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发烧咳嗽,如何分辨孩子感染的是流感还是合胞病毒?丨静宝聊天室

11月20日

世界儿童日

(World Children’s Day)

世界儿童日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儿童而设立的全球行动日,也是充分体现儿童参与的节日。世界儿童日是由联合国于1954年倡议设立的全球性纪念日,定于每年11月20日,旨在促进儿童权利保护、福利改善及教育发展。

守护儿童未来

体现在方方面面

其中,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

然而,近期随着冷空气持续发力

申城正式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因高热、咳嗽前往就医的患儿明显增多

其中,甲型流感H3N2及H1N1亚型活动水平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开始活跃,与流感共同形成合围之势,对儿童健康构成“双重考验”。

“虽然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都喜欢在寒冷季节出现,且都会引起发热、咳嗽等症状,让人难以区分,但两者在易感人群核心症状病情进程上有着本质区别。”医生表示。

症状表现:“全身受累”VS“呼吸道专攻”

“很多孩子感染流感后,会突发高烧,体温直冲39℃甚至40℃,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婴幼儿,发热可能越明显。”医生指出,“流感病毒更像是一场‘全身总动员’。”

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主诉全身酸痛、乏力、头痛或发冷,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她特别强调,识别流感的一个重要信号是精神状态——“孩子会显得极度萎靡,只想躺着,对玩耍完全失去兴趣。”医生补充道,5岁以下儿童属于高危人群,必须高度警惕。

相比之下,RSV则更专注于“定点破坏”

RSV感染往往不以高热为首发表现,很多患儿仅表现为中低度发热,甚至完全不发热。RSV的主战场在呼吸道,最典型的症状是阵发性、连串的剧烈咳嗽,声音深沉如拉风箱,随之而来的是喘息和呼吸时的尖锐哨音。

对于小婴儿,医生提醒家长要格外警惕:“他们可能会出现鼻翼煽动、点头式呼吸,或者吸气时胸口凹陷,这是呼吸极度费力的表现,甚至会因为憋气而无法顺畅吃奶。”

高危人群:“普遍威胁”VS“精准打击”

易感人群方面,两种病毒也展现出不同特点。

流感病毒几乎“一视同仁”,但其最大威胁在于容易在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孕妇及有慢性基础病人群中引发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仅是重症肺炎,还可能包括心肌炎、脑膜炎等,需要高度警惕。”医生提醒。

而呼吸道合胞病毒则更精准地“瞄准”婴幼儿群体,特别是2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早产儿、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营养不良的宝宝。“这些孩子感染后极易发展成肺炎和严重喘憋,部分患儿康复后还可能留下长期咳嗽或喘息的问题。”

治疗:“特效药兜底”VS“对症支持是关键”

治疗方面,医生介绍,流感已有较为成熟的抗病毒药物。“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或新一代药物玛巴洛沙韦,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其中,玛巴洛沙韦全程只需口服一次,使用便捷,但对于5岁以下儿童仍首选用药经验更丰富的奥司他韦。

而对于RSV,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支持为主,包括保证液体摄入,必要时吸氧、雾化等,帮助患儿依靠自身免疫力恢复。”医生提醒,RSV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除非出现合并细菌感染,否则不应滥用。

预防:疫苗+抗体+良好习惯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

“宝宝满6个月即可接种,由于病毒变异快,建议每年秋季接种一次。”医生指出,今年已有鼻喷式流感疫苗可供选择,为怕针的儿童提供了更方便的接种方式。

针对RSV的预防,近期也有新进展。

“目前已有尼塞韦单抗这类长效单克隆抗体,适用于1岁以内婴儿,能在体内直接提供保护性抗体,像一件‘免疫外衣’,帮助宝宝安全度过流行季。”

专家强调,无论针对哪种呼吸道病毒,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都是预防基础:“勤洗手、多户外活动、均衡营养、人群密集处戴口罩、室内常通风,这些都是守护孩子健康的重要防线。”

随着冷空气持续影响,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尤其是有婴幼儿的家庭,应及早采取防护措施,如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对症处理。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一场用心耕耘的旅程,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今日话题

近期冷空气持续发力,

你的身边有小朋友出现不适症状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相互交流~

记者:郁婷苈

编辑:梁慧

部分图片:图虫创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育儿   流感   聊天室   病毒   孩子   儿童   呼吸道   医生   症状   人群   冷空气   婴幼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