潮。作为宣传南阳的文化名片,“南阳礼物”线上平台涵盖非遗、康养、文创、农产品等8大类产品,从融入国潮元素的艾草香囊到承载传统技艺的手工艺品,每款产品都浸润着南阳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消费者争相抢购的热门选择。
“为了备战今年‘双11’,我们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筹划,不仅备足了核心单品库存,还组建了专业直播团队,优化了物流配送方案。”李晖介绍,借助各大电商平台的流量扶持,“南阳文创”已形成稳定的线上销售矩阵,其中非遗类和康养类产品最受青睐。这些带着“南阳印记”的产品,通过电商主播的生动讲解,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从政府层面到市场主体,南阳正形成合力推动地方好物走向全国,不仅搭建了“产业+电商+配套”的发展模式,还通过电商技能培训培育出一批本土直播达人,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玩转线上营销。正如李晖所说:“‘双11’不仅是销量的比拼,更是文化传播的契机。我们希望让每一件南阳好物都成为文化载体,让更多人通过消费了解南阳、爱上南阳。”
如今,“双11”的消费热潮仍在持续,南阳的艾制品、文创产品、特色农产品等通过网络跨越山海,走进千家万户。这场线上消费盛宴,不仅让地方特色产业迎来了销售额的新突破,更让南阳的文化底蕴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焕发新生,成为“双11”战场上一道独具韵味的风景线。

董学浩在直播 赵明禄 摄
“只有质量好,才能卖得好!”11月10日,南阳蓝海森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学浩的这句话,道出企业备战“双11”的核心逻辑。作为南阳艾草产业领军者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品控与数字化布局,在多平台发力,以科研产品搭配实在优惠带动消费狂欢。
深耕艾草产业多年,蓝海森源构建“从田间到货架”全链条保障体系。其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繁育“南艾”良种,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双重检测提升原料价值;10万级GMP净化车间内,全自动生产线搭配精准称量系统,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管控。依托博硕士研发团队,企业联合郑州大学等院校共建实验室,获16项核心专利,“艾草综合利用——艾叶提取物抗菌系列产品的研制及机制研究”入选南阳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为热销产品筑牢技术壁垒。
优质口碑体现在消费者复购中:青岛王女士去年购买南艾足浴汤给父母用后,今年“双11”又下单艾草生姜调理精油赠父母;黑龙江张先生连续多年用其护肤甘油,今年新增唯可喷口腔抑菌液。这些选择是产品品质的直接印证。
数字化转型拓宽市场:自2019年布局电商以来,公司已构建覆盖1688、天猫等传统平台及抖音、视频号等直播渠道的销售网络。2022年公司组建的专业直播团队,以“车间实景直播+产品功效实测”的沉浸式模式赢得消费者认可,2024年电商销售额已突破4000万元。今年“双11”,企业重点推出艾草调理精油、森源抗菌漱口水等热销品,同步采用“买一送一”的简化促销规则,精准契合消费者的需求,直播间单场最高观看量超10万人次。
作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蓝海森源的备战路是南阳艾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依托“科研+标准+电商”模式,企业推动南阳艾草从“产地优品”变“国民爆品”,既彰显国货对品质的追求,也展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劲动能。

刘飞正在直播 张玲 摄
随着2025年“双11”消费热潮袭来,镇平县电商行业全面进入“战时状态”。从田间地头的助农直播间到县域电商产业园的发货仓,2万余名电商从业者、2.2万余家网店同步发力,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以成熟电商生态为支撑,在这场消费盛宴中抢占先机,让“镇平好物”借助互联网飞向全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卢医镇周堂村超然生态农场,村干部刘飞的“双11”直播专场格外热闹。镜头下,散养土鸡在核桃林间觅食,刚采摘的冬枣色泽鲜亮,绿壳土鸡蛋整齐码放,刘飞带着朴实的乡音向网友介绍:“都是当天现摘现发,没有中间商,‘双11’满减叠加产地直供价,实惠又新鲜!”
作为镇平助农直播的代表,刘飞团队早在一个月前就启动了备战计划,梳理20多个种植户的农产品库存,优化“四季直播日历”,将黄桃干、香菇、红薯粉条等应季或干货产品纳入“双11”主推清单。“现在每天直播4小时以上,‘双11’预热期单场能销售五六十单,销售额超1000元。”刘飞一边打包订单一边介绍,通过提前对接物流企业、定制专用包装,不仅解决了售后难题,还将发货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
这场“双11”鏖战,早已超越个体商家的单打独斗,成为镇平县域电商生态链的协同作战。镇平县电商产业园内,仓储、打包、分拣、发货各环节有条不紊,工人们忙着将刚从田间采收的农产品装箱、贴单,快递车辆穿梭不息。“我们提前扩容了3000平方米仓储空间,联合3家快递公司推出‘双11’专线,物流成本降低15%,配送效率提升20%。”产业园负责人介绍,针对电商从业者遇到的流量运营、品牌包装等问题,县里还组织了多场专项培训,邀请行业专家现场指导,帮助商家优化直播间话术、设计促销活动,提升转化效率。
“‘双11’不仅是销量的比拼,更是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刘飞表示,将借助“双11”的流量红利,进一步打造镇平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让更多“土货”变成“网红爆款”。
全媒体记者 赵明禄 张玲
编辑:辛灵飒 初审:杨东梅 终审:王笑荷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