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了?2015年专家预测:一旦开放二胎,中国新生人口将会激增

前言

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只有954万,狠狠打脸了当年的人口专家翟振武的预测。

2015年,“二孩政策”刚出来,人口专家翟振武大胆预测,放开后,未来四五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将大幅增加。

可如今,现实却与预言大相径庭,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被寄予厚望的“二孩时代”

2016年1月1日,“二孩政策”正式实行,那一刻,无数家庭为之欢呼。

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的家庭,终于可以圆“儿女双全”的梦了,父母辈也松了口气:“总算能抱上孙子孙女了,家里热闹了!”

当时,国家为什么突然放开这个政策呢?

我们可以从数据上看出来:

1970年代,我国的出生人口每年都有2500万左右,但80年代,计划生育后,出生人口虽然下降,但最少也有1800万。

可到了21世纪,我国的出生人口一直在减少,2000年有1771万,2003年降到了1599万,2012年为1379万。

与此同时,我国的老龄化也出现了问题,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10.4%,2015年,猛涨到了16.1%,我国的劳动人口也逐年减少。

于是,“放开二孩”,成了我国应对人口危机的“救命稻草”。

所以,翟振武教授作为国内顶尖的专家,给出了他的预测:未来四五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将大幅增加。

他还强调:“这是补偿性的生育高峰,之前想生而不敢生的家庭,会继续生孩子,当时,这话听起来权威可信,所有人都以为,一场“婴儿潮”即将到来。

短暂的“回光返照”

2016年,政策落地第一年,我国出生了1786万人,同比增加了131万,2017年,又涨到了1723万人。

很多人激动了:“看,专家说得没错,婴儿潮来了!”

社交媒体上也是一片欢腾:“终于等到这一天”、“我家二宝出生了,响应国家号召”、“幼儿园赶紧扩招吧,明年肯定爆满”。

就连翟教授本人也在采访中表示:“目前的数据符合预期,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增长。”

但,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急转直下:骤降到了1523万人,比2017年少了近200万,之后的几年越降越厉害,直到去年,只剩954万,这哪是“婴儿潮”,分明是“人口寒冬”!

当初信誓旦旦的“2000万”,如今看来,像极了一个遥远的梦。

专家为什么预测错

那么,问题来了,专家的预测为什么出错?政策放开了,为什么大家还是不生?

过去,因为政策的限制,很多人想生二胎但不能生,现在政策放开,很多人就会生了,听起来很合理,但现实呢?

这一部分只是少数,比如70后、80的夫妻,他们年轻的时候响应“一孩政策”,现在孩子大了,自己也稳定了,想再生一个。

但问题是:这部分人数量有限,生育能力也已经下降。

真正的生育主力是85后、90后、95后,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本身就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独生生活,对“必须生两个”的传统观念并不强。

换句话说:“想生被压”的群体太小,而“本来就不想生”的群体太大。

专家认为,我国的文化讲究的是“儿孙满堂”、“多子多福”,所以一旦政策放开,人们的生育意愿自然会高涨。

这话放在三四十年前,或许成立,但今天呢?

2023年,人们的平均生育率只有1.0左右,一线城市更低,北京、上海不足0.7,全球垫底,这说明什么?

有网友说得好:“我爸妈那代人觉得孩子是资产,将来能养老、能光宗耀祖,但我们觉得孩子是负债,养不起、拖累大、限制自由”,观念变了,行为自然就变了。

但最致命的,还是养孩子的成本,现在生孩子,太贵了!

数据显示,把一个孩子养到18岁,平均的成本为68万,如果是在一线城市,可能要120万,这还只是到18岁,如果算上大学、婚嫁、买房,总成本200万不止。

更可怕的是,教育的内卷,让养孩子的成本猛涨,你以为孩子上个普通学校就行?

不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钢琴班、舞蹈班、英语班、编程班、奥数班,一个都不能少。

这还只是经济账,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心理成本,更是无法估量。

不只是钱的问题

除了经济的压力,还有职场的歧视,生个孩子,可能会丢掉前途。

一位HR私下透露:“我们宁愿招已婚已育的女性,或者干脆招男性,因为未婚未育的女生,随时可能怀孕,会影响项目的进度。”

我国的婚姻不稳定,离婚率逐年上升,不敢轻易生孩子,很多年轻人担心:“万一以后离婚了,孩子怎么办?”“婚姻都不稳定,谁还敢轻易生孩子?”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更追求生活的品质,他们喜欢旅行、追剧、打游戏、健身、社交。

但生孩子意味着:夜不能寐、随时待命,时间被孩子占据,几乎没有私人空间,消费降级,不敢随便花钱,生活的重心完全要围绕着孩子转。

过去,人们生孩子是为了“养儿防老”,现在呢?很多年轻人认为“靠自己比靠孩子更靠谱”。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专家“胡说八道”,但问题在于:他用的是过去的逻辑,去预测一个变化着的社会。

他看到了政策,但没看到人心,他计算了数据,但忽略了成本,他相信传统,但低估了现代化的冲击。

很多专家长期在象牙塔中,远离普通人的柴米油盐,他们用模型推演,却不知道一个家庭每月要还多少房贷、孩子补习花多少钱、父母生病要花多少医药费。

其实,这种情况,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而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代价”,因此,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去解决。

结语

如今,我国已经出台了育儿补贴,婴儿3岁之前,每年都可以领取3600的补贴,说明我们已经在解决出生人口少的问题了。

但我们也要明白,只有让生孩子不再意味着 “丢工作、变穷、累到崩溃”,我们的生育率才可能真正回升。

信息源: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954万人 比上年增52万 中国经营报 2025-01-17

信息源: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954万人 比上年增52万 中国经营报 2025-01-1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育儿   中国   新生   人口   我国   孩子   政策   专家   成本   婴儿   生育率   家庭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